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暨的“红草书”

 诸暨弘虫 2024-01-17 发布于浙江

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掏书时,无意中发现了文革期间诸暨编印的三本中医书:

第一本是《中草药验方汇编》(第一辑),油印本,编印单位是“诸暨县医药公司革委会、中草药推广服务部”,印于1970年4月。

第二本是《中草药验方汇编》第二辑),油印本,编印单位是“诸暨县革委会政工组卫生办公室”,印于1970年6月。

第三本是《诸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铅印本,印于197011月,编印单位是“诸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卫生办公室”。

这仅是我所见到的,估计当时诸暨远不只这三家单位汇编或选编过这种书。

很多中医古籍被当成“四旧”送进了造纸厂的浆池。有人用对联描述当时中医的处境,上联:“惨,无知,破四旧,万马齐喑,文化大革命,老中医遭摧残。”下联:“悲,有罪,立三股,一派胡言,中西医结合,小大夫被毒害。”横批:“中医危矣。”

于是查资料,得知这种书的出现,竟是一场运动的产物。这个运动,就是全国中草药运动。是大运动里的一个小运动。

1965626日,毛泽东对医药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在这个指示的号召下,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中草药运动。

运动的表现形式,有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有“三土四自”“三土”即土医、土药、土药房,“四自”即自种、自采、自制、自用),还有举办中草药展览编写中草药著作当时,大多数省市的地市一级,部分省市的县一级均编写了中草药著作。诸暨中草药单方验方汇编或选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因为文革时期的中草药著作普遍有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或者印有“最高指示”,且装帧上以红色塑料套封居多,所以民间常常称这种书“红草书”。

根据最高指示,农村医疗法卫生工作的重点,是要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如何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缺靠赤脚医生解决;缺药,靠中草药解决。

赤脚医生的典型,就出在诸暨马剑(当时属浦江)。当时,马剑有一个出脚医生叫赵佳元。赵佳元(1903—1970),字中元、号维扬,人们敬称他“元先生”。他是雾头山天目道人第九代传人,精通医术,在诸暨、浦江、富阳、桐庐行医,颇有名气,人称“赛华佗”,还赞誉他“一根银针驱百病”、“三府(杭州、绍兴、金华)第一针”。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他的医技医德深受百姓爱戴,成为浦江县第一批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提倡“一根针一把草”,赵佳元作为资深中医,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快撰写了一本符合当时规范的《赤脚医生手册》,经1968年《红旗》杂志第3期、1968年《文汇报》《人民日报》刊出后,赵佳元成为“红人”。赵佳元去世后,上海市川沙县江镇(现浦东新区祝桥镇)大沟村的王桂珍出版了《赤脚医生手册》,人们称她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而实际上,王桂珍的著作恰恰是从赵佳元处学到的,故赵佳元才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

中草药运动的典型,出在江西德兴。1968年9月,德兴县响应中央号召,破解有医无药的难题,该县绕二公社傅家墩大队给出了答案“深山就是药库,以前这里的苏维埃红军医院就是用山里的草药为伤病员治疗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草药为大家治病?”于是广大村民献药献方主动上山采挖草药标本,并献出有效的药方大队很快收集到500多种草药标本和药方。196910月,在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江西省德兴县积极挖掘推广草药的经验》简报正式印发。同年1018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江西省德兴县开展草医草药运动好得很》的调查报告。一年后全国中西医会议上,德兴中草药运动被作为典型事迹进行通报《人民画报》用4个版面刊登了《草医草药是个宝》,全面介绍了德兴的经验。德兴中草药运动还被拍摄成了电影《中草药》。

德兴中草药运动为全国所知晓,各地纷纷效仿。于是,一首歌谣在全国传唱:“草医草药是个宝,不用花钱病治好。有病及时治,药源靠得牢。”这是50多年前全国中草药运动的一个缩影,也是中草药知识大普及一个契机

诸暨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境内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中草药运动中,诸暨岂肯落后!我们的父祖辈,他们参与其中,学习“红草书”,辨认中草药,采挖中草药,种植中草药,的确解决了多常见病的防治问题。

“红草书”的编印,是理论指导,是用药指南,是雪中送炭。

中草药群众运动伴随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兴衰的全过程。现在,“红草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红色收藏品种的一种热门藏品。而曾经普及过的中草药单方验方,也基本被人遗忘,留下来的,大概成了偏方秘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