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八碗面 · 1930年代

 韭花小筑 2024-01-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弄堂longdang
欢迎到弄堂里来白相,阿拉交关焐心^^

图片

这里还是郑重推荐蒋九公的这本《上海的吃》。九公并非等闲之辈,在上海小报界耕耘数十年,留下过不少作品,也催生过丁悚《四十年艺坛回忆录》这样的传世之作问世,有人研究蒋九公小说,也有人研究他在报业上的成就,但似乎还没有人关注到他这本饮食指南。九公写上海的吃不在于他写了多少大饭店和流行的菜帮名菜,而是他记录了不少底层厨师,如何做出脍炙人口的美味,如广东路只有两张桌子的排骨面,苏滩女艺人开的菜饭铺,还有一位六十多岁长相丑陋的老枪,靠了半间门面开了家遐迩闻名的牛肉摊,许多人开了汽车来吃……这都是别的書不会写的平凡事……

狼吞虎嚥客 · 蒋叔良(九公)

图片

蒋叔良,江苏太仓人,笔名蒋九公,又名汲汲生,主编过《社会日报》《东方日报》《快活林周刊》等多家小报,文章以小品著称,亦写供小报连载的言情小说。九公出身医学世家,弃医后从事写作,他还是苏州评弹的粉丝,写过《女弹词六十年轮回》。1946年4月16日,九公因病重回乡,死在了去太仓的长途汽车中,享年三十九岁。1930年,他主笔《大晶报》时化名狼吞虎嚥客,写成这本《上海的吃》,那时还只是二十三岁的青年、如果没有当年二位朋友撰文,现在人或许无法会知道这本《上海的吃》真正作者。

1930年版 · 上海八碗面

先得楼羊肉面

松鹤楼冬菇面

老半斋咸菜面

青萍园炸酱面

北万馨鸡丝面

近水台两面黄

大新街排骨面

六马路炒面

狼吞虎嚥客《上海的吃》,列出当年上海最好吃的八碗面,每种下面都有简单介绍。南京路盆汤弄的先得楼向来以羊肉面著名,每碗三角,另有羊血汤,小碗四分,中碗六分,大碗八分。松鹤楼为城隍庙著名素菜馆,香菇面一碗二百文,既便宜又可口。老半斋咸菜面久已驰名,有鸡丝,虾仁,肴肉等数种,每碗一角余。大世界对面天津馆子青萍园,它家炸酱面极为沪人称道,但也有吃不惯的,嫌北方(大蒜)臭味太重。北万馨现在易名北万新,格辰光在南京路中段,五芳斋对门,不及五芳斋资格老,但声誉差不多,它家以鸡丝面最为有名,二角八分一碗,做的是蚀本生意。福州路四海昇平楼正在翻修,原来茶楼增加了菜馆部,尤以两面黄炒面最佳,松脆异常,刚刚新开张,东西也格外的道地。广东路大新街有家浴室,弄堂口有家面店没有牌子,只能放两张小桌子,店主苏州人,排骨做得特别道地,一块排骨一百二十文,加面二百四十文,买两块以上排骨,另外装盘,用辣酱油茴香调味,生意越做越大,九公也常来吃,都吃出了瘾。最后还有北海路福建路口从前叫六马路,那里有几家炒面摊头,外表虽极粗俗,而炒面之名已远播全沪,其法与众不同,油水极重,食之软糯异常。顾客以平民为多,盖取其价廉物美。

本编载数百种菜名、菜点、茶食读者大邀口福

点心

五芳斋糖芋艿

小世界油面筋

九曲桥南翔馒头

福禄寿春卷

精美食品公司锅饼

六合居锅贴

可以居葱油饼

可可居八宝饭

杏花楼水晶包

惠通星期点

四时春煎馒头

勃郎宁馒头

五马路牛肉

东新桥方糕

心心咸酸饭

满庭芳粢饭

天韵楼馒头

盆汤弄粽子

大新街糖藕

宝善街(今广东路,从福建中路至河南中路一段)满庭芳门口有个卖粢饭摊头,到1930已经摆了四十年,民国之后,宝善街市面大振,他家粢饭生意也随之兴旺,几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声甚至传到了外省。永安公司屋顶花园天韵楼游乐场,有许多叫卖吃食的小贩,其中贩卖大馒头,甜的咸的都有,喜欢吃的人很多。盆汤弄浙江大旅社对门,有家湖州人开的粽子铺,店面非常小,但已经有十余年的声誉,所制豆沙粽子,火腿粽子,老上海无一不知。那几年上海流行卖咸酸饭,六马路大新街一带做此生意的特别多,其中有家心心菜饭铺,是苏滩女艺人叶如玉和几个朋友一时兴起开起来的,伊拉菜饭比较考究,饭浇头有四喜肉、排骨、猪蹄,每碗两角,红烧鸡价钱稍贵。最后说五马路东方饭店后门,有家半开间的铺子,一边卖山东烧饼,一边卖牛肉。摆牛肉摊是个六十多岁的老枪,长相特别丑陋,摊头又很龌龊,但他煮的牛肉却别有风味,远近闻名,往购的非常拥挤。因为摊主起得晚,每天到下午五点才有售,只做一个夜市,这个牛肉摊名气却传得很远,开着汽车来买的,也大有人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