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记忆‖纪台水库

 卜祥山 2024-01-09

1959年到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说是自然灾害也不能全怪“自然”)困难时期的寿光人,在当时的寿光县纪台公社东部连同田马公社的一部分区域,利用这片洼地,修建了纪台水库,由于地处平原又叫“纪台平原水库”。

可以这么说吧,这座水库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我们或许不能怀疑它的建设初衷是好的,但是违背科学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背井离乡的库区移民,水库遗留问题甚至影响了几代人。

关于纪台水库的问题,这些年也有些反思的文字,从几本县志中也能看出从以前的肯定、歌颂到现在的反思、思考。

时间是个好东西啊,若干年后一切都会接近真相。如果还没有,那是时间未到。

前几年读过曹东亚写的《用萝卜跺成的“血库”》感觉触目惊心,我不敢相信我们的祖辈父辈在修筑纪台水库的过程中经历了这样的磨难和屈辱,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当时来说,修纪台水库那绝对是当时寿光的“大手笔”。以至于在“60版寿光县志”中大书特书。

不信你看!

“1958年12月,为彻底解决我县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的局面,又在县境东南部弥河下游的纪台公社开始了兴建大型的水库工程,从而将河里的水蓄起来,以作随时灌溉之用。

纪台水库,是一个平原水库,位于我县东南部弥河下游的纪台村东北、孟家庄以东。东至田马、西李以西,北至丁家尧河、陈家尧河、尧河店子、辛庄子一带,南界吴家庙一带,横跨尧河,东靠丹水,周围长25.33公里,主副坝长16公里,库区淹没面

积21.8平方公里。主坝长2.5公里,最大坝高11.6米,能蓄水1.21亿立方。引水工程位于前杨公社的岳寺李村南、纪台村西北5里之处,修建拦河溢水坝一条,长360米,最大坝高4米,左面设冲沙闸10孔,右岸建进水闸1座,40~120立方/秒引水入水库,左岸放水洞一座2孔,流量8~20立方/秒。右岸蓄水渠道底宽40~130米,最大水深1.8米,水库与拦河坝相距3.4公里,开掘最大引量100立方/秒引河一道,引河上修筑一座大桥:水库向丹河有非常溢洪道一座,底宽80米,底高程34米,长450米,流量100立方/秒。水库修建放水洞两座,西放水洞在曹家庄东,(两孔)引水流量13立方/秒;东放水闸在田马村西,(一孔)引水流量6.5立方/秒。全部工程建筑土方3 713 100立方,砌石97270立方,三合土153 000立方,共需建筑材料水泥7123吨,钢材15.99吨,木108立方,石灰401万公斤,需要民工和普工1770700工日,技工27000工日,投资415万元。本工程规模之大为我县水利建设史上所未有,它是我县广大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人工湖。工程彻底解决灌区以内所需之水,保证庄稼适时浇水,排除旱灾,确保农业大丰收。同时在水库放水河下游和主要干支渠道,利用其落差开发电力,水力发电500千瓦,库区内可养鱼、养鸭、藕和水产作物。大坝上、渠道旁可植杨柳,进行绿化,或栽各种果树与花草进行美化,几年后该区的自然面貌就将发生巨大变化,变一片瘠薄洼地为风景幽美、出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现在我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正以冲天的干劲,高举总路线的红旗乘胜前进。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将天上的水蓄起来,地下的水挖出来,天涝能蓄水,天旱能灌溉,真正做到有雨无雨都不怕,旱涝都能保丰收”。

理想多丰满啊!多功能水库!防汛抗旱养殖发电,但是一切却事与愿违,经过一次蓄水,也是仅有的一次蓄水,原形毕露!(60版县志记载修水库的时间是58年,91版是59年,相差一年)

不信再看!(91版县志)

“1959年11月动工,出动民工3.2万人,共完成土方361万立方米,投资172.6万元,其中县筹款18.6万元。用于安置移民、扶持困难户和土地补偿费用66.9万元,其中土地费3.3万元,安家费1.82万元,牲口补偿费2740元,租赁费1021元,困难队补助1.52万元,房屋补助、补偿费59.8万元,其他补偿费839元。此水库未见效益,仅于1960年汛期充水1次,达1000万立方米。库内淹没耕地9000亩,坝下渗水严重。截水沟未按设计筑成,排水不畅,水库外围大片土地出现沼泽化、碱化现象。宋家、毕家、西里等6个临库村庄房屋安全受到威胁,一般住房墙壁洇潮半米以上,倒塌房屋200间,受害群众纷纷要求解决渗水问题并缩小库容,更有部分群众吁请废库还耕。1963年汛期,溢流坝北端冲砂闸被冲毁,为确保岳寺李村安全,根据地区防汛指挥部的决定,炸除了拦河溢流坝。今围坝已拆除,外迁农民大都返回故乡重建家园,耕耘生息,复旧如初。兴建水库遗留的一些棘手问题,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包括因公伤亡抚恤费2.59万元)始得解决”。

91版县志出现反思了,比如“兴建水库遗留的一些棘手问题”。比如“修建纪台水库期间工程指挥部实行强迫命令,发生多起打人事件,造成5人死亡,多人伤残。由于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蛮干,造成重大人力物力浪费……”。伤亡数字还要多的多,我不敢说。我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真切切发生的。

原纪台公社析出的东埠乡基本是纪台水库库区,现在已经是大棚良田,六十多年过去了,除了地势低洼之外已经看不出水库的痕迹,当时迁出的9个村庄同兴、桂家、礼乐、九阜、耿家、张庙、任家、小伦家、冉家 也在水库废弃后回迁。当时为了处理水库工程善后工作(包括库区移民安置)。 “1 9 60年4一5月份建立纪台水库工程管理局,设正、付局长各一人。办公室地点先在礼乐王,后搬陈家尧河。1 9 6 2年秋,纪台水库管理局撤销”。

原本是低洼之地,又经过修水库的挖掘,地势也就更低了,除非有“大动作”否则地势是很难改变的,以至于前几年“温比亚”“利奇马”的两场大水让这片土地又成了“库区”。

又投入了一次人力物力财力的大治理。

现在的纪台水库,说是没了痕迹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特别是田马西边的水库东坝,九十年代还和城墙一样绵延北去,后来窑厂烧砖取土,硬生生的把大坝烧没了。现在,在宋家庄西丁家尧河附近还残留着一段东西走向的纪台水库北坝的坝基,前几年我还实地探访过,在随后的文字里我写到“一段残存的坝基,承载着那段历史,虽无言却有声……虽沉默却汹涌……”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https://m.toutiao.com/is/iLL3Va4B/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