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停下!这种“粗粮”让血糖飙升,很多人天天吃!

 菩提流云 2024-01-10 发布于北京


大伙都知道
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
水果富含膳食纤维
仅榨汁饮用,糖分极容易超标
但面对五谷杂粮被“打粉”包装后
很多人又傻了眼,不是乖乖掏腰包
就是买破壁机进行“粗粮细做”
生活看似精致了,但更健康了吗

本期37度里健康部落出镜专家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

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沈利亚

有老年病疑问的朋友,欢迎添加健康部落小助手微信,入群直接向专家咨询——

   


01
粗粮打粉 血糖生成指数飙升两三倍

68岁的刘阿姨是一位20多年的老“糖友”,听说粗粮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降血糖,一向重视养生的她每次煮饭时都会加一些。

最近儿子逛超市时,被粗粮打粉的摊点吸引,觉得五谷杂粮是健康食品,打成粉吃方便易操作,便将红豆、黑米、薏仁米等都各自打了一包粉,特意买回家送给她。有时下午饿了,刘阿姨就拿来冲泡着喝。没想到几天后同一时间再测血糖,竟高出平时一大截!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沈利亚解释道,这是糖友们常见的一个误区。粗粮打粉后食用,口感细腻食用方便,但它却并不健康。

因为机器打粉,或用破壁机操作,谷物被研磨得越细,几乎一点颗粒和粗糙的感觉都没有了。相对来说,可消化淀粉比例就越高,加热后的糊化程度也就越高,与淀粉酶接触的面积也越大,就越容易被消化、吸收,甚至会从低 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变成高GI食物,对血糖并不友好。

图片制图 左杨思博
举个例子:燕麦,老牌明星粗粮,平时煮饭属于低GI食物,“浸泡12小时+常压蒸煮80分钟”也才属于中GI(62),本身是很有利于控制血糖的谷物。

但磨粉、沸水冲糊之后呢?吓一跳,血糖生成指数可以达到85.5,快跟精白米饭、馒头差不多了。 

02
“糖尿病专用零食”小心也是坑
健康部落常有粉丝无奈诉说,患糖尿病的家人经常去听外面的门市讲座,买回来很多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声称“吃了不升血糖的零食”、“专为糖尿病人设计”,让他们心动不已。

其实,市面上大多数糖尿病食品,只是没有添加精致的白砂糖和蔗糖,而这要等同于”对血糖友好“还相差甚远。要知道,对血糖影响大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血糖友好,需要控制和减少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总量。

白砂糖和蔗糖只是碳水化合物的其中两种,只是避免了它们,很多零食其主要成分还是以小麦粉为主,并适当添加豆类、坚果类等碳水化合物,对于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来说还远远不够。

如图中的燕麦饼。每100g里有57.9g为碳水化合物,超过一半都是对血糖影响很大的碳水化合物。

图片


03
看似健康,却悄悄升糖的还有它们

粗粮馒头


在超市里,经常会看到一些粗粮馒头。但仔细观察配料表,这些标称“粗粮”的食物,往往只含有很少一部分粗粮,其主要成分还是精制小麦粉。

粗粮饼干

再好的粗粮饼干、面包都不能替代粗粮。有些饼干、面包披着粗粮的“外衣”。但还是以精制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并且加入大量油脂、糖分等,不仅会升高血糖,还会让人发胖。

膨化粗粮

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剂。把粗粮做成膨化食品,不但会造成粗粮本身营养的极大损失,商家还会为了提升口感而加入大量添加剂。这样的食品只能偶尔当作零食吃吃。

(注意:八宝粥、八宝饭;糯玉米、糯米等黏糯主食均有较强的升糖能力,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04
怎么吃五谷杂粮才健康?

图片

制图 左杨思博

1. 科学搭配


杂粮、薯类、杂豆类食物血糖生成速度较慢,富含营养,是较优质的主食选择。建议科学合理地粗细搭配,同时兼顾食物的多样性。比如大米可与全谷物稻米(糙米)、杂粮(燕麦、小米、荞麦等)以及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花豆等)搭配食用。

2. 适量原则

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每人摄入主食250~400克,其中粗粮的量每天50克比较合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消化不好的人要适当减量。

3. 多喝水
粗粮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工作。

4. 多用蒸煮法,少用煎炸法,少放糖。

5.记得搭配蛋肉

蛋类和肉类含铁、锌等矿物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优质蛋白含量丰富,和杂粮一起吃,正好能弥补杂粮部分营养物质吸收的不足。

6贫血者、肠胃功能弱者、肾病患者、老人、小孩,都不要吃过多粗粮。

粗粮虽好,食用也不可大意
还有关于老年病的疑问
欢迎入群向专家咨询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沈利亚 教授 已入驻【老年病健康部落】,分享日常科普、提供健康咨询,赶紧扫码入群吧


37℃健康部落


为满足群友个性化健康需求,做好精准定位、分类服务,自2022年12月,长江健康融媒特开辟健康部落公益服务平台。现已覆盖全科、呼吸科、胃肠外科、骨科、眼科、中医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甲乳外科、肝胆外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肿瘤科、神科内/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整形美容科以及血管外科等数十个细分病种,已陆续邀请50余江城医生入驻,为逾2万名群友提供高频次、高质量的线上咨询、科普指导和分享互助等服务。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公益导诊热线

4001000196(工作日9:00-17:30)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策划:吴银 记者:祁燕 实习生:余佳隆 左杨思博 高滢 曾心怡 编辑:高阳 部分来源:四川疾控、重庆市人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