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诊断 | 少见!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及影像表现

 影像诊断与科研 2024-01-08 发布于广东

往期推荐


影像解剖  |  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后动脉分段小脑供血动脉及范围下肢动静脉解剖及CTA肝分段肺分段颈部淋巴结分区腹盆壁肌肉解剖



影像诊断 |  腰椎MR上判断神经根受压;肝硬化结节癌变识别脑血管畸形的分类及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腰痛不能只看椎间盘

病例分析

64岁,女性,因腹部超声检查偶然发现低回声肝结节而被转诊至我院。她12 年前的肺腺癌手术和化疗史,患者就诊时没有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碳水化合物抗原 19-9 (CA 19-9) 升高至 42.2 U/mL(正常范围:0-27 U/mL)。所有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 (CBC)、电解质、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 均在正常范围内。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也正常。



1.门脉期的增强轴向 CT图像(A、B)显示肝段 2 和 8 的包膜下区域有两个小的边缘增强、低密度结节(箭头) 。

2.图2 (A)轴向T2 加权 MR(磁共振)成像显示肝段 2 中有一个结节(箭头),显示具有中等高信号和中心点状更高信号,(B)在未增强的 T1 加权 MR 成像中,病变(箭头)与正常肝实质的信号强度几乎相同。(C)在对比增强的动脉期 MR 成像中,病变(箭头)显示边缘增强。(D)在肝胆期,病变(箭头)表现出低信号强度。(E)在扩散加权图像(b = 800 s/mm 2)上,病变(箭头)显示出高信号。

3.在2-[ 18 F]-氟-2-脱氧-D-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A,B)上,两个病变均显示FDG摄取增加。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 necrotic nodule,SNNL)较罕见的肝脏非肿瘤性病变,病机不明,可能与感染、血管病变或者免疫反应等原因造成肝组织坏死,继而机体产生防御反应,形成纤维包裹并局限化有关。术前定性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为肝脏恶性肿瘤。

一、临床表现    

是一种肝内非肿瘤性结节状良性病变,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时发现。多数病例是在手术或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血清学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均在正常范围内。

二、病理学表现

病理表现 多为单个结节,边界清晰,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结节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区,呈囊性变,结节周围可见纤细的纤维包膜。镜下结节中央见炎性坏死细胞,周围为薄层的纤维包膜,纤维包膜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节周围肝小叶结构完整。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病理特点可分三型:

1.单纯凝固性坏死型

2.伴液化性坏死型

3.多结节融合型

三、影像学表现:       

单纯凝固性坏死型

CT平扫呈低密度;MRI平扫T1WI、T2WI均呈低、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各期均无强化,周围包膜呈延迟强化

单纯凝固性坏死:外围有薄层纤维包膜;肝脏孤立坏死性结节在MR T2WI信号强度取决于病灶脱水程度,但通常在T2WI上不出现如原发、继发性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的相对高信号,正是这种长T1短T2信号反映了凝固性坏死的病理特点

伴液化性坏死型

T1WI:病灶为低信号,其内有小片状更低信号; T2WI:病灶以等信号为主,内部可见小片状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纤维包膜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现轻-中度强化;病理上以凝固性坏死为主,中心可见裂隙状液化性坏死,外围有薄层纤维包膜。

多结节融合型

CT:平扫呈不规则低密度结节灶;MR:平扫T1WI低信号,其内可见低或等信号分隔;T2WI病灶以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分隔状等或略高信号;C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多个结节融合,病灶实质部分无强化,其内分隔及周围包膜呈轻-中度强化,完整显示病变以门脉期或平衡期最佳;病理上呈多个凝固性坏死结节融合。

45 岁,女性,纯凝固性坏死类型孤立性坏死结节 (SNN)

50岁,男,凝固坏死与液化坏死混合型孤立坏死结节(SNN)(黑色箭头)

一例65岁女性多结节融合型孤立坏死结节(黑箭)



四、鉴别诊断:

(1)少血供的转移性肝癌:SNN病灶外形多不规则,而转移性肝癌多为圆形或类圆形;T2wI平扫肝脏转移性病灶一般呈高或较高信号,而SNN病灶在T2WI上多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转移性肝癌多表现为病灶边缘逐渐强化,边界模糊,而SNN未见明显强化,仅边缘或分隔轻度强化。

(2)肝硬化结节:肝硬化结节在T2WI上多为低信号或等信号,但在T1WI上多为高信号,患者有乙肝病史,以及肝外形缩小、肝裂增宽、门静脉高压、脾大等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

(3)炎性假瘤:由于肝炎性假瘤无肝动脉供血,主要是由门静脉供血,因此动脉期一般无强化,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内肉芽组织呈明显不均匀环状强化、棘状突起样强化或分隔状强化,但部分坏死的肝炎性假瘤与SNN表现较类似,鉴别困难。

总结:肝脏SNN是一种良性病变,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较难诊断,影像学检查较易发现病灶,对于肝表浅部位长径<3 cm的不规则病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MRI动态增强后病灶内无强化,边缘轻度强化等特点,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