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几乎每个医护都碰到过患者请假外出、擅自外出的情况,对此不少护士小伙伴都表示很心累▼ @伊*:普通科室大部分私自外出的患者都是无原因,就是不愿意在医院住,想回家住,不好管理啊 @福*:儿科护士飘过,不少家长甚至因为自己择床睡不着,孩子高烧着都能抱着回家,安全宣教都在反复的做。危重患儿可以在护理记录单记录,普通患儿就没办法了 @M**:我在普通外科,太常见,特别新入院病人。不听劝,还说我没病,住什么医院,只能自己记录,报告医生,然后电话追踪,心累 的确,患者外出,是不少医护人员非常头疼的事,也是一颗不定时的隐形炸弹。 因为住院患者外出,不但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可医院毕竟不是看守所,没有权限禁锢患者,医护人员也不是公安警察,没有限制其人生自由的权利。 那么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在遇到患者要求外出时,该如何应对呢? 当患者要求外出时,护士该如何应对? 一般患者入院后,我们会在《患者入院须知》里注明:办理住院手续后,服从床位安排,患者不得擅自离院或外宿。 擅自外出者,按自动出院处理,确有重要原因必须离院者,需签署离院外出告知书,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院还在采用原来的那种「住院患者请假条」,这种「请假条」的模式,对医院很不利,等于是医院允许住院患者外出,患者出现意外,就更说不清了。 医院可采取签署「患者外出告知书 」的形式,制定统一的模板和格式,完善出一套完整的住院患者外出告知的相关手续,确保患者安全管理,有效规避风险。 护士在做入院宣教时要强调不能擅自离院:以口头、书面告知家属和患者,因病情需要留在病房的重要性,外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每个新患者都必须留两个以上的有效手机号码。如果是高龄患者,一般要留子女的电话。一旦患者私自外出,发现后能第一时间联系患者或家属。 护士要严格按照护理分级制度的规定时间,按时巡视病房,做好护患沟通,及时了解病房内患者动向,掌握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做好护理记录。 如果病人没有告知护士擅自外出,在巡视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在案。 面对患者要求外出,该如何沟通才能让患者乐于接受? 当患者提出外出要求时,不少护士会比较生硬的态度拒绝(如:不可以,医院规定住院患者不能离院外出),可正是因为这种缺乏沟通策略的回复方式,导致部分患者不断寻找机会擅自外出,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因此,建议大家在面对患者要求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了解需求,积极回应 规章制度是硬性要求,但只拿着规章制度来劝说,会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难以让患者心悦诚服,也难以深挖出患者要求背后真正的原因和需求。 一般情况下,患者要求外出,通常是患者的某些需求未被满足,此时护士应该积极沟通,了解其真正的需求并积极回应。 2、换位思考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有益于对方也有益于我们的建议,对方更有可能接受,沟通也更有价值。 3、具体举例 当患者没有意识到外出风险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如曾经发生在医院因私自外出导致生命安全隐患的例子/院外的新闻报道),让患者意识到外出风险的严重性。 4、点破、接纳情绪 当患者因为被拒绝外出而情绪激动时,我们应该积极点破和接纳患者的情绪,帮助其跳出原来的状态,远离情绪地雷,进一步沟通就简单了。 来源:7小护综合整理,侵联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