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破痰”第一方,挖掉老痰、顽痰,三焦畅通,全身轻松

 我的阿拉丁神灯 2024-01-16 发布于山东

生活总能听见有人“吭吭吭”地清嗓子,想找个地方吐痰的样子,总觉得喉咙不舒服、有异物感.....

其实,这些症状,大多是因为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所致。

我们都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心结难以解开的时候,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痰火;如果这时候,肺胃之气升降失序,我们体内的津液就不能正常的输布在身体各个地方,凝聚在一起,时间一长形成了痰饮,凝结在咽喉处,就会感觉喉咙总是有痰、不舒服。

医圣张仲景记载在《金匮要略》的一个专门调理咽喉病的方子——半夏厚朴汤。千古“破痰”第一方,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这是流传下来的半夏厚朴汤药歌诀。

从歌中可以看出,半夏厚朴汤以除痰凝气滞著称。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

图片

通常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白腻,脉弦滑。

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很简单,只有五味中药:半夏、厚朴、苏叶、茯苓、生姜。

方中半夏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入脾、胃、肺经,半夏,它是在夏天过一半的时候才采收的药,所以叫半夏,半夏这个药很神奇,它是化痰的神器,就是哪里有湿湿冷冷的痰水,它就可以让痰水消失,很多化痰的方子中都会用到半夏。降逆和胃,辛开散结,化痰消痞,消痰散结,可以把凝聚的痰气给破开,很适用于痰凝气滞引起的胸脘痞闷、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症候。

厚朴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入脾、胃、肺大肠经,厚朴,它这个名字太好了,既忠厚又朴实,厚朴是治气的,它能降腹气,腹气一降,咽喉气就降下来了。既能苦温燥中焦湿浊,又可辛散行脾胃气滞,擅于燥湿醒脾、破气除胀,很适用于湿阻中焦、气机郁滞、脾失健运、脘腹痞满、胀痛不舒等症候。

茯苓甘平,入心、肺、脾、肾经,中医上讲,甘能补脾,淡能渗泄,一个人气的时候,那个血水都供应上头的,茯苓把它分划到膀胱排出体外。

茯苓它的味是淡淡的,你用茯苓煮水喝,觉得好像没味道一样,但是它喝下去,就能让藏匿在身体脏腑经络的水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茯苓利水的同时还能健脾。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擅于利水消肿,适用于水湿停滞,膀胱气化不行的小便不利等症候。

最后加入了苏叶和生姜,苏叶可理肺舒肝,协助开郁散结,生姜可宣散水气,降逆止呕,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止呕,并解半夏之毒。生姜和苏叶,可以让气通阳通,阳气通畅以后呢,那些郁闷就会消解。

半夏厚朴汤采用了中药经典的君、臣、使、佐原则。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图片

从行气理气入手,让我们身上的三焦气机畅通,像是一把利剑一样,直破老痰,把老痰散的“片甲不留”而且之后也不再让水液停滞,再变成痰凝。

如此一来,不管是顽痰还是老痰,都被解决了,还你一身轻松。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