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背后的深意及2024达沃斯论坛的解析

 昵称45199333 2024-01-17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

凤凰卫视《今日谈》栏目1月17日就达沃斯论坛与中国经济形势专访王文

王文

点评2023年中国发展与2024年达沃斯论坛的核心摘要:

1

重建信任

2024年达沃斯论坛主题为“重建信任”,是顺着去年主题“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而持续的话题。

过去许多年,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全球之所以能前进的根本就在于“信任”,相信自由贸易与相互交往能够互惠互利,但近年来,信任开始崩塌,甚至出现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与气候“信任危机”。

重建信任,是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2

中国经济增长仍是世界的2倍

2023年中国经济5.2%的增长,不仅完成了年初的预期,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历史比较中,也保持着应有的增长速度。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4.5%左右,中国经济增长在9.5%左右,约是世界2倍;2010-2019年,世界增长3.5%左右,中国经济增长约7%,仍是世界2倍左右。

近四年,世界经济增长平均2.5%,中国约5%,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约2.6%,中国是5.2%,依然是世界的2倍。

虽然大家都感叹经济下行压力大,但5.2%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不必妄自菲薄,而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3

全球形势不乐观

2024年全球形势不乐观。1月19日,人大重阳宏观形势论坛将会发布《Y型路口上的世界》报告,讲述世界多数国家“进则分叉,退亦可能”的Y型路口状态。主要表现在:

1)2024年全球78个国家、占60%人口都要举行选举。选举结果意味着一些国家的大动荡。

2)2024年多数国家的军费增长都是GDP增长的2倍。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完全结束的可能性不大,其他区域冲突频次很可能超过前一年的183次冲突,甚至是自二战以来最多的。

3)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迷期。世界银行、IMF、OECD都下调对2024年世界经济的预测,仅2.6%上下。相比之下,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却是上调的。

4

稳即是福!

稳即是福!2023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CPI仅0.2%。

而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上则增长13.8%,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都增长30%以上,亮点频频,呈现出高质量增长的走势。

相比之下,欧洲物价飞涨,在其他大洲还有许多国家未能实现政策、社会发展的稳定。

从这个角度看,稳中求进仍是中国发展的大势。对中国中长期的未来,仍可保持着审慎乐观之态。

5

大国责任感

国际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不协调,是当前世界经济分裂的重要原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财政货币政策曾出现过短暂的协调一致性,但2017年以后,从危机中走出的美国明显有种“过河拆桥”的自私主义倾向,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美国货币政策无限量宽,2023年则多次加息,产生了对他国经济金融的外溢冲击。

相比之下,中国则表现出了稳定的经济政策与确定的发展状态。

李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强调“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折射了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大国责任感。

图片

深圳卫视1月17日就中国经济形势专访蔡彤娟

蔡彤娟

点评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韧性足,服务消费成亮点

1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数据,最受关注的GDP增速为5.2%,实现了去年设定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一增速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

1

5.2%这一成绩在国内外形势下

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国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保持在30%以上。
这也得益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去年我国宏观经济特点可以总结为:供给侧服务业好于工业生产,需求侧消费好于投资。
工业生产中制造业恢复较好,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6.8%;服务业中接触型聚集型行业恢复更好,特别是住宿和餐饮业增长了14.5%。
消费方面,社会品消费零售总额增长7.2%,跑赢了GDP;从消费结构来看,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快于基本生活类,表明我国消费结构在改善。
再次,从国内来看,5.2%的GDP增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发展等方面。
去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增速较快,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
消费、服务业等领域也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果。
此外,这份成绩单还体现在民生改善方面。过去一年,我国继续加大民生投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事业发展。
GDP增长带来的红利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5.2%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

首先,中国的工业生产有韧性。
去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重近1/3,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增长6.8%。
这主要得益于产业基础雄厚,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的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突出。
其次,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能力建设取得了实效。
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优化,将其视为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可以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比如5G、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逐步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比如华为Mate60手机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突破发达国家芯片封锁,华为手机销量大涨,供不应求,打破了苹果手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垄断。
类似这样的技术突破增强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
再次,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粮食能源安全,也是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我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教育、医疗等短板领域在不断补强,人才、资金等要素供给质量在显著提升。

3

2024国经济展望

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其他方面,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格局发展态势、新旧动能转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4年中国经济展望等方面。
总体来看,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可否认,2024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一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疫情的影响使得各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不一,这给我国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是国内需求恢复缓慢。消费方面,受制于收入增长放缓、未来预期不确定性等因素,消费者信心相对较弱,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投资方面,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2024年,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是科技创新不足。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五是人口问题加剧。去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新增人口快速下降。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压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进一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创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企业。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比如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水平。
三是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定的内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阶段,我国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专访内容将于1月17日22:24在深圳卫视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