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 “三同步”工作的预案(网络版)

 yxzxyz15 2024-01-12 发布于河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三同步”原则指导标准,做到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提升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拟定实施方案如下。

图片

一、指导思想

为把“三同步”工作深入贯彻到工作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以维护社会长久治安为目标、以依法办理为前提和基础,提高互联网条件下应对风险能力水平、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开创新时代司法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一领导、坚持公开透明正面宣传的原则、落实依法办理环节责任主体、依循新时代司法工作特色规律,把握新时代司法工作新格局,把“三同步”工作中依法办理环节作为首要环节、制定完善措施决策,再根据措施计划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统筹业务工作与宣传舆论工作,确保“三同步”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反馈。

三、具体措施

(一)根据审判执行工作特点、成立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工负责、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确保“三同步”工作有计划、有安排的实行。

(二)根据《……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的意见》及相关规定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并建立考核及评优相联系的“三同步”工作考核制度,并纳入统一的管理制度之中。

(三)根据相关事项、案件制定完全的依法办理方案程序、确保程序符合司法工作规律、有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确保审查合法性、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四)认真落实重要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要决策事项和政策文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提交讨论,防止因决策失误或不当引发重大舆情。

(五)遇上重大敏感事件要坚决以事实证据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处理,以确保案件的公正性,确保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确保经得起公众的考验。

(六)对于案件中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可能对依法办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风险问题等予以明确、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七)建立完善的舆情预警系统和危机应急预案、在出现突发重大舆论事件、敏感事件等有碍司法公正、司法形象的事件时,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及时处理事件。

(八)随时监测微博、微信、头条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动态。坚持常态监测、动态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对重要工作决策、政策文件、改革举措、重要司法解释、重大敏感事件,在研究、出台和办理阶段,应当全程开展专项监测。

(九)对涉及敏感节点、敏感时段、敏感人的舆情,提前部署跟踪监测,对监测发现的不实信息、有可能引起重大舆论的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核实、调查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十)于网络上出现的不实信息、可能引起重大舆情的言论要及时向上级DW、宣传部、网信办等部门报告。

(十一)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不实信息、可能引起重大舆情的言论要根据相关事项、案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等规定,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及时引导舆情,掌握主动权。

(十二)由网络管理员密切关注收集网络媒体有关涉法涉诉信息,特别是涉及审判执行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信息,并负责汇总分类,尤其是贴吧、微博、头条新闻,负责收集和掌握新闻媒体及网民对工作、队伍建设等的报道和言论,并做好监测记录,在发现涉法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与信息上报,做到情况明确、底子清楚、应对适度,把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十三)“三同步”工作小组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在对网络舆论所述事项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给予公众正面回应,公开事实真相以及处理结果。

对于不客观真实的负面信息,及时跟帖解释阐明事实。经查舆情信息属实的,责令相关部门制定处理方案,限期解决舆情反映的问题,消除影响。

舆情信息有故意诋毁,协调相关部门处理;舆情信息反映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的,交由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舆情信息提出有益的意见或建议、作为完善制度、改进工作的依据。

(十四)每次处理完相关事件,待网络舆情平息后、对于事件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反思,由涉法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方式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领导小组、上级及有关部门。

(十五)大力推进新媒体账号建设、运用和规范,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制,加强内容建设、规范运用管理,充分运用新媒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新媒体作为收集舆情、了解民意、发布信息、、宣传舆论引导法治、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主阵地。

(十六)确保新媒体运用的亲民性、严格性,在新媒体账号发挥作用的同时,明确管理责任、依法依规加强管理、确保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加强工作新媒体人才建设,打造特色新媒体账号。

四、处置原则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肃政治纪律,维护正常秩序。

2.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对于重大突发案件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应当在了解掌握案情的基础上,及时公布事实情况,并准确把握公众对案件的心理,朝着有利于消除公众疑虑、防止舆论炒作的方向及时公开案件事实、同时持续、准确发布后续情况及善后、处置工作进展、使真相走在猜测以及谣言前面,避免引发社会恐慌。

3.坚持分类处置的原则。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网络舆情事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以法律法规为事实依据,把舆情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4.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不要人为的制造紧张气氛,在内部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在新媒体平台宣传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趋势,正面引导和教育群众。

5.坚持执行政策、讲究策略的原则。要分清主次责任,既要严格的执行政策和法律,又要有策略的施行,避免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