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是个圆,艾灸不能只灸“上半圆”,不灸“下半圆”

 空谷幽兰80 2024-01-17 发布于广东

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引火下行。这一点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连续多日或几个月只艾灸胸腹部穴位!

没有艾灸腿部穴位,导致月经不来,上火严重,如牙龈肿痛、咽喉疼痛、舌质红、胸闷烦躁等等。

为什么不灸腿会出现上火的现象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把人体比作一个圆,腰腹部是上半圆,腿就是人的下半圆,如果不灸腿,气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环!

单灸腰腹部,气血只在上半圆局部打转,气血就没有往下走的引导,特别是在你的上半圆灸量过大、经络不通时,上火是不可避免的。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脚根。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图片

01

腿是“第二心脏”

人体血液运行包括动脉和静脉。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

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堪称人体“第二心脏”

02

腿是“交通要道”

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而且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所以它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

图片

03

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

且双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04

腿是“疾病反映区”

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才可趁早调理。

而且腿部除了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以外,也是一个艾灸调理重要部位,艾灸这个地方有很多好处,比如以下几种

01
引火下行

艾灸后上火,除了要控制灸量、多饮温水多运动之外,每次艾灸也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但是,有的人采用艾灸足三里、涌泉的方式引火下行并不管用,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人是瘀堵体质,特别是中焦堵住了,想引火下行也无法引下来,那该如何处理呢?

这时候就需要配合一些刮痧、拔罐、刺络等方式,来打通瘀堵的地方,让艾的力量可以在经络里畅通。

02
润肺濡肠

双脚是人体穴位最 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

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图片

03
滋阴补 肾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阴虚的人,更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04
化解寒气

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缓 解手脚冰凉。

说一下,六个经常使用的腿部穴位

血海:生血和活 血化淤的要穴。

足三里:增强脾胃的运化生血能力,脾胃差、体虚必灸!

三阴交:健脾益血,通调肝脾肾三经,亦有安 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太溪:清热生气,滋阴益肾。

太冲:疏肝解郁,行 气 活 血,肝气瘀滞者必灸!

涌泉:引血归源,引火下行,阴阳不调、体寒易上火,都可灸它!

建议:如果在艾灸头面部、腰腹部的穴位时,灸量较大,此时,别忘了艾灸腿部的穴位,引火下行!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