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斜角肌综合征(scalenus anticus syndrome)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4-01-15 发布于云南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由于前、中斜角肌肥厚痉挛或是因为解剖学变异,使斜角肌间隙变小,卡压通过的神经、动脉而出现的症候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应用解剖
斜角肌包括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肌纤维向前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的斜角肌结节,其止点附着处的后缘和第1肋骨上面构成一锐角,其抵止部附近为腱组织,腱组织比较坚韧但缺乏弹性,膈神经紧贴前斜角肌前面下行。中斜角肌起于第26颈椎横突后结节,肌纤维向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后方的骨面,其抵止处附近组织也很坚韧,缺乏弹性。后斜角肌起于第46颈椎横突后结节,肌纤维向下止于第2肋外面。三块斜角肌均位于较厚的椎前筋膜深面,由第46颈神经的前支支配,作用为上提第1肋、第2肋,以助深吸气。如肋已固定则可侧屈颈段脊柱。前斜角肌的后缘、中斜角肌的前缘以及第1肋骨的上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越过,而锁骨下静脉则在前斜角肌的前方跨过第1肋的上面。该局部常见的解剖学变异有: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的肌腹合并,臂丛和锁骨下动脉由合并的肌腹中穿过。除前、中、后斜角肌外,有时出现最小斜角肌,它起于第6或第7颈椎横突前结节,在前、中斜角肌之间下行于斜角肌间隙中,止于第1肋骨上面或胸膜顶上方的纤维膜,该肌的存在将使斜角肌间隙变得狭窄。
臂丛由第58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大部分共5条神经根组成。其中第5、第6颈神经前支组成上干,第7颈神经前支构成中干,第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下干。臂丛穿越斜角肌间隙时,紧靠锁骨下动脉的后方,臂丛下干呈水平位或稍向上绕过第1肋骨上面,臂丛的中干和上干位于下干的外上方。

()病因病机
某些先天性畸形如:高位第1肋骨、高位胸骨、第7颈椎横突肥大均有可能刺激支配前斜肌的神经,引起斜角肌痉挛而压迫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如果前、中斜角肌肌腹合并,收缩时极易压迫其间穿过的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另外,颈部过度旋转,前斜角肌被牵拉损伤引起痉挛而压迫神经血管,神经受到刺激又加重了前、中斜角肌的痉挛,第1肋被抬高,斜角肌间隙变狭窄,再卡压血管神经,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多为单侧发生,患者多有患肢搬抬重物或受牵拉等外伤史。患肢有放射状疼痛和麻木触电感,以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支配的前臂尺侧和小指无名指最为明显,高举患肢减轻下牵的力量时,症状缓解,手肌握力减弱,晚期小鱼际肌明显萎缩。由于锁骨下动脉受压以及痉挛引起患肢血供不足,皮肤冰冷、苍白,如合并阻塞,晚期常可引起手指溃疡坏死,累及交感神经,还表现为手部无汗、皮肤色泽变深肿胀等。

()诊断要点
1.爱狄森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前斜角肌所在部位明显压痛,可触及痉挛的肌腹。
3.高举患肢症状减轻,向下牵拉患肢症状加重。
4.向对侧转动或深吸气可使桡动脉搏动减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