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脾湿,中医有张“看家方”!整理肠胃,除湿止泻,造福后世

 扫地僧一一 2024-01-18 发布于江苏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华脾胃病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中医人怎么治病?古往今来那么多方子,做中医的人,都得背下来吗?

其实啊,不是这样。绝大部分中医人,脑海中只存一些基本的方子。有这些东西打底,临证加减变化,也就可以随心所欲,应对自如了。

这些常用的、打底的方子,就是我们的看家本事,即看家方。那可是咱吃饭养家的宝贝啊。

今天我给你说这个,就是看家方之一。至少,是我自己的看家方。这就是香砂六君子汤。

它的组成,是人参3克,白术6克,甘草2克,茯苓6克,陈皮2.5克,半夏3克,砂仁2.5克,木香2克。

它的功用,是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治的是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的毛病。患者表现出来,是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便溏肠鸣、嗳气腹痛等。

图片

归纳起来,就是这个人啊,脾胃太虚弱了,脾气不足。同时呢,还有湿邪困在中焦。湿邪困脾的同时,气机也不通畅了。脾虚湿盛,所以便溏肠鸣、消瘦倦怠、不思饮食。气机郁滞不畅,所以脘腹胀满、嗳气呕吐、脘腹疼痛。

此时,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汤。

好了,现在,我给你说一个挺经典的案例。它能展示出来,中医人是怎么灵活运用香砂六君子汤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3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里头疼了八年。

就为了这个胃炎,患者先后多次住院,看了很多大夫,吃药无数,效果都不太好。

八年来,他是千方百计地维持,最终,实在没招了,就想喝点中药试一试。

刻诊,患者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怎么个疼法呢?患者说了,是胃里头灼热疼痛,火辣辣地疼。同时,还有点发胀,喜欢按,还伴随恶心、肠鸣、便溏。由于常年胃病不愈,患者十分消瘦。

了解到这些情况,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党参、茯苓各25克,白术15克,砂仁12克,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

这个方子,患者喝了6剂。便溏肠鸣,以及胃胀恶心之感,有所减轻。但是依然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这个时候,原方加入玉竹、白芍、麦冬各15克。

这个方子,患者又连服1个月,可以说诸证悉平,胃里头不灼热了,不疼了,消化正常,非常舒服。原方不变再投2个月,巩固。最终,患者胃镜检查,粘膜水肿渗出减少,红斑消失。而且随访5年,病情没有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4年的《新中医》上。医家姓周,叫周艳玲。

现在,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图片

首先你看,这个患者胃中灼热,火辣辣地疼。同时,舌红苔少津亏,脉象细数。

这说明啥?说明患者胃阴不足,对吧?胃阴不足,有虚热,所以才灼痛、舌红、少津、脉数。

与此同时,患者有别的症状,这就是便溏、肠鸣、嗳气、胃脘胀满、恶心。

这个得考虑什么啊?一是脾虚湿盛,二是气机不畅。脾虚湿盛,所以便溏肠鸣,食欲不振。气机不畅,所以嗳气胃胀。

那好了,患者现在兼具好几个问题。那我们就争取用一个方子,把多个问题都解决。你看当时的用药——

党参、茯苓各25克,白术15克,砂仁12克,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后来加入白芍、麦冬、玉竹。

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加上砂仁和法半夏,这就化自香砂六君子汤。只不过,去掉了木香和陈皮。为啥去掉?因为木香和陈皮香燥,容易加剧患者胃阴不足的问题。这就是随症加减。

然后,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君子,来健脾益气,除湿止泻。用半夏燥湿降逆止呕,以砂仁行气消胀。你看,患者脾虚湿盛,气滞不畅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二诊的时候,加玉竹、白芍、麦冬来养胃阴。胃阴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

也许你会问了,能不能把顺序颠倒一下,先养胃阴,再健脾除湿呢?

我的观点是,胃阴的化生,离不开脾的运化。所以,健脾除湿行气,恢复脾的运化,是养胃阴的根本之道。很多东西,你补是补不来的,得靠你的身体来化生。所以,健脾除湿作为根本之道,要先做。

此外,如果一开始就养胃阴,难免增加湿邪,令脾虚湿盛的问题不好解决。

总之,这事儿得慢慢来,一步一步来。

图片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香砂六君子汤是怎么用于治病的。

其实,它就是一个“基本单元”。患者如果胃阴不足,就加滋养胃阴之品。如果脾阳虚弱,就加温补脾阳之品。如果伴随肝郁,就结合疏肝解郁。如果气血不足,就加一点补养气血之品。这就看你怎么辨证,怎么用药了。

哦,说了半天,这就是小学算数题里头的加减法啊!恩,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了,香砂六君子汤,最好还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非专业读者,最好不要盲目尝试。它是香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