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下的力量》:张一鸣推荐!拒绝内耗,走向丰盈人生

 大智若愚wxy 2024-01-17 发布于重庆

这是一本心灵指引之书,它将告诉你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减到最少,如何活得更好、更开心。”

这是心灵导师张德芬对这本书的解读。

《情绪革命》一书中说: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

当今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们的焦虑、内耗也越来越严重,好多人都饱受负面情绪的折磨。

梁晓声曾在《忐忑的中国人》中写道:

“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集体陷入了一个焦虑、忐忑的年代。”

如果你也对未来焦虑,推荐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1、活在当下,人生才会幸福

在字节跳动九周年庆典上,创始人张一鸣的演讲分享中,谈到了许多他对于“当下的力量”的思考。

张一鸣说,所有的消极心理都是对当下的否定,不安、焦虑、紧张、压力、忧虑——一切的恐惧都因过于关注未来;愧疚、遗憾、怨恨、委屈、悲伤、苦涩——一切的不宽恕都因过分关注过去。

他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在生活中,不算特别有规律,也不算特别有纪律性,经常看手机,听音乐、看头条、刷抖音西瓜,跟外界传说的不大一样。

有时候晚上计划做一个工作,但后来被西瓜上有意思的内容吸引了,看了很久。

睡前又有点懊恼,诶,我要做的事情没有做,然后报复性地工作一会儿,但又导致晚睡(我真心觉得睡眠很重要),第二天重要会议上精神很不好。

其实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赶紧去休息。我现在虽然还经常没计划,但是至少发现太迟了,不懊恼,马上去睡了。”

我们用太多时间去忧虑未来和纠结过去,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其实关注当下的感受,当下的判断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人生也是一样。很多人看似急急忙忙地工作、生活,每天上班忙着赶紧到公司打卡,上班如上坟;八小时下班后,忙着回到家里,想的是明天还有多少事要做,什么时候才能赚够钱,半夜焦虑到睡不着。

可如果在当下都感受不到专注和意义,未来的意义源头哪里来呢?

高中的时候认为考上好大学就幸福了;但上大学后认为工作赚钱了就会幸福;工作后却遇到一个糟糕的老板,觉得当了老板,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幸福了,所以就去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结果离开公司后发现,原来比打工996还苦......

其实,幸福是一个状态,是在每一个当下中,我们都可以去自由选择的状态。

活在当下,在当下保持专注,选择幸福的状态,人生才会真的幸福。

2、活在当下,一切自有出路

一个29岁刚从剑桥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他却活在深度绝望中。

他总是在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质疑自己的能力,觉得不配当前的结果,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够好,未来是不是会被人揭穿。

这些想法让他越发焦虑与绝望,终于不久后,他感受到了强烈的自杀冲动。

然而,接近死亡的那一刻,他感知到了某种力量,一种来自当下的力量,他决定好好活下去。自此,他从一个重度抑郁患者变成了一个平和的人。

他就是《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他在书中说:

当下这一刻,当时间缺席时,你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苦难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存在,在当下它无法存活。

他还说:

当你思维的要求与期望和当下事实之间不再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冲突就会停止。

当我们可以完全接受当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只活在此时此刻时,痛苦的水源便会枯竭。

活在当下这一刻,才能不被庞大的负面情绪所裹挟。

在《心流》中提到一个故事:

里柯·麦德林是一家视听设备工厂的技工,在装配线上工作。

他需要在规定的时间43秒内完成一个单元的组装,每个工作日大约要重复600次。

其他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了,但他却很愉快。

因为他全然沉浸于此,还会有意识训练自己的工作效率,每次工作时都认真地设计配件的安放顺序,全神贯注地做好每个动作,争取每一分每一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有意识的训练,他能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这让他顺利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获得了部门奖金。

而其他人则在抱怨中消耗时间,虚度光阴,生活依然一成不变。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句台词说:life finds a way——当你活在当下,行动起来,生命自会寻找出路。

所有困局的出路,都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是在当下。

想要写作,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写作天赋,思虑写得不好没人看,担心写出来了变现不了,迟迟没有动笔;

想要锻炼,思索半天要买什么健身设备,反复担心撸铁会不会把肌肉练得难看,还是天天躺着不动。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头脑中背负的问题,答案只在当下。

与其思虑重重,不如在当下迈出一步,接纳或者改变,一切自有出路。

3、活在当下,是在创造未来

托利说: “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新的开始”

等待财富自动到来,等待对的那个人自动出现,等待天生要去做的那个事自动发生,在当下却什么都不做。

可我们忘记了,未来来自于当下,每一个当下所做的事情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要拿到一个结果,首先拿到这个结果的因。虽然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没有行动,什么都不会发生,何谈结果。

当然,这也不是要你死死攥住当下,去苛求一个结果。

那要怎么高质量地活在当下呢?

托利说: “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

注意,臣服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就去做当下的事。”

什么意思呢?

不带评判,不带抗拒地去做当下的事情,全然体验,热烈沉浸,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

这也是张一鸣所说的平常心:

“我觉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细腻,实事求是,比较有耐心。

他们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

大多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有个说法是 “本自具足”,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出非常之事。”

活在当下,保持平常心,顺遂生命之流,定能流动到期待的远方。

写在最后

《活在当下》是一本有力量的书。

对于我们当下的焦虑非常有启发意义。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当下,全然臣服,生命自然会走向丰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