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布了一条视频,说的是如果发烧之后吃药退烧了,但是很快又复烧。一旦复烧就会持续很久,这种情况即便咳嗽很轻,甚至没有咳嗽,也可能是肺炎,所以应当引起重视。 于是就有一些读者直接找到我问,这种现象他们经常出现,应该怎么解决?那么这个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健脾,脾乃后天之本。 有的读者常常会误解,以为我是崇尚李东恒的脾土派。实际上熟悉的朋友都清楚我,有时候重用柴胡,一副药50g。有时候一副药附子几百克,又有时候附子仅仅几克。 所以说我这个人并没有派别的概念,如果非要让我自我贴个标签,那我就是经方派。 但之所以最近提脾胃的话题多了一些,是因为现代人由于诸多原因普遍都存在脾胃问题且不自知。问的时候都说大便正常,但是细追问细分析,大便都是失调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脾胃好了,其他的病治疗起来都会变得容易一些。如果脾胃不好,那么其他病症都会加大治疗难度。 那些生长发育迟缓,经常生病,一发烧就容易烧成肺炎的人,多数脾胃都不好。而饮食的消化吸收实际上是脾胃肝胆相互协作的问题。因此,消化吸收好了,说明脾胃肝胆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1.王氏保赤丸:大黄、黄连、巴豆霜、川贝母、姜淀粉、荸荠粉、制天南星、朱砂(2005年后改为三氧化二铁) 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发烧吐泻。 所谓乳滞,于没断奶的孩子而言就是吃奶变少。如果断奶后,则表现为饮食减少不思饮食。 疳积,就是说小孩子形体消瘦、面色枯萎发黄、毛发稀疏发黄过软,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发育迟缓。 痰厥惊风即发高烧、抽搐(类似癫痫样)、意识障碍说胡话。 用此药有一个辨证点,那就是大便干燥,臭秽不堪,食欲不振而见上述症状。如果不便秘,反而腹泻便软,则不能用此药。 方子的大黄、巴豆霜都是泻热通便的药,如果不是大便干燥不通则万不能用此药。 制天南星合川贝母、朱砂用化痰镇静,止抽搐惊痫。黄连清热解毒,兼能健胃。 荸荠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止咳,还能开胃、消宿食、治消渴、黄疸、咽喉肿痛。其能清热生津止咳,尤适用于肺热咳嗽,痰浓稠黏腻难于咳出。 2.保和颗粒: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菜藤子(炒)、麦芽(炒) 保赤丸不能常吃,大便通畅之后就要换平和的健脾消食导滞药了。 保和颗粒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保和颗粒也能用于大便干燥、消化不畅,但不像保赤丸那样用的是大黄、巴豆,而是平和了许多的莱菔子消积导滞通便。 胃酸本来是促进消化的,胃酸多总觉得肚子空、爱容易饿,大便软甚至一天好几次大便就不适合此药。 胃酸多,但是不想吃东西。总有胃酸往上反的感觉,甚至感觉有之前吃的食物像是腐败的气味往上窜。然后大便不通,甚至还有总有痰,就适用此药 保和颗粒了。 方中山楂消油腻肉积,因此那些爱吃肉又容易大便不通的人也适合吃此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即便不喝酒,总是觉得吃的东西不往下走,总往上反味。或者喝酒喝的食欲不振,大便不通都适合用神曲。 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积。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 由于方中用药较为平和,因此可以长期服用。但务必建立在正常的饮食习惯之上,直到上述不适症状消除,就可以停药了。 脾胃好了食欲一旦恢复了,那么你就会发现孩子得病少了,得病后也更容易治了。生长发育也会明显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