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奢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这是蠢人的想法,完全是个坑!

 就是这理 2024-01-15 发布于湖南

我一直觉得抓本质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把一件事一个问题比作一条蛇的话,那么准确抓到本质的能力,就是快速找到蛇的七寸位置的能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能定乾坤。
特别是电影《教父》中的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人说这个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平庸与卓越与否的关键。
再加上这篇文章《抓本质、第一性原理、源头论,这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中讲的,很多大佬都很会抓本质,所以我一直觉得大佬们肯定就是“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那种人,我对这种能力也非常向往

只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奢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这是蠢人的想法,完全是个坑!


01
不是说不能做到“半秒看透事物本质”,而是半秒看透事物本质的前提条件是,你得对这件事或所在领域,本身就非常熟悉了解。
马云说物流的本质是去库存,周鸿祎说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人跟人的对抗,他们能抓到本质,是因为他们对物流、网络安全这个领域有足够深入透彻的了解。
随便换一个领域,比如我们做亮化设计,我问”亮化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他们肯定也会懵。
一定要时刻记住,这个世界没有全知全能的神,也没有谁能在半秒看透任何事物的本质。
我们的大脑,也许非常希望自己是这样一个神人,无所不知,还能超前预测将来的事,只是这显然不切实际。

那些看似无所不知,能提前预测的人,实际是通过大量的研究,深入透彻的分析,甚至是无数次的失败经历之后,才总结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找到问题的本质。


02
比如毛主席说:
“中国革命经历过好几次失败,几起几落。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

“有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十年内战根据地缩小的经验,才有可能写《新民主主义论》,不然不可能;才有可能写出几本军事著。(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与战略问题》)。”
《毛选》有讲,要看清问题的本质,首先要参与事物发展的实践。《实践论》开篇就明确提出:“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
可见抓本质的关键是”实践“,是身体力行,躬身入局。
实践包含了调研,通过调研,可以收集信息,总结和归纳出规律。
这是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
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
而且这种实践与调研,不能是浅尝辄止,否则弄个一知半解,会导致对这个事的认知过于片面,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从而无法抓到真正的本质,继而走向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向。

当然了,抓本质往往也很难一次就能抓准,更多的时候,是在不断地实践调研中进行检验、修正与总结,慢慢地才能窥探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03
而其他所谓的抓本质的方法,比如5why,也就是有人说的,对一件事连续问5个为什么,往往就能找到本质。
你说对吗?也对。
但问题是,如果对这件事没有透彻的了解,你怎么可能回答得出来这些问题呢?
还是得花时间去研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去找每一个问题的答案的,而且每一个问题可能又有多重原因共同引发,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理得清的。
所以5why这类总结出来的模型,只能说是一种找本质的工具、方法论,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并不能让我们“半秒钟”找出本质。
工具、方法论在信息差面前,是十分无力的。
如果企图用“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方法论,避开寻找本质分析问题时,需要在实践调研中收集息的环节,那就是一种智力上的偷懒,也根本抓不到真正的本质。
最后,总结一下:
不要期待任何事都能半秒看透本质,这是蠢人的想法。
分析问题抓本质时,工具、方法论可以有,但核心是调研、实践、收集信息找规律,千万别偷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