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也不喜欢每天跟在他屁股后头,叨叨个不停,可是没办法,如果我不盯着,他是真的不学啊! 本身学习就不咋地,放学到家,吃完饭又要看会儿电视,吃点水果零食。拖拉磨蹭半天,总算把屁股挪到凳子上,却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 所以,我从早到晚,总忍不住嘱咐几句: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提高效率,不要总看手机,写作业用点心......可儿子呢,不仅不领情,反而好像我说错了一样,故意跟我对着干。 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儿子考得很差。我去接他放学时,他全程阴着脸不说话,问他考了多少名,他也当没听到。 我憋着一肚子火到家后给老师打了电话,这才知道,儿子每一科都在班级排名靠后,在学校的状态也很差,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搞小动作。 02 亡羊补牢犹未迟,我该怎样逆转儿子的厌学状态,把他退学的念头彻底打消呢?我采用了这2个具体的改进策略: 1.保持积极的心态,善意理解孩子 2.耐心等待,帮助孩子“和厌学和解” 03 1、保持积极的心态,善意理解孩子,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不管孩子现在表现得多么消极、厌倦,他们在小时候,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锲而不舍地摆积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想把手边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 只是进入学习阶段后,因为有的父母采用了错误的教育、互动方法,打压了孩子的进取心。 结果就是,家长越重视、监督,孩子越逆反、厌学,亲子关系也由此进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只要他们还保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就还有逆袭的机会。 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首当其冲就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让他尊重自己,创造条件让他觉得: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让他爱自己,认为自己有学习的潜力,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体谅、被支持以后,他不再外求,而开始关注内心,就会想着有所作为。 而这,就是所谓的内驱力,就是孩子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了一个精神上的目标,有了生命的激情! 2、耐心等待,帮助孩子“和厌学和解” 父母需要接受“我的孩子确实出现了厌学,需要时间去经历内心的迷茫和冲突”这样一个事实,耐心等待,给孩子整理心情的时间。 这时,如果家长心浮气躁,想要快刀斩乱麻,只会加重孩子的对抗情绪,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将问题严重化。 但等待,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父母也要去用心观察,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并给到孩子积极的反馈。 我发现,在积极理解孩子的同时,也向孩子表达我可以帮助你,孩子也开始打开心门,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和建议。 慢慢地,事情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儿子的状态跟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个月的时间,儿子的学习状态和跟我的关系,都有了改善。学校的老师也在后续沟通中,肯定了儿子这一段时间的进步。 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意识到,在育儿路上,光有一颗“为孩子好”的心,远远不够。如果运用的是错误的教育理念,家长越用心,孩子越受伤。 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沟通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