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将至,记得:1不出,2要吃,3不做,为家人祈福纳吉,喜迎春节

 三农小毛 2024-01-15 发布于湖南

腊八将至,记得:1不出,2要吃,3不做,为家人祈福纳吉,喜迎春节!

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我们唱一首童谣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知道到了腊八节以后,可吃的好吃的就多了起来。所以在当时,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腊八节早点到。

腊八节,这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在我国迄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腊八节,就是腊月初八日,而今年的腊八节是在1月18日,也就是这周的星期四。

那腊八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民间有许多习俗和忌讳,其中最被人们所熟知的是“1不出,2要吃,3不做,忌1事”,这些习俗不仅仅是对古老民俗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让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下吧!

首先,“一不出”,指的是不在大早上出门,也不要大晚上走夜路。

民谚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这个期间是在大寒节气,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节气了,所以在腊八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特别是早上和晚上都很冷。如果在大清早就起床出门的话,就容易收到寒气的侵袭而感冒生病了。

因此在腊八节这天,是不太建议过早的起床,尤其是大清早就出门了。这对于一些爱运动,喜欢晨练的人就要注意了,最好不要大清早就出去跑步、锻炼,要等到太阳出来了,天气变得暖和了再出去。

接下来是“2要吃”,指的是吃腊八粥和腊八蒜。

其实在腊八节期间吃的传统美食是比较多的,其中腊八粥和腊八蒜是最为经典的美食了。

腊八粥就是在腊月初八这天,用多种谷物和豆子、干果等一起熬制而成的美味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腊祭”。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食材熬制腊八粥,以此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其实吧,在腊八节吃腊八粥,也是为了解馋,腊八粥的口感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这样吃饱了以后,才更有力气为过年做准备了。

而腊八蒜则是一种传统的腌制食品,其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却凝聚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吃腊八蒜寓意着迎接新年的到来,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平安安、身体健康。

而且在北方地区,腊八节腌制的腊八蒜,也是春节期间的经典美食。在过去北方地区,到了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剥大蒜,就是为了腌制腊八蒜的。

最后是“3不做”,指的是在腊八节这天,有三件事是不宜做的,分别是不宜搬家、不要生气、出嫁的女儿不回娘家。

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流传,主要是因为腊八节既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因此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非常 的忙碌。

而搬家的话,就会导致家里东西很乱,容易打破家中的安宁。而生气的话,就容易和他人发生纠纷,这样也容易带来负能量,影响家庭和睦。

至于在腊八节者提出价的女儿,不宜回娘家。则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因为媳妇如果回去了,家里也就没人制作腊八粥了。

在过去民间还有“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的说法。不过这个习俗,在今天应该过时了。但如果当地有这样的习俗,还是要遵守,免得被婆家人误会,影响家庭和睦。

除了以上三个习俗外,在腊八节这天还有一些其他的忌讳和注意事项。例如,腊八节这一天不宜结婚。在有些地方则有腊八节这天不宜借钱,就是不能把钱物借给被人。此外,在有些地方还规定腊八节当天的腊八粥要在中午前吃完,而吃不完的则要分给邻居,估计这是提倡要爱惜粮食。

腊八节不仅仅是一个祈福的节日,也是一个忆苦思甜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寄托。通过遵守这些习俗和忌讳,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习俗和忌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融合。在你的家乡,腊八节还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也欢迎大家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