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老教授分享“高血压”的经方辨治思路

 允峯 2023-11-25 发布于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药专家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本文以一例刘卫红教授治疗高血压病验案,分享经方辨治“高血压”的临证思路。

一、医案


某患,女,65岁。
初诊:2023年8月19日
主诉:头晕头痛1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高血压病史5年,服络活喜可控制在140/80mmHg左右。近期出现头晕头痛,血压160/90mmHg,络活喜加量而血压未降。
刻诊:头晕头痛,卧位严重。打喷嚏、流清涕,时鼻子发酸如呛水感,视物模糊。颈部僵硬、右侧肌肉酸痛。不咳嗽,咽部有白痰易咯出,自觉痰咸且凉。口干,时口苦,睡眠多梦。大便日1行,多不成形,小便正常。无明显畏寒或怕热,汗出正常。
辅助检查: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双侧上额窦囊肿,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变性,C3/4、C4/5、C5/6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舌象:舌淡红,苔白厚腻。
脉象:脉沉弦,右寸浮实。

二、分析


尽管中医原本没有“高血压”一词,但其主要临床表现的“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等同样在中医证候中常见,只要辨证基础牢固,自然有迹可循。对于高血压的经方解析,关霖杨老师曾在医案中已有一定论述,抓住并解决病机核心是不变之话题。

高血压辨治要点·临床演练

(点击查看)

本患以血压升高伴“头晕头痛”为主诉,结合辅助检查及部分头颈症状可知,其病位主要在上焦头府表里兼病又有血脉瘀滞的病理产物。
再分析基础病机:
1.“头痛,颈部僵硬,右侧酸痛”+“舌淡红,苔白”+“右寸浮实”,提示有表之寒证,即少阴病,兼有表之风寒气滞,又因瘀滞而“寸浮实”。

2.“头晕头痛,卧位严重,视物模糊,时鼻子发酸如呛水感,打喷嚏、流清涕”+“咽部有白痰易咯出,自觉痰咸且凉”+“大便不成形”+“苔白厚腻”+“脉沉弦”,体提示有里之寒证,即太阴病,同时兼有痰饮之病理产物。

3.“口干口苦,睡眠多梦”,提示上焦

少阴凉滞,身凉喜暖,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或一臂不随……(《经方法钥》)
太阴病……口淡不渴,不喜冷饮,头眩短气有微饮……舌淡齿痕苔白者,为凉滞证。(《经方法钥》)
太阴病,上焦证……胸背引痛,头面肿或眩痛脑鸣。(《经方法钥》)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金匮》)
而这类伴有脑梗、椎管问题的高血压,血脉不通与营卫失衡是重点,故多属于中医的“头风病”或“中风病”轻证。又如大续命散条文所说:
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苦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起,妇人带下无子……(《千金要方》)

此外,还可以用我们公布的汉传经方“十六纲”辨治要诀,进行综合考量,更快捷地分析。

汉传经方“十六”辨治要诀

里、

简而言之,本案主在上焦头府风寒气血瘀滞之本实,风血互结,次在寒热错杂(表里虚寒+轻微里热+水饮,病势久缓之标虚,为中风病轻证。
则可得以下诊断。

诊断:中风病(头风)

六纲: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外感风寒

五证:凉证为主,夹杂温证,阴痞证

四本:气滞、血瘀为主,夹带痰饮

三势:病势缓,体势可,虚实错杂,补泻兼顾

故可从能治疗寒热错杂阳旦汤类方中,选取既能针对病机(祛风、行气、活血、消痰、调和营卫寒热、补泻兼施),又能治疗中风病缓证的方剂。

最后我选用续命煮散为主方。

治风无轻重,皆主之,续命煮散方。

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各三两) 桂心 附子 茯苓 升麻 细辛 人参 防风(各二两) 石膏(五两) 白术(四两)

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大良。(《千金要方》)

点此进入小程序,可检索方证药症

处方:续命煮散改汤,去附子、升麻,加葛根、泽泻

麻黄10g 桂枝30g 川芎15g 杏仁30g

茯神30g 白术30g 生姜30g 炙甘草10g

羌活15g 细辛10g 防风15g 防己15g

石膏30g 人参10g 葛根30g 泽泻50g

7剂,水煎服,日2服,每服200ml。

三、反馈


二诊:2023年8月26日

除卧位感觉头胀外,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颈部僵硬酸痛均明显缓解。仍有鼻腔不适,打喷嚏、流清涕好转,咯痰减轻,血压140/80mmHg。继续服前方7剂。

三诊:2023年9月2日

卧位头胀减轻,打喷嚏、流清涕减少,基本无咯痰,血压136/74mmHg。继续服前方。

四诊:2023年9月9日

已无明显不适,血压控制在130-138/70-76mmHg之间,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再服7,结束治疗,患者对疗效满意。

四、总结


尽管此案与关霖杨老师的医案同样用续命煮散为底方,但不代表所有高血压都可用此类方剂。

如,寒邪闭阻经络、水饮上凌头府、气滞津亏夹热、下焦水饮淤积、血瘀痰湿阻滞,或病在太阴、阳明、厥阴之不同等,都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出现,选用方剂自然不同。

并且,熟知此类病证常用的“专病专方”,才能在临证中更加便捷而快速地选出合适的对证方药

对此,我们会在之后的线下专题讲座中详细讲述“十六纲”辨治要诀的精准使用,以及“高血压”的经方辨治要点常用对证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