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有人说 如果法院有个岗位 又苦涩又酷炫,又神秘又甜蜜 又老套又俊俏,又孤独又灿烂 一定不是别的,是宣传 煎熬着、享受着、感受着 这就是法宣人的日常 去遇见、去照亮、去传播 这就是法宣人的追求 “能够记录这样一群人, 是我的幸运,是我的福分” 从新媒体起步,向全媒体进发。奔跑在宣传道路上的他,见证着、传播着无数风景:有微山湖上乘风破浪的审判船“公正号”,有金乡田间地头调解的“大蒜法庭”;有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雷霆风暴,有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勇毅前行;有“和为贵”定分止争的探索,有“云上法庭”的正义在线…… “多苛求自己一点,成长得更快一点” 有一次,陆宾应省法院要求去青岛拍摄微视频。当拍摄法官访谈时,因为一句话和同行的同事起了争执。 争执的焦点很简单:访谈中关键的一句话需不需要采访的法官重新说。 在法官已经说了七八遍的情况下,陆宾觉得没必要了,因为他采访过很多法官,对自己的剪辑技术自信,是可以从话缝儿里,把那句感觉最好的话给“截出来”,同时他也担心让被访谈的法官一次次重复,真情实感容易被冲淡。 同行同事的意见截然不同,认为单独说这一句话效果更好,一次说不好没关系, 可以多说几次、多拍几次,直到满意才行。 两人为了这个事情争执半天,旁边被采访的法官倒没有犯难,直接撸起袖子现场“开工”,和调解当事人一样,为这俩人好一顿调解——最后陆宾妥协了。 回来剪辑片子的时候,单独拍摄的那句话,效果很好,省了很多功夫。这一点也提醒了他:多苛求自己一点,成长得才能更快一点。 自我苛求、精益求精体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 运营的天平号、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报等账号发布的每一条信息,文字、标点、图片、视频、版式都精益求精、一改再改,一年9000多条信息就是这样被发出去的。 策划时苦思冥想,多次推翻重来;拍摄时不畏环境恶劣,只要效果好怎么拍都可以,烈日下被晒伤,寒冬里汗流浃背也是常事儿;剪辑时一帧一画都要干干净净、用心用情,30余部微视频作品就是这样获奖的,“我希望大家看到的作品能印在心里。” “因为对这里充满热爱” 陆宾的老家曲阜,孔子故里。故乡淳朴的风情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个人简介 陆宾,中共党员,2004年7月选调进入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信息宣传处副处长。工作期间,先后获评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新媒体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山东政法新媒体首席小编、勇于创新类青春榜样、山东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得院嘉奖八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近五年来创作的作品荣获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奖项30余次,曾获全国法院十佳百优奖、法院系统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奖、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和网络宣传优秀奖等奖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