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窟吟》 邵雍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 分类: 《月窟吟》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月窟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观物吟: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邵康节,名邵雍,字尧夫,康节是他的谥号。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邵雍有一部易学巨著叫《皇极经世》,讲的是大宇宙的演化规律,并对人类社会大的历史演变格局,用易学思想作了相当精彩的描述。《皇极经世》全书六十四卷,分为“观物篇”、“ 观物内篇”、“观物外篇”三大部分,而其核心精神,就体现在《观物吟》这首诗上。 《观物吟》诗曰:耳目聪明男子身,鸿钧赋予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复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耳目聪明男子身 耳聪目明,五官周正,相比较聋聩之人,罪福有别矣。天生万物,而我为人,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男子身泛指一切人,英雄志量,湖海胸襟是男子身;桃花马上请长缨,鸳鸯袖里握兵符又何尝不是大丈夫所为?为圣贤,成仙佛,不辜负这个七尺之躯而已。 鸿钧赋予不为贫 鸿钧,鸿钧老祖,此处指天道也。天赋予每个人生命,天也能掌握我贫贱寿夭之命,但不能操控我为圣为贤之心。 因探月窟方知物 探者, 采也。月窟,即下文之姤卦。物者,即所谓恍惚中有物之物。方知者,言从前不知,因得诀归来,依法采取,乃知此物深藏月窟之中。此物者为何?庄周“北溟之鱼”,老子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也。重阳祖曰:“时至而气自化,静极而机自发”,静定极中,至有动处,即是先天造化,忽有一物,或明或隐,不内不外,此是大药萌生才有的征兆。 未蹑天根岂识人 蹑,取也。天根,即下文之复卦。人者,即杳杳冥冥中之真精,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生仙佛之根也。言从前未遇师传,不知有此天根,岂能知此蹑之之法,又岂能识此生人之妙乎?探月窟而知造化之根源,蹑天根而识生人之所以。此一联从后溯前,是实证之语。 乾遇巽时观月窟 乾遇巽,姤卦也,夏至也,其象为月窟,一阴起于五阳之下,下弦之象也。观者,以眼观之,即《阴符经》“观天之道”之观,此观字惟范宜宾《阴符玄解》最为透彻。 地逢雷复见天根 地逢雷复卦也。 冬至也,其象为天根,一阳起于五阴之下,上弦之象也。见者,以眼见之。所谓天根者,天地之根源,五行之宗祖。观之有时,见之有处,药产神知,机动籁鸣,时哉不可失。此一联是法则。 天根月窟闲来往 天根月窟,窍妙是也。能知此妙,便知此窍。经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来往者,呼吸也,日往则月来,暑往则寒来,日月相推一天又一天,寒暑相推一年又一年。来往于何时?子午之候也。来往于何处?卯酉之门也。经曰:“斗极建四时,八节无不顺。斗极实兀然,魁杓自移动。只要两眼缴,上下交相送。须去静中行,莫向忙里送。复垢自兹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此一句是工夫。 三十六宫都是春 经曰:“三十六宫翻卦象,千金不与俗人评。”骨节三百六十,毛孔八万三千,无不融和周遍。又曰:“痒生毛窍,万孔皆春,精神如浴之方起,酥畅如交媾之甜美,日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此一句是效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