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材料)周金标《题画诗和咏画诗》、刘火《摇曳多姿的题画诗》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1-16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 但“题”字亦有品评之意,如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就是诗人品评屏风画的诗,但并未题于画面。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称为咏画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的诗作,尤其是杜甫,目光如炬,笔力如椽,后世推崇备至,如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宗之。”但杜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现存题画诗真迹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多数的题画诗与题跋一样,只是写在自作画卷的后尾或前面,直接题于画面的并不普遍。

文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到了明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几乎是无画不题,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 而题画诗限于身份,画家不可能自吹自擂。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突兀,易致读者茫然不知所云。而题画诗直接题于画面,两者水乳交融,不言而喻,多省去了对画面的介绍,托画起兴,无劳唇舌。

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绘画是“瞬间的艺术”,题画诗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无论如何超脱,却不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挥洒,既可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亦可在时间上“思接千古”;既可全篇照应画面,亦可随心所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优势是题画诗所不具备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从画面引申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朴素哲理。一句话,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

题画诗的优势在于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如徐渭自题《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题画诗暗示作者的画家身份,补充并深化了画面的意蕴,这也是绝大多数题画诗的功能。正是在此意义上,画上的诗文题跋被称为“画媵”,是不无道理的。 有些题画诗,如钱选《山居图》自题:“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鷃鹏俱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或郑板桥自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因为作者完全跳脱自己的身份寄托抒怀,与咏画诗已无区别。

(摘编自周金标《题画诗和咏画诗》)

材料二:

齐白石对自己的题画诗无比自豪。众人喜欢他的画,但他却说“我诗第一,印次之,书再次之,画更次之”。齐说自己的画在诗、印、书之后,当然是谦辞。但是,齐自诩“诗第一”,则显示了诗在中国文艺史里曾有过的独尊地位。国画里往往有题画诗,则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画的品位。

诗与画,在文采斑斓的两宋就完成了天作之合。治理国家有些蹩脚,但画艺诗艺冠绝的宋徽宗赵佶,其《瑞鹤图》几乎是诗画合璧的典范。 除了图的典雅外,一首题画诗,不仅让诗、画、书相映成趣,而且提升了画面的美好寓意。 到了山水画大发展的元代,题画诗更加派上了“用场”。开山水画先河的黄公望,其画开阔,题画诗也写得大气。《为张伯雨画仙山图》有题画诗二首,其中一首“东望蓬莱弱水长,方壶宫阙镇芝房。谁怜误落尘寰久,曾嗽飞霞燕帝觞”。由宋元明至清,题画诗达到高峰,如石涛等画家的题画诗,丝毫不亚于当时的著名诗人之作。

诗入画也是文人画的重要标志之一。到了近现代,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其画其诗都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齐、傅两人的题画诗,除了继承中国诗学的典雅传统之外,在大众化和口语化方面,还造出一片新声。齐在花鸟画方面的造诣与成就几无人能及,花鸟画上的题画诗也可圈可点。傅抱石一生极喜《九歌》,同一题材画有多幅。在画《九歌》时,大量地使用白话。如“荷花衫子蕙花带,你忽然去,忽然又来。你晚上睡在天宫,在云端为谁等待”(少司命)。可见题画诗在傅抱石手里,已经与五四白话新诗有机接轨。

白话诗入国画,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变化。这一变化表明,国画的创新途径既然可以是多样的,诗的创新也具多条路径,问题在于画家诗人们敢不敢于去试。我们的先人,无论是画是诗,并不墨守成规,而是以摇曳多姿的题画诗,扩大了国画的天地,同时让诗也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

(摘编自刘火《摇曳多姿的题画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咏画诗一般对他人画作极尽赞美之词,这是一种尊题手段;而画家为自己的画作所题之诗一般不会自吹自擂。

B.唐代根本没有真正的题画诗,宋代方有为之,元代文人画大兴,画家又是文人身份,于是题画诗出现繁荣局面。

C.宋代题画诗大多写于自作画卷的后尾或前面,元代末期,这种诗画分途的局面彻底改观,题画诗直接写于画面之上。

D.清代是题画诗的高峰期,石涛等一批画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们的题画诗或可与当时著名诗人相提并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将广义内涵上的咏画诗和题画诗混为一谈可以商榷,以期分辨清楚。

B.惠崇的《春江晚景》画面上并没有画着鸭子,鸭子是苏轼为表达哲理想象出来的。

C.材料二委婉表达了齐白石在诗书画印诸门类中画成就最高、诗排在最后的意思。

D.从两则材料所联系的绘画作品看,题画诗在我国传统山水花鸟画中有一定数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杜甫和赵佶的诗歌作品为例,来说明咏画诗和题画诗在本质上的区别。

B.材料一通过分析徐渭和郑板桥的诗,论证题画诗谨守本分亦可有所突破的观点。

C.材料一和材料二虽然都列举了宋代赵佶的作品,但论证的目的和观点有所不同。

D.材料二末段意在告诉画家和诗人们,创作时可从不同的途径进行大胆尝试创新。

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对画上的诗文题跋被称为“画媵”的原因进行分析。 (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画线部分,谈谈对题画诗守成与创新的认识。 (4分)



1. B 【解析】“唐代根本没有真正的题画诗”过于武断,材料一“现存题画诗真迹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这句话留有余地,不足以作为唐代没有真正的题画诗的依据。且根据原文,元代“题画诗随之而兴”,并非“出现繁荣局面”。

2. D 【解析】A.材料一直接认为“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并没有说“可以商榷”。 B.“惠崇的《春江晚景》画面上并没有画着鸭子”错。从“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来看,画面中有鸭子。 C.“画成就最高”隐约看得出来,但“诗排在最后”则无根据。

3. A 【解析】“来说明咏画诗和题画诗在本质上的区别”分析错误,按传统的认识,诗的本质是用来抒情的,即“诗言志”,在这点上,题画诗和咏画诗并无区别,区别的是它们所写的内容和思路。

4.与画相比,画上的诗文题跋居于从属地位,对画面起到陪衬作用,(2分)它们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 (2分)所以被称为“画媵”。

5.题画诗是对画意的解说或伸展,不能脱离画意离题万里,这一点是题画诗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必须坚守。(2分)但是,题画诗在遵守上面规则的前提下,可以在语言形式上进行创新,如使用白话诗的形式,可以创造出新的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