第一章 存货 一、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等 2.支付加工费和税费 (1)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2)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 借:原材料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 二、投资者投入存货 借:原材料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三、存货成本的结转 1.对外销售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2.对外销售材料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章 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购入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安装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等 (3)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二、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 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建造固定资产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1)预付工程款项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企业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或预付账款 (3)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4)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三、接受固定资产投资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四、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实际发生的建造成本)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的现值) 借:财务费用(每期期初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预计负债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 六、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更新改造)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扣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借:银行存款(被替换部分售价)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3)发生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4)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七、固定资产处置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的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出售收入、残料等处理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因已丧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 A.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报废清理产生的处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B.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2)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 A.产生处置净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B.产生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第三章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2.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期末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外购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研发过程中应予以资本化的项目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二、无形资产摊销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和合营安排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同控)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按照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差额,或在贷方)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当资本公积不够冲时再冲盈余公积,如果仍不够抵,最后冲未分配利润) 贷:转让的资产或代偿的负债(账面价值)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按照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或者实收资本(发行股票面值或新增的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大于股份面值时贷方;反之借方,如果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则调减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1.以固定资产作为对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支付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资产处置损益(差额,或贷方)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三、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四、成本法核算 1.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子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权益法下减值处理一致,且减值不得转回。 3.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五、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当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经调整)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3.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超额亏损 (1) 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指长期应收款)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应收款 (3)若有承担额外损失的义务 借:投资收益 贷:预计负债 (4)剩余未确认损失备查登记。 注:确认了有关的投资损失以后,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应按与确认损失时相反顺序恢复。 5.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6.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7.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能在借方) ——其他综合收益(可能在借方) ——其他权益变动(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 (1)取得金融资产时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相反分录 (3)被投资方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记;如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做相反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如果涉及) 2.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方) ——其他综合收益(或借方)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全部转出至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3.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1)因减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 ①初始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②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③对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A.初始投资成本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被投资方实现净损益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享有的被投资方转换当期期初至转换日实现的净损益份额)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享有的被投资方初始投资日至转换日期初实现的净损益份额) 或编制相反会计分录 C.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编制相反会计分录 (2)因其他投资方增资导致本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下降 ①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的净资产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②按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4.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 (1)初始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2)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3)丧失控制权之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5.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 (1)初始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 (2)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分配现金股利、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做相反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分录 (3)追加投资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6. 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 (1)初始投资时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做相反分录 (3)追加投资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记;如原股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做相反分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