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研究:抓住“控制感”,培养出健康又自律的孩子

 课程教学研究 2024-01-14 发布于浙江
青少年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也是常常成为困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据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当下的社会生活和父母的种种行为剥夺孩子的“控制感”是孩子难以应对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控制感”还会破坏孩子自律意识的建立。
正如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曾说:“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家长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顾问,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合理化解生活中的压力,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培养孩子的自律品质




图片
本文共6240字,仔细阅读需16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868篇原创文章

周日

家教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怎样理解压力与控制感?
 如何掌握好控制感,提升孩子的压力耐受性与自律意识?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在网上晒出弟弟的周末作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随后,评论中陆陆续续有人贴出了自己作业的清单,密密麻麻,令人窒息。

“时代内卷”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图片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学生感受到学习上有压力。其中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的占28%,比较有压力的占38%,只有8%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压力。

此外,《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学业压力已经成为压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可怕的是,学业压力只是孩子压力来源的冰山一角……

图片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就曾根据临床10000多的咨询案例中,总结出了几个容易压垮孩子的压力源中,除了学业压力,还有:

1

父母的过高期待


父母的高期待,对于孩子而言,就像一座永远到达不了的山顶。父母对成绩期望越大,孩子的压力越大。据相关调查数据如下图显示,父母要求孩子的成绩一定要优秀”,其压力占比明显要比“努力就好”、“成绩不重要”高。
图片

2

自我的高目标


《环球时报》曾写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说:在中国,最累的是孩子,因为他们很小就已经懂得要强了。孩子懂得进取,有上进心,乍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高目标,往往伴随着高要求、高压力
3

同伴的压力

一直以来,“别人家孩子”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天花板”。尤其当这个“别人家孩子”是自己的同伴时,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总以为现在的孩子不知愁滋味,能有什么压力呢?事实却是,衣食无忧不等于没有烦恼。在父母看不见的角落,我们的孩子,正在高压环境中挣扎

我们给孩子制造压力,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状态,但是如果失了分寸,反而影响学习状态

到底什么是压力呢


所谓的压力,都来自我们未知的、嫌弃的和惧怕的事物。

人类压力研究中心的索尼娅·卢比安(Sonia Lupien)总结了那些给生活带来压力的事,并巧妙地将其缩写为——N.U.T.S.(坚果)
·N——新奇(novelty):你之前从没经历过的事。

·U——不可预知(unpredictability):你预想不到却发生了的事。

·T——对自我的威胁(threat to the ego):你作为一个人的安全感或能力遭到质疑。

·S——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你感到几乎根本不能驾驭局势。

图片

关于压力与控制感的研究,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将压力归为以下三类:
正向压力——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有着足够的掌控力。

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可以增强韧性。

毒性压力——非但不能帮助孩子为真实世界做好准备,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要想弄清楚压力产生影响的原委,我们可以了解一些脑科学的知识,能让孩子更加明白自己的行为发生机制

有三个重要的脑结构能够帮助调节压力和控制冲动,它们分别是前额皮质、杏仁核和海马
图片

在培养和维持健康的控制感方面,有四个主要的大脑系统与之相关,分别是:
 
领航员(执行控制系统)——主要受前额皮质影响,主要衡量人们在生活经历中受到的压力。

斗狮战士(压力反应系统)——在高压力情境下,这个系统让我们更倾向于回归习性,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啦啦队长(动机系统)——这是一个因奖赏性体验带来多巴胺分泌进而引发“心流”体验的系统。

佛陀(静息状态系统)——只要我们不关注某项具体的任务,大脑的这个区域就会非常活跃。

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里充斥着激素,这些激素会弱化大脑的高级功能,也会遏制孩子的情绪反应。在压力的影响下,这些脑区会逐渐缩小,而大脑中负责侦测威胁的部分则会越变越大。

最终,过载的压力系统会大大提升孩子患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种种身心疾病的风险。

图片

控制感就是应对压力的解药

在孩子焦虑和抑郁已成为时代的流行病的当下,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成员、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迪克斯鲁德《自驱型成长》一书里提出了一种看法——因为新时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备的压力应对机制。

他指出:处于长期的慢性压力之中,恰恰是目前发生在世界各地许多孩子身上的事。制造这种慢性压力的并不是多么重大的危机,而是持续的失控感。

图片

控制感——即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
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经典的研究养老院里的老人被分为两组,分别被告知:

“你的寿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护工会负责管理你的健康”

研究结果显示,前者的寿命长于后者,这其实都是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发挥的作用。

由此,在孩子成长方面,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做不做,会更加快乐,压力更小,甚至最终能够更好地主导自己的生活,同样也是因为控制感产生了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掌控的状态,他就已经获得了应对压力的免疫力,那么在今后,就算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之中,他的大脑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压力。

图片


另一方面,控制感还可以让孩子发展出自律性

例如,如果想让孩子学会骑车,无论之前做多少示范和辅助,最终也一定要放开手,他才能骑好。自律也是一样,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控制感,才能帮孩子发展出良好的自律性。

倘若没有健康的控制感,孩子就会感到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也往往因此变得过度被动与顺从。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做出有意义的选择的能力,就更有可能变得焦虑,且爱发脾气,甚至还会自暴自弃

在缺乏控制感的情况下,不管孩子的成长背景如何,都会造成孩子内心的混乱以及影响孩子自律意识的养成

五个策略,养出健康且自律的孩子


家长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压力时,怎么才能掌握好控制感,培养孩子的抗压性和自律性呢?

图片

1

成为“非焦虑临在”式的家长

有一个心理学术语叫“非焦虑临在”,它由埃德温·弗里德曼(Edwin Friedman)最早提出。在他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长期焦虑和过度反应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很少有人能作为一种“非焦虑临在”来领导我们的家庭。对学校和其他组织,当领导者对组织保持真诚,并且不会过度焦虑与担心时,团队的效率最高,其成员同时也不至于带着担心与恐惧来彼此交流。

从弗里德曼的角度来看,家长在帮助孩子面对压力之前,必须先致力于自己的压力管理。
 
有一个加州小老鼠的实验,研究人员为了研究了平静与焦虑的养育方式对鼠幼仔发育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

(1低压力水平的母鼠会在舔幼崽和抚育幼崽上花费很多时间。

(2)相比那些没怎么被母老鼠舔过、梳理过的小老鼠,这些母鼠的幼崽会表现得更加平和,探索外界的能力也更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最大的原因是这些鼠妈妈所传播的,是一种“世界很安全”的感觉。这样,幼崽才愿意自由地四处走动,并主动探索世界。与此同时,这也改变了幼鼠身上参与调节压力的基因。

母鼠所做的,恰恰就是“让家成为安全的港湾”。如果你的家是一个平静的空间,没有过度的争执、焦虑和压力,它就成了能让你家孩子休憩疗愈的地方。一旦他们明白,每天结束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恢复元气,他们就有能力回归现实世界,更好地去应对充满挑战的社会。

图片

相反,如果家长的顾虑太多,焦虑太多,对孩子来说只能帮倒忙,家长要做的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控制自己的的焦虑。让家能成为安全港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记住孩子的生活属于他自己,不属于你,他的困扰也属于他自己,不属于你。

“非焦虑临在”式家长能够在面临压力时镇静自如,这不仅能够解决问题,缓解过度焦虑与担心,也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条件下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孩子就不会带着担心与恐惧来跟外界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压力耐受性
2

做孩子的“顾问”

很多爸妈常会不自觉地就对孩子说“你应该用功学习”,“你应该收拾房间”,“你不能出去玩”。

对于孩子来讲,这种命令的口吻就说明家长自视自己是孩子的领导,当领导说话的时候,孩子只能接旨服从。

而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大脑,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更需要“控制感”。他们自然而然地知道,学习成绩很重要,完成家庭作业很重要等,本来就费着劲搞定自己身边的烦心事,那些来自父母的唠叨就只能进一步逼着孩子去对抗家长

所以,领导型的爸妈在亲子沟通上常常会吃闭门羹,有时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更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顾问”,赋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进而让他们自己把困难搞定,而不是作为他的“老板”,逼着孩子做那些他们不想做的事。

图片

那么顾问会怎么说话呢?

顾问会这么说的,“建议你可以考虑怎么怎么做”。就好像给客户一些意见一样,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受到尊重,同时家长也可以表达您自对孩子的关心传授过去经验的一些心得分享及建议。
例如,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一做梦想训练

首先让孩子制定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梦想;然后帮着孩子思考达到这个梦想所需要的;最后制成一个详细完整的计划。

这个梦想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推动力,然后父母监督孩子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提醒,给出适当的建议,为了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会渐渐形成自律的意识

因此,爸妈应该要做“顾问”,而不是“领导”,才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做有效的沟通,深度培养孩子的自律品质

3

学会自我调节

什么是自我调节呢?

这里给大家介绍心理学上著名的小实验——棉花糖实验
 
该实验首先要求孩子们被留在无菌室,什么也不让做,就让他们坐在桌子旁边一张不舒服的椅子上,盯着看面前放着的棉花糖。最重要的是,还有等待一个陌生人回来才可以得到奖励的压力,并且没办法知道要等多长时间。

这个实验是用来证实自我控制对孩子以后的成功会起到重要作用。越是能够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而等待,那么他长大后的表现就会更好。

自我调节则是关注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怎样调节孩子的压力来影响他的行为。

如果在实验任务开始前让孩子疲惫或者着急,亦或让孩子在嘈杂拥挤且有强烈气味的环境中执行任务,那他等待起来就变得艰难。我们的情感、体能或心理压力越大,我们延迟满足感的意愿就越小。

所以,孩子无法抵挡住棉花糖的诱惑,并不意味着他是天生意志力薄弱。如果懂得自我调节,将有助于实现自律。

图片

自我调节的起点是,我们可以识别并减少自身的压力,它将引导我们认识冲动的源头,以及学会中断失控的“压力循环”

家长只有学会了自我调节,才能去帮助孩子调节压力,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找出并减少孩子的压力源
 
自我调节分为五个步骤:

1、识别迹象,并重新定义行为。

2、识别压力源。

3、减少压力。

4、反思,意识到何时自己处于压力过度的状态。

5、做出反应,发现什么可以帮助你平静、放松和恢复体力。

自我调节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孩子的行为,孩子为什么停不下来吵闹?是因为他有压力,他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这个时候,家长语气很不好地和孩子说话或者处罚孩子,就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孩子也不可能平静下来。

只有通过被调节,孩子才可以发展出自我调节的能力。经过家长一次次的帮助后,孩子自己就能学会这种技能

自我调节强调“自我”,父母应该尽早地教会孩子这种能力。这样孩子进入学校乃至社会,就能主动减少外界的压力,也更容易达到自律。自我调节教我们平静下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发挥更大的潜能,走向更大的成功。
4

眼光长远,不惧未来

许多家长往往对他们的孩子非常严格,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只有保持严厉才能让孩子表现更好,一旦“放松”就很危险

父母不断提出反对意见,不断地在同样的问题上苛求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家长反复尝试改变孩子,而他们坚持抵制,那孩子就非常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孩子不让家长影响他们,他们的控制感恰恰来自于此。

如电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里的台词:“我们不想要你让我们安全……我们更需要你让我们勇敢。”

图片


事实上,作为家长,所有的焦虑和压力都关乎我们控制不了的未来。惧意萌生时,我们要做到眼光长远

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孩子都能安然度过童年、青春期和青年期。如果你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成为那种陷入长期折磨的小孩,只会让孩子的抗压性与自律性越来越低

此外,生活并非赛跑,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你孩子10岁或十几岁的那个状态,可并不是他永远的状态,因为孩子大脑的前额皮质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会继续迅速发育,尊重孩子的个体发育特点和认知特点,每一个孩子都有个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的孩子花开得早,各方面习惯和能力出众,有的则慢,每个孩子花期不同,能力和个性光芒显出的时间也不同。

一如马克·吐温曾说:“我14岁时,感觉父亲是那么无知,我简直没法忍受跟他相处。但当我21岁的时候, 我非常惊讶于这位老人7年来的成长与进步。”
5

采取非批判性接纳的态度

所有情绪上的痛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一种要改变当下现实的愿望,大部分家长想让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优异而不断对孩子提出批评、苛责,这其实对孩子是无益的。
加里·埃默里(Gary Emery)詹姆斯·坎贝尔(James Campbell)在他们的《情绪困扰快速复原法》一书中建议,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诚挚地接受外界事物本来的样子,以获得真正的平和。

他们还倡导一种称为ACT的公式化解决方案

接受(accept)——能够接受如下想法,即孩子的确成绩不佳、没有朋友、有阅读困难等等,而且理解这是他人生道路的一部分。

选择(choose)——选择创造一种属于我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事,做一个平静、能够共情的家长,与孩子保持一种富于支持性的亲子关系。 

行动(take action)——采取行动,提供帮助,专注于孩子的优势,在必要的时候设下边界,还要做个好榜样,让孩子既能接纳他人,也能照顾自己。如果孩子在语文、数学或任何其他方面,有让家长去寻找第三方来帮助他的需求,那就积极地去寻求外界的帮助。

接纳意味着一种强有力的立场。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可以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接纳同时也是一种选择,即选择了接纳“本就如此”,这又增加了我们的控制感。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接纳,我们还将更有效地设下边界与纪律。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还能让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条件反射般地回应孩子。

图片


家长不防大胆一点,试试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然后尊重孩子,找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

例如,孩子在成绩方面表现不佳,但在体育方面表现优异,那么家长就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与他们鼓励和支持

家长要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积极探索世界和自己的人生,获得更好的弹性韧劲、自律意识、以及并不受单一价值观限制的所谓成功

本文素材来源于《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作者 | 刘彬 韩卓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