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糟糕的家庭,就是喜欢在这些小事上消耗孩子!

 微信用户39ufz5 2024-01-18 发布于四川
图片
来源:萌爸说育儿;ID:doctor_men
(点击关注叨叨,科学育儿不走丢~)
     图片

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助手,为什么总感觉叨叨账号神出鬼没的,有时候能看到,有时候看不到?

其实这是因为订阅号改变了推荐规则,想要实时看好文,大家一定一定要星标我们,这样你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叨叨啦~

图片

曾经在某论坛看到过这样一个话题: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下面有很多这样的回答:

长大后,我没有发育不良,但小时候我挑食,妈妈把碗摔到地上的歇斯底里,依旧让我感到恐惧;

在家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就会被大声责骂,导致现在我碰到什么东西,都会下意识害怕;

高中不小心掉了身份证,一想到要父母请假帮我补办,我焦虑地在宿舍厕所哭了好久……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

然而,曾经还有一个杂志,向读者展开了一次征集: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原来这样也没关系?

下面有这样的回答:

在上初中时丢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那时,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部手机的花费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可想而知,我当时有多害怕,战战兢兢跑去小卖部打电话告诉妈妈时,因为害怕责备,话还没说出来,就先哭的不行,电话那头的妈妈却说,「人没丢就行,手机丢了就再买一个。」

以前在北京上学时,因为和同学发生摩擦起了一些冲突,结果被学校请了家长。1000 多公里的奔波和折腾,爸爸却没有骂他一句,反而在处理完事情后对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打架,我还没有机会来北京,你好好接受教育,我明天去颐和园转转,别多想了。」这句话,温暖了很久很久。

……

在这个征集的评论中,看不到疾言厉色的说教,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两个话题下的评论区完全相反,反映出家庭氛围的差距,对孩子的性格的巨大影响

充满紧绷感的家庭,在小事上不断内耗,让孩子变得焦虑压抑,长大后生活地小心翼翼;而拥有「松弛感」的家庭,却能从一件件小事上给予孩子满满的爱和接纳。

咱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孩子的成长就是由这一件件小事堆积而成的,我们如何做到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给孩子建立「松弛感」的家庭氛围呢?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

图片

对孩子不要「有错必究」

1

「有错必究」的批评教育,

真的能让孩子进步吗?

现实中,有很多家长信奉打击式教育,他们认为多批评孩子会使他们进步。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项调查显示,90.6% 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其中,46.5% 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打击持续到中学。

图片

那么,打击式教育的成果如何呢?

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养成谦虚性格,戒骄戒躁的受访者只有 11.1%;而高达 59.7% 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这样的打击式教育带来的结果,弗洛伊德用一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攻击自己,除非他经历过不断被否定被攻击的童年。

可是,为什么否定、打击、批评式的教育弊大于利,但有些家长还总爱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揪着小事不放」呢?

2

为什么有些家长爱「揪着小事不放」呢?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最大的职责,是教育

但实际上,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并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教育者」,而是定位成了「上位者」、「监督员」,错把「亲密关系理解成「权力关系」

图片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提到:「一个人的关系可以分成两部分,社会领域和个人领域。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在社会领域,权力让一切井然有序,而社会领域中的珍惜意味着「我珍惜你本来的样子,我也珍惜我自己,同时我们也珍惜我们的关系,我们会出现一些碰撞,但我尊重你,也尊重自己,尊重我们本来的样子。」

然而,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野,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那就形成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引出很多问题。

一旦家长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监督员」,那么平时自然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挑孩子的错」这件事儿上。

而一旦家长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上位者」,那么只要孩子做出了任何家长看不惯的事情,家长就有权力惩罚他,攻击他,理所当然地发脾气,这就是把亲密关系理解成了权力关系。

3

原则之内,底线之上,

对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肃的教育,应该放在孩子突破原则底线的时候,但如果,我们所发的脾气,完全不匹配这件小事,这就成为了养育中最大的内耗。

不仅耗自己,还耗孩子,更耗家庭氛围。

耗自己:我们就像个烦人的纪律委员,每时每刻的任务就是挑孩子的错,并第一时间为此发怒,整个人都紧绷且不快乐;

耗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如果父母总是在小事情上没完没了地消耗孩子,孩子每天当然像在走钢丝,生怕哪里出了问题又惹家长不开心,做事畏首畏尾,甚至为了不被批评,还容易变得爱撒谎;

耗家庭氛围:但凡家庭中有一个这么“事儿事儿”的人,就完全是家里的晴雨表。一句阴阳怪气的话、一个扫兴的白眼、一个嫌弃蔑视的眼神、随时随地就能把全家的情绪带到冰点,全家都得看眼色。

实际上,孩子身心水平、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低,犯一些小错也是难免的,我们也不需要「有错必究」,抓大放小即可。

有一次小熊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然后装作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指着那个杯子对我说:啊!天哪!这个怎么会碎呢?

我还不知道这小子的德行嘛,就在一旁打哈哈:“呦呦呦,演得不错嘛~家有儿女第五部没找您主演呐”(我天生也是这个性格,生活中也挺逗比……吃饭或者聚会都是气氛组,那小子也随我的性格了,哈哈~)

小熊被拆穿了之后就在一旁“贱兮兮”的嘻嘻哈哈,最后一起把地上的碎片安全收拾进垃圾桶。

其实生活中充斥着这样那样的小事,而我们的面对这些小事的态度决定了家庭的氛围,对原则底线问题绝不放松,但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幽默就能一笔带过~ 

图片

不要贴标签!

不要贴标签!

不要贴标签!

吃饭不小心掉了一粒米,马上会被说是「不懂得爱惜粮食」,被教育「粒粒皆幸苦」

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又会被说「为什么这么笨,这么大了走路都能摔跤」「走路不看路,长着眼睛是做什么用的」

不小心摔了一个杯子,会被揪着说「成天粗心大意」「一个碗都拿不好,你以后还能干什么?」

图片

每次叨叨听到这些,都会觉得:

至于吗⁉️

累不累啊⁉️

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好像都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一天下来,孩子身上的标签多如龙鳞,整天如履薄冰。

所以,平时我们即使在给孩子纠错时,也一定要避免「真笨」、「没出息」、「不听话」……这样有负面暗示的批评,这种贴标签式的批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还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再说,我干嘛一定要乖?!我干嘛一定要听话?!

图片

当然,宣泄情绪不是目的哈,下面按照惯例,咱们来看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贴标签是最糟糕的批评方式。

针对「不同批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卡罗尔·德韦克和同事梅丽莎·卡明斯(Melissa Kamins)曾经选取了 67 位幼儿园小朋友,分成三组,进行研究。

这三组小朋友都会完成同样的任务,也都会被老师批评;但不同的是,老师对三组小朋友,采用了 3 种不同的批评方式👇

1

第一种:针对个体,进行整体评判

这种批评会从孩子的行为聚焦到对孩子人格、品质的整体评判上。

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把一件明明很小的事情无限放大到孩子品行的高度,不就事论事,比如:

  • 你的手还很脏,桌子上也还有颜料(指出问题)

  • 你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整体评判)

2

第二种:针对在错误结果上进行批评

这种批评聚焦在任务完成的结果上,并指出某个具体行为是不恰当,不够好的。

这种方式与第一种相反,就事论事,只对孩子完成情况做成评价或批评,比如:

  • 我觉得你没做好(行为评判),因为你的手还很脏,桌子上也还有颜料(指出问题); 

  • 你的工作还没完成(行为评判),因为你的手还很脏,桌子上也还有颜料(指出问题)

3

第三种:针对完成任务的方式 / 策略上

进行批评

这种批评聚焦在任务完成过程,孩子的努力程度以及所运用的策略上,并引导孩子思考更好的方式。

第三种是第二种的升级,对孩子完成的结果只进行评价,不做批评,而是进一步引导孩子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 你的手还很脏,桌子上也还有颜料(指出问题)

  • 你要想想看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策略反馈)

当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后,老师让孩子们做一份问卷,对自我进行评价、打分👇

图片

△Person:针对个人进行整体评判;

Outcome:针对结果上批评;

Process:针对方式 / 策略批评

从打分结果看,不同批评方式对孩子影响很大,评分呈现两极分化:

  • 对任务完成情况评分:批评聚焦在方式 / 策略上的孩子,大多认为自己任务完成较好,给了自己高分;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大多认为自己任务完成相对更差,给了自己低分;

  • 对自我的评分:批评聚焦在方式 / 策略上的孩子,大多对自我的评价相对更积极;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大多对自我的评价相对偏负面;

  • 对自身感受评分:批评聚焦在方式 / 策略上的孩子,情绪相对更积极;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上的孩子,大多情绪相对偏悲观;

  • 对改正错误,将来把事情做更好的意愿度、坚持度的评分:批评聚焦方式 / 策略上的孩子,他们大多对改正的意愿,坚持性上相对其他组更强;批评聚焦在个人整体的孩子,他们大多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彻底失去了信心,相对其他组改正、坚持意愿低;

结果很显然,最糟糕的批评方式是第一种,贴标签式的,相反,最好的批评方式,不仅仅要就事论事,更是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图片

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在小事上消耗孩子的家庭,共同的特点就是容错率极低,而且孩子出错之后,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泄情绪。

但,孩子的很多问题没解吗?

有解的。

简单来说,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已发生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要浪费在责备孩子上。

比如,孩子在有地毯的客厅里画画,总是容易把不好清洗的地毯弄脏。

我们真的只能说「要是让我再抓到你在客厅里我就把它们都扔了。」或是「你是怎么回事啊? 知道除掉地毯上的颜料有多麻烦吗?」吗?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 在客厅画画会弄脏地毯(陈述事实)

  • 你能不能帮妈妈想想去哪里画画会不容易弄脏地毯呢(如果孩子还小,可以跟她做这样的小游戏,去引导他自己解决问题)

  • 你可以在厨房或者自己的房间去画你自己决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再比如,孩子在我们工作时吵闹着抱怨:「爸爸,你说过今天要带我去买文具!你答应过的!!!」

我们真的只能用「不要再吵了!」、「现在不要烦我。过一会再说。」来回应孩子吗?

我们可以这样说:

  • 我希望你这样跟我说:爸爸,今天可不可以带我去买文具?(既然孩子不会淡定的表达需求,那么我们就教孩子怎么「非暴力沟通」)

  • 没错,妈妈昨天答应你了,妈妈不会说话不算话的,但是你看,现在妈妈手上还有点工作没完成,如果现在带你去,那我们只能逛一会儿就得回来,但是如果你愿意等妈妈 20 分钟,那我们待会就能好好地去挑文具啦~(跟孩子讲清楚利弊)

  • 你来决定,是现在就去,还是过 20 分钟等我们忙完再去?(让孩子自己选择)

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上,而不是浪费在发泄情绪或攻击孩子上,不要简单问题复杂化,别让情绪去应对问题,而是让问题去对应答案,才能让事情变的简单~

写在最后

给孩子提供「松弛感」的家庭氛围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是先会站,再会走,最后才能学会奋力奔跑。

而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的生活态度。

冯骥才先生说:「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对孩子来说,家庭应该是一个让他温暖愉悦、身心放松的港湾。

图片

一个家庭需要松弛感,太用力的孩子走不远,而他也不会因为紧绷的心弦而变完美。

允许脆弱、允许出错、允许失败。

做错了下次再来、有差错会被包容;在琐事中不争执计较,不针锋相对,遇到大事共同承担、一起面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