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湖州时期唯一存世碑刻

 不易齋2 2024-01-14 发布于美国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原由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收藏,后捐赠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西亭记”。

碑石所刻字体和笔法风格与颜真卿真迹书法风貌一致,属颜真卿书风完全成熟阶段作品,也是颜真卿从未露面的一件书法作品
相较于我们目前所见的颜氏作品,碑刻原石的存世数量几乎寥寥,此作也愈发珍贵。这件残碑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颜真卿宦游湖州时期的存世碑刻,颜真卿时69岁。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亦或是碑刻书法“风格”诠释中的诸多因素,这件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都具有重要价值。

何为西亭

颜真卿写的“西亭”,位于湖州苕溪之上,乌城县南六十步,是湖州最早的古亭之一。1500多年前,南朝梁代太守柳恽在此建造了西亭,一时成为文人燕集之地;两百多年后,皇家子李清出任乌城县令,向刺史颜真卿提出修缮西亭之请。大历十二年(777)四月,西亭修好后,颜真卿便亲自为此事撰书碑文《修梁吴兴太守柳文畅西亭记》。

这块原石碑是块残碑,出土时自右而左斜向横断,仅存上半部,顶部左右角为半圆角,下半佚失,仅存残石一块。碑石为石灰岩质,全碑原高不小于270厘米,四面环刻,碑阴、碑阳皆为12行,碑左侧3行,右侧2行,满行24字,如今仍可辨认的共有266字。

这件残碑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颜真卿宦游湖州时期的存世碑刻。彼时,颜真卿69岁,正值书风完全成熟的阶段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所言,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亦或是碑刻书法“风格”诠释中的诸多因素,这件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图片

图片
拓片局部

颜真卿湖州时期唯一存世碑刻

关于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薛龙春教授经过研究专门撰写发表了论文《颜真卿〈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读记》,以下介绍即参考自薛龙春教授的论述。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块碑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清人所编的《颜鲁公文集》,但宋代以后,几乎无人见过此碑真身——甚至没有一件拓片传世。
在文集第五卷中,记载此碑残存三百余字,即为颜真卿所作《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以下简称《西亭记》)。
而现在立在我们眼前的西亭记残碑,中部自左而右斜向横断,只存上部;顶部左右角为半圆角,下半佚失,仅存残石一块。

唐颜真卿楷书修西亭记碑 唐大历十二年(777)
石灰岩质
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
宽约95.5厘米,厚约40厘米
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
现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图片
图片

碑石为石灰岩质,根据复原推测,全碑原高有270多厘米。

由如今尚存的残碑可见,全碑四面环刻,如今尚可辨认的共有266字,和《颜鲁公文集》中的记载略有异同。

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其中一侧面末行落有款识,可知此碑立于唐大历十二年(777)首夏(即四月)

此时,正是颜真卿在湖州做刺史的最后一年。

他刚刚收到朝廷召他回京的消息,在立下此碑四个月后,就告别湖州,回朝廷做刑部尚书。
颜真卿在湖州一共待了五年,走向古稀,这也是他书风完全成熟的阶段。

然而,这一时期颜真卿所书碑版鲜有留存,偶有谈及比《西亭记》晚一个月的《李玄靖碑》,将其认为是颜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然而,李碑早在南宋时就已断裂,明嘉靖三年又遭大火石碎,渐次失散,如今所见早已是覆刻本,并非颜书本色。

薛龙春教授在文中特别提到,成熟期的颜真卿楷书,有一些重要的特点:
“一是用笔圆劲,俯仰皆有弧度,具足弹性。但发力果断,不避锋芒……此外,作为文字世家,颜真卿对古体的偏爱,贯穿于他学书的始终,也体现于各个时期的碑板之中。”

这些特点,在《西亭记》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细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颜真卿修西亭记碑》实拍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