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锋的金门战役 19 虽有4 个团兵力,却一个人也渡不过海去支援

 兰州家长 2024-01-11 发布于甘肃

作者:萧鸿鸣,萧南溪,萧江

张震(37)反复研究并思考金门失利的教训,从中探求制胜之道

萧锋二十八军潮江前线指挥部方面

凌晨,在汪厝海边待命的第二梯队253 团政治部主任张茂勋, 一直 在等待返航接运第二梯队的船只,“运送第一梯队的船只没有一只船返 航。在汪厝海边,我用望远镜看到金门岛上打得很激烈,敌人用飞机不 断地轰炸和扫射我第一梯队登陆搁浅的船只。我心急如火,没有船,我无法带领第二梯队增援”。

1时30分,萧锋在潮江前线指挥部的电台里,传来刘天祥、邢永生、 孙静海的呼叫:我已逼近海岸,遭敌火力阻击,请炮火支援!萧锋立刻 命令炮团支援。5分钟后,设在大陆沃头和大嶝岛的3个炮群80门105毫米美制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开炮了。

指挥部楼上,隔海可看到金门岛上火光闪闪,也可以听到传来的隆 隆炮声,战斗激烈进行着。几个小时过去了,前线指挥部没有接到任何 报告,而金门岛沿岸,枪炮声越来越激烈。

报话机中,不时可以听到国民党守军的大喊大叫:“共军攻势凶猛,赶快增援,赶快增援!”

2点30分,253 团徐博团长电告:2营已向林厝、埔头方向内插,登陆伤亡200人,船只都散了。

3时,萧锋前线指挥所里气氛凝重,电台队长姜从华一直在呼叫244团,但始终叫不出来。

呼叫出来的251团刘天祥团长报告:“登陆成功,俘虏敌人1000余名,不好看管。”

呼叫出来的253 徐博团长也报告:“我军一部正向金门城方向攻击 前进!”

扬声器里同时可听到枪炮声和解放军的冲锋号声;截听到的国民 党守军电台急切的呼救声:“共军和我们拼刺刀了!顶不住啦!”

萧锋精神大振,以茶缸盛酒,连饮3缸,对着步话机道:“同志们奋勇前进!”

晨,萧锋赶到大嶝岛,正遇上244团1营搁浅退回的百余人,令其下船,回去休整。在这里向金门岛瞭望,更真切地看见登陆作战的3个团,在8里长的海滩上与敌人激战。

6时许,251团团长刘天祥、政委田志春用报话机报告:“凌晨2时 半在观音亭山以西海岸分散登陆,同国民党守军二○一师展开拼刺刀, 俘虏甚多,无人看押,成了负担;部队人员分散,团部控制兵力甚少,对友邻部队情况也不了解。”

萧锋命令:“251 团抓紧收拢部队,向纵深发展。”

253 团徐博团长用报话机报告:“凌晨2时半在古宁头正北和五沙 角之间3公里地段登陆,1、2营向纵深发展,已攻占林厝和埔头,打死打伤敌二○一师官兵甚多。团部和3营控制了整个古宁头。”

萧锋命令:“253 团按预定方案,向金门县城方向突击前进。”

接到这两个团的报告,萧锋和指挥所的同志都很高兴,虽然244团还没有消息,总的看第一梯队登陆是成功的。

后萧锋获知,244团在垄口登陆成功后,将抓获的大批俘虏留在海边,又向国民党军纵深穿插,占领了金门西部的制高点双乳山。

解放军的突击势头,是在天亮后遇到国民党军装甲兵的反击后,才被遏制。

20多年后,台湾方面的战史,也不得不承认解放军登陆作战3个团登陆后的攻势,几乎是势不可挡。记述说:

第一线海防,未经激烈战斗,即为匪所执。次为132 高地,居高临 下,射界广阔为一理想之防御阵地,但于匪登陆之后,不及数小时,即将 高地四周(包括高地南坡)整个占领,据云仅有零星抵抗,至此金门“三 高”已去其一,所幸琼林要隘有战车3连演习之车辆扼守,否则胜败 属谁,实未可知。

登陆部队反映“俘虏敌兵甚多,因缺乏人看管已成负担”,已经不止一次。但“三大战役”战场上曾将“捉到的俘虏,被随即参军,有的给个 解放军的帽子,有的便成了战场解放军”的办法,在金门战役上没有得到运用。而国民党驻岛部队,却使这一招,让那些对新中国充满了希望的“俘虏”们,在“反戈一击”后,痛苦了一辈子。

244团1营1连卫生员赵保厚在被俘后的回忆录中说:

被俘后,我们被押往国民党军一一八师师部驻地——琼林镇,天黑后,开始我们还能听到古宁头方向时急时缓的枪炮声,那一定是 251 团和253 团仍在苦战。第二天,院子里,又增加了四五十名被俘的解放军战友。

忽然,二十几个国民党官兵荷枪实弹来到院 子里:“仗还没有完,你们也都吃了我们的饭。今天,你们都给我补充到 '国军’去,给我打'共军’去”,发给我一支枪等候命令随时出 发。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惊愕, 一夜之间我就从人民英雄变成一个俘虏;愤懑,自参军我就把枪口对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现在竟让我对准战友;懊恼,当初如果拼死、战死沙场就不用受这种耻辱了,当时 的心境真是五味杂陈、痛苦之极呀!

10 月27 日午饭后,我们 这些临时被充军的被俘人员,又被重新集中看押起来。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无论共产党的“解放战士”还是国民党的“俘虏兵”们,某一个“个人”在战场中的体会和感受,是被忽略不计的,是被踩在脚底下任由践踏和蹂躏的。

6时20分以后,萧锋及前线指挥部接到的报告,就不再那么令人振奋了。

此际,251 团报:3营已经攻到安岐,正同敌人激战,部队登陆前遭 敌炮火杀伤,船只被毁,好多弹药随船沉没,后梯队2营损失较大,1 营分散登陆,难以收找,全团无力支援3营向纵深发展;

253 团报告:先头部队2营进到埔头以南,正同国民党守军激战,并 拟组织部队支援2营,向金门县城和榜林进攻。全团伤亡较大,搁浅的船只因海水退潮,沙滩路很远,船只无法返回。

天亮后,仍无一船返回,萧锋及前线指挥部预感问题严重:

一、原定依靠第一梯队船只返回接运第二梯队的计划已成泡影;

二、原先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第二梯队顺利跟进上,现已无望;

三、无船可渡,隔岸观战,心急如焚,却无力可使;

四、原计划八十二师师长钟贤文和政委王若杰过海统一指挥各团 作战,但244团邢永生为多运第一梯队战斗人员,把师首长的指挥船要走了,因而钟师长和王政委没有随第一梯队上岛,统一指挥各团的作战任务无法实施;

五、原定作为第二梯队上岛指挥的八十二师师长钟贤文听到无一船回来,急火攻心,当即旧病复发,倒在大嶝岛师指挥所里;

六、萧锋在得到报告八十二师师首长没有过海后,立即会同政治部李曼村主任商量采取补救措施:决定指定251 团团长刘天祥统一指挥 登岛各团作战;同时,下令第二梯队各单位抓紧找船修船,白天渡海已不可能,争取25日夜间渡海增援,还要紧急求援兵团从厦门找船。

接244团邢永生报告:主力已被打乱,渡船全部被敌人炸毁,无一船可回。

报话机里传来陈诚、蒋介石在台湾下的命令内容:“汤恩伯要亲自指挥,要守住金门,决不能放弃!”

接251团刘天祥报告:“已进至砂美东,部队仅剩不足1000人,抓到的俘虏成了负担,抽不出人去看管。”

接253团徐博报告:“在西岸控制了3里长的登陆场,要求增援部队快点跟上来,我们将坚守这3个村子。打得非常残酷,敌人仍在支援。”

8时,萧锋在大嶝岛前线指挥部,观察金门西半岛四处战斗:

八里海滩上,国民党守军24 辆水陆两用坦克,拼命压缩解放军登 陆场,用火焰喷射器焚烧海滩搁浅船只,海边一片熊熊大火。

萧锋又接251 团报告:部队混乱,团首长手中只有6个班,运动十 分困难。

9时,兵团司令叶飞来电:

确悉国民党军已增加十一师、四十九师,十一军、十四军,加上台湾已增派2个军、4个师增援金门,由汤恩伯亲自指挥。

此际,陈诚已到金门前线,并用报话机用明语与台湾蒋介石通话。

陈诚说:“从侦察实地情况看来,共军北岸没有多少船只,已上来七八千名,可全歼。”

汤恩伯说:“请蒋总统派 B—52 轰炸,将共军沿海船只烧毁。”

片刻,从台湾飞来的8架、12架 B—52 轰炸机,先后将海岸边几艘坏民船全炸毁了。

汤恩伯、蒋介石下令:要十二兵团全力以赴, 一定要在金门把共军全部消灭掉!死守金门、小金门和小旦岛。

9时,萧锋到潮江海边观察金门战况。

244团一条船因损坏不能开动,停在浅水中,船上几十人还在待命。

萧锋随即命令他们留下少数人修船,其他人回原驻地待命。

当时天气晴朗,萧锋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金门岛西北部十多里海 岸线到处在战斗,国民党军坦克正在压缩解放军登陆的滩头阵地,空军 也飞临金门上空,对登岛部队第一梯队登陆场轰炸扫射,国民党军队的 舰艇也出现在海峡之中,对解放军登岛搁浅的船队进行炮击,并向解放 军登陆场射击。解放军登陆部队已陷入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立体夹击之 中。

看情况,国民党军的企图是以一部分兵力对付解放军登陆攻入的 纵深部队,用一部分兵力收复海岸线,控制沿海,隔断解放军登陆部队 同后方的联系,防止解放军第二梯队增援,并夹击解放军进岛纵深部 队。

萧锋叫张宪章通知炮兵,向金门县城、榜林和双乳山阵地射击,支 援解放军第一梯队。但二十八军的火炮射程不够,且炮兵只要一开火,国民党军的飞机就前来狂轰滥炸。

9时,国民党空军唯一的中型轰炸机大队第一大队起飞,对解放军搁浅在海滩的船只轮番炸射。国民党海军司令黎玉玺,亲率第二舰队 旗舰“太平舰”,用舰上的重炮不断轰击解放军的登陆部队船只。船上的押船官兵们只能纷纷跳海弃船,眼看船只在那里燃烧起火毫无办法。

燃烧船只的熊熊火焰,高达数十米,在大陆这一侧海岸,看得清清 楚楚。第二梯队的指战员急得跺脚流泪,眼见着被国民党轰炸燃烧的渔船, 一条也回不来。

萧锋在回忆录中说:

天亮后,又有一个意外的消息令我震惊,使我内心犹如火上浇油。

原计划八十二师师长钟贤文和政委王若杰两同志过海统一指挥各团作 战,但244团团长邢永生为了多运第一梯队战斗人员,多方搜求船只, 把师首长的指挥船要走了,因而钟师长和王政委没有随第一梯队走。

他们原以为待第一梯队船只返回后再走,最晚天亮前也会登上金门。 不料第一梯队船没有返回,他们无法过海,统一指挥各团作战的任务无法实施。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他们又惊又悔,惊的是一条船也没回来, 悔不该把指挥船给了邢永生。钟师长一急,当即旧病复发,躺倒在大嶝岛师指挥所。

蒋介石投入了“唯一的中型轰炸机大队”,可见其对金门反登陆作 战的重视程度。而我解放军之前已缴获的70余艘战舰,却在这场登陆 战中,不见踪影。

这无疑说明国共两党在对待这场战役上不同的态度 和重视程度。也清晰地反映了共产党阵营从最高领袖到第三野战军决 策层,始终是将金门战役登陆作战仅仅看成是“清除福建沿海残敌”的一场极不起眼的战斗。

几十年后,凡是回顾金门战役的大陆人,无不惋惜地说:“金门战役,谁打谁输!”

如此肯定与决绝的判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场战役的准备,不 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战备物资上都极不充分,说明了决策层对这场战役的判断,完全没有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部队登陆时,第八十二师朱云谦密切注视着对岸的情况,报话机 里不断出现金门国民党军和台湾之间的呼叫通话。金门方面喊:“共军进攻了,炮火非常猛烈:工事打垮了,伤亡很大!已经突破了!赶快增援!”

台湾方面则回答说:“沉住气,坚决顶住!天一亮,空军立即出动!”

萧锋已清醒地认识到,原定的作战部署已不可能实现。指挥部和 各师领导的心情也都紧张起来,唯一的希望是向第十兵团首长要求立 即派船。

兵团领导得知后,马上下令第三十一军将现有船只调给第二 十八军,然而这时第三十一军几乎已无船可调。预备第二梯队虽有4 个团兵力,却一个人也渡不过海去支援。这真是他们陆战中从未体会到的痛苦滋味!

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助攻部队的第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师长兼政委、 后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朱云谦在《回忆金门之战兼谈厦金两战》一文中说:

这一夜大家谁也不曾合眼,都密切注视着对岸金门岛上战况的发 展,不料直到天亮也不见一艘船只返回,却看到敌机在金门岛北部海上 对我船队狂轰滥炸,不少船只起火焚烧。原来我军船只到达对岸,就遇 上退潮,因搁浅无法返航。

我们眼看着船只被烧,第二梯队无船过海, 内心的着急和痛苦非言语所能形容。古语说“隔岸观火”,是事不关己 袖手旁观的意思,而我们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异常关键而又无计可施!

这样的心情,是我参加革命以来,从未经受过的。

形势十分严峻,邢永生、刘天祥、徐博带领的3个团,只能独力对付 金门本岛上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金门岛海域及其上空完全被国民党海、空军控制,登陆作战的第一梯队,将在金门岛上演空前悲壮的一幕。

8时,萧锋接244团电报:

郑忠昌政治指导员,巩德安营长在进攻金门县时牺牲。

253团徐博团长报告:

苦战一天,已将埔头、林厝、古宁头拿下来,歼敌二○一师2个团, 现在敌人正组织反击。

报话器里,传来汤恩伯向蒋介石报告:

共军登岛部队不足3个团,没有后继援军,完全可以消灭他们!

萧锋只能再命令位于大陆的炮兵,狠狠地向金门打炮,支援已登岛的部队。

约11时,萧锋接253 团徐博报告:

10时前,该团2营等部队再次由林厝向埔头增援,在埔头以南遭到 从金门县城北上的敌人的阻击,情况很严重。

11时40分,萧锋接251 团团长刘天祥报告:

所乘木船都被敌火力焚毁, 一些上船待返的伤员壮烈牺牲。目前 该团3个营战斗在湖尾乡和安岐之间,坚决打击敌人陆空联合反击。据抓获的敌军参谋供称,胡琏兵团已全部到达金门,台湾的李延年兵团 也要赶来增援。

情况显然越来对我们越不利。

整个上午,除253 团2营再次从林厝向埔头进攻外,其他单位都无进展。244团同后方联系中断,邢永生团长等人下落不明。

从上午到中午12时止,国民党军已占领了132高地、观音亭山和 湖尾乡高地,占领了垄口,打进了埔头和安歧,接近了林厝。登陆的解 放军依靠林厝、安岐和埔头的石质建筑,顽强地抵抗着国民党军的反扑,控制着整个古宁头半岛及其以东海岸,战况十分激烈。

从10月25日9时到11时30分,整整3个半小时的持续狂轰滥 炸,解放军上岛的3个多团9086名将士就是钢铁,也要被炸烂了!

天上有国民党军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在狂轰滥炸,地面上有李良 荣一个兵团和汤恩伯的部队,更加上胡琏前来增援的部队,试想一下,即使解放军真的是“神兵神将”,也招架不了如此密集的陆、空立体夹 击。而抢滩上岛的解放军将士们身后,是没有任何退路、被飞机炮弹封锁的一片火海!

武圣《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归师勿遏,围师遗阙。”意在兵家四周 合围而未留其阙,则可能促使被围之军下定鱼死网破的决心。相反,如果 四围之三有留其一,其一阙则让被围之军在逃生与死战之间,留出了一条逃生求活的余地。此举,在于动摇被围之军的决心,而使军心涣散。

海岛孤悬于波涛,凭险据守,四围绝地,唯战胜方有求生一路。以 此际金门守岛的国民党之于登陆作战的解放军,炸毁船只,断其逃生与 增援后路,显见没有了丝毫的“遗阙”之意,而是下定了决绝之心,要将登岛的解放军聚而全歼。

此刻登岛的解放军,既没有战斗人员的增援,也没有战备物资的增 援。所面临的只有唯一的一条,那就是“拼”!直到把整个部队拼光,拼 到每一个战士牺牲为止。

这种惨烈,可能是连共产党人当年在苏区、在 五次反围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抗战时期,都未曾遇过的“前所未有”的恶战!

打了一生胜仗的萧锋,此时在潮江的指挥所里,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船!这要命的船!

然而,几乎半数本该用于作战的船只,却被叶飞调往闽西运粮食去了!

萧锋当天的日记说:

果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我向兵团、向友邻求援,我手中 还有4个团的兵力,如果找到船,就可将这生力军运过去,就能反败为胜……

这一仗,让萧锋一辈子刮骨剜心,终生难忘。至晚年,萧锋常常会在半夜突然从梦中惊醒坐起来:“船!船!!”

睡在一旁的孙子萧江,被爷爷的叫喊声惊醒,眯缝着睡意蒙胧的小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此时泪流满面的爷爷。直到萧江成年懂事,对金门战役登陆作战的这段历史有了些许的了解后,才对爷爷半夜惊醒的叫喊,有了深切的体会。

苍苍茫茫的大海中,固若金汤的金门,就这样真的成为了蒋介石、成 为了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的顶门杠,将共产党“解放”的最后一道门槛,拦在了外面;将国家、民族的最终“统一”,挡在了这扇“金门”之外!

蒋介石带往台湾的那几百万大陆“子弟兵”,从此像断了线的风筝,飘 飘摇摇地孤悬于波涛汹涌的西太平洋上,而让那些无着无落的将士们,只能仰望无垠浩瀚的星空,将对故土的思念,揣在自己心里隐痛一生……

午前,萧锋给刘培善打电话再次求援:

这个仗要打下去,关键是要船!没想到第一梯队的船, 一条也没有 回来。我这里已无船可找,剩下的破船正在抢修,修好了也装不了一个 营,厦门有没有轮船?能不能动员几条轮船,将八十二师指挥所和246 团运过去?

刘培善在电话中答应在厦门找船。又指示:

已过海的3个团,要收拢兵力,固守几个点,天黑后由246团孙云秀率部增援,4个团协同作战。

下午15 时,萧锋接244团邢永生团长报告:

除3营外,其他部队配合251 团攻入金门县,希望炮团再支援一下!

萧锋立即命令炮团张有才:

打炮半小时,对准目标,狠狠地打!

大陆的炮群,虽然给金门岛向海边进攻的国民党军以一定杀伤力,

但毕竟射程有限,无法打入纵深。

是时,汪厝一线的第二梯队253团政治部主任张茂勋,来到蔡厝以东的214小高地找到朱云谦师长问:“怎么办?”

朱云谦心情沉重地说:“在发起进攻之前,我就听说胡琏兵团的部 队已到大担岛。当时上级攻击金门的决心不变,我也不便对你们讲,怕影响你们的情绪。”

张茂勋问:“现在如何增援?”

朱云谦:“兵团正在找船,要二十八军增援。”

张茂勋:“我们怎么办?”

朱云谦有些无可奈何地说:“我身边无一桨一板,待命吧!”

此际,国民党空军出动的15架 B—52 轰炸机,遮天蔽日地正对着 萧锋的二十八军指挥部、炮兵阵地和莲头、大嶝、潮江、美江滩等大陆解 放军所有驻地,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二十八军在海边仅有 的几只船和正在修理中的船只,顿时被炸得只剩了几块破木板在海浪中翻滚。眼看着增援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16时,萧锋接251团刘天祥团长电告:“在我正面已发现刚从台湾增来的九十九军、荣五十四军部队。”

张宪章打电话问兵团:“敌究竟增加了多少?”

兵团回答:“现已发现国民党军一四六师、十一师、四十九师,十一军十一师、六十二师。”

萧锋在电话里有些愠怒地抱怨道:“兵团管战役情况?!什么时候增加敌人都不知道,就下令攻金门!”

钟显文师长在一旁说:“早就听说增来了,那绝对不是昨夜增来的。”

是时,电话里又告知:“兵团从厦门、晋江等地火急筹得几条船,正在驶往二十八军的途中。”

不久就得知,兵团从厦门、晋江等地火急筹得的几条船,也在途中被国民党空军炸沉。

19时左右,驻大嶝岛双沪村八十二师指挥所报告:“246团团长孙云秀率领该团已做好渡海准备,厦门的船什么时候到?”

萧锋征求指挥所里众人的意见:“部队是增援还是不增援为好?”

八十二师副政委龙飞虎坚决不同意增援:“我们已经犯了罪,不能再添油似的增援。敌人兵力那么多,增援一二个营能有什么用?你们不怕死,你们去,我怕死,我不同意去!大部队已经失利,再上去几个领导起什么作用?”

八十五师师长朱云谦等人建议:“不增援!有船派过海去将人接回来,能挽救多少算多少!”

萧锋感到这些话都有道理,但又想到兵团主张增援,便告诉八十二师叫246团做好准备,再请示兵团。

夜色已经笼罩了海滩,集中在古宁头的251、253 团急切地电告后方要求增援。

16时31分,刘培善面色难看地来到了莲河潮江前线指挥部,要与萧锋一起研究应急对策。

萧锋说:“一只船也没有回来,正在抢修破船。”

刘培善说:“叶司令已从厦门调了小火轮来,由246团团长孙云秀率4个连的部队过去支援。”

萧锋:“从现在的形势看,敌人占了绝对优势,我军不能再在金门和敌人死打硬拼,必须尽快撤回来。错误已经犯下了,应该设法挽回。登陆场还有一些船、木头、竹器,下令让战士们利用它撤回来,撤一个算一个,别再火星添油似的搞无望增援。”

19时半,十兵团打来电话,在电话的那头,叶飞咬着牙,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派兵增援,同胡琏兵团打到底!”

此时的叶飞,早已没有了冷静,言辞中满是激动甚至是发泄的情绪!

“同胡琏兵团打到底”的说法,显然试图迎合萧锋所带的登岛作战 部队的情绪。因为与胡琏结下深仇大恨的,只有淮海战役时期的萧锋和二十八军。叶飞当时在养病,没有参加这场“结梁子”的战役。

叶飞告知萧锋:“兵团从厦门弄来一艘火轮,可载600人登岛,并决 定内定为八十二师副师长、但尚未到任的246团团长孙云秀做增援登岛后的总指挥,带1个营过去。”

《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是这样描述的:

十兵团急令各部集中所有船只,运送第二梯队团增援金门。25日, 第二梯队团虽四处搜罗,但也只收集到装载4个连的船只。遂决定由 246团团长孙玉秀率1营6个排(含2个机炮排),与八十五师的2个连 同时启航增援,因为风浪太大,实际上只有10个排(330余人)登岛(八十五师只登岛4个排)。

“急令”一词,暴露了此刻十兵团和叶飞此刻临时抱佛脚、试图挽回 败局的一厢情愿,但已经为时晚矣!且这一道“急令”便能调来的船只, 原本是做何用途的?在他方史料中没有任何的交代。只能以战前战后的“运粮”电报来揣测这一用途可能的理由。

但是,“装载4个连的船只”,总共才500人不到,这样的增援,却要上岛去面对国民党增援的4万人,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20时左右,兵团从厦门调来的小火轮和几条木船到了澳头、大嶝岛一带246团增援部队的出发地。

军令如山,萧锋无奈中对孙云秀团长说:“不要恋战,能接回多少, 就接回多少人!”(据2011年7月15日,广州军区政治部刘今龙《采访 张宪章司令员和夫人曹瑛部分内容》)

孙云秀遵照命令出发了。他心里明白,这种后来被人们称作“添 油”式的增援于战局无补,此去必死!于是把手表摘下来,连同他最心 爱的钢笔一起交给师领导,庄重地说:“这一回我是革命到底了,这就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吧。”

他头也不回地朝海边的船上走去。上船时,又请通信员转告代军 长萧锋:“我死后,请萧军长和贡大姐(萧锋夫人贡喜瑞)代我告知洛阳城东老家父母,并让妻子王佩兰改嫁。”

萧锋在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失败以后的几十年岁月里,始终坚守这 一承诺,照顾许多登岛作战牺牲的部下遗孤、遗孀和他们的父母,直到自己去世。

孙云秀妻子王佩兰孤守独门,后改名王闽金(闽指福建,金指金门),她原在二十八军卫生所司药, 一直盼望着孙云秀能够奇迹生 还。后在组织的劝令下,嫁给了孙云秀的警卫员,转业后在仙游从事医 师工作,婚后生有一子。

2012年《萧锋征战记》一书出版后,萧南溪拿 着书前去探望,王闽金用手久久地抚摸着书中孙云秀的照片,那早已哭干了眼泪的两眼,茫然无措,不愿多说一个字。这是后话了。

增援的246团官兵们,也都知道这次上岛意味着什么。他们纷纷 把背包也都留下,并写上自己家乡亲人的地址。身上的钢笔、笔记本、钱包统统掏了出来,尽可能地多带手榴弹,大家默默握手相约:“最后一颗手榴弹,是留给自己的!”

21时,运载着孙云秀所带领2个连的船只,向毫无胜利希望的金门,启航进发。

后来,从厦门又开来几条木船,停靠在八十七师259 团驻地沃头。 该团当即派3营2个连登船,由代营长梅鹤年率领,向古宁头进行增援,不幸中途被风浪吹散,只有4个排在古宁头海岸登陆。

至此,金门战役登陆部队总数达8736人。此后,再无一人后援可达,上岛战士也再无一人可退。

是时,萧锋指挥部里,除了刘天祥的251 团还有电报联系外,其他登陆部队的电报、电话全部中断了,悄无声息。

这一夜,直到26日凌晨,张茂勋等人一夜没有睡觉,站在汪厝海边,看着金门岛,希望二十八军登岛增援部队能够作战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