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甲歌 乾金甲子外壬午,坎水戊寅外戊申, 震木庚子外庚午,艮土丙辰外丙戌, 坤土乙未外癸丑,巽木辛丑外辛未, 离火己卯外己酉,兑金丁巳外丁亥。 按照纳甲歌可以为卦的六爻装上天干地支,但是纳甲的规律是什么?相关书中少有提及。笔者经过反复揣摩,总结出纳甲的基本规律,方便对纳甲的理解和记忆。 一、纳干之规: 八卦纳干,是遵循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和“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之规律,从八卦衍生顺序的两头向中间纳天干,阳卦纳阳干,阴卦纳阴干,如图。“老阳”端生成的四个卦为顺;“老阴”端生成的四个卦为逆。 先从乾1和坤8两头开始,依次向内,按木、水、火、土、金顺序取。 乾、坤都是内卦纳木,外卦纳水。 乾为阳故乾在内卦纳阳木“甲”,在外卦纳阳水“壬”; 坤为阴故坤在内卦纳阴木“乙”,在外卦纳阴水“癸”。 在八个卦中,只有乾与坤内卦和外卦纳干是不同的,其余六个卦内外卦纳干相同。 剩下三“行”由余下六个卦由外向内依火、土、金的顺序纳取。 老阴端第二卦是“艮7”,为阳卦纳阳干“丙”火; 老阳端第二卦是“兑2”,为阴卦纳阴干“丁”火。 老阴端第三卦是“坎6”,为阳卦纳阳土“戊”土; 老阳端第三卦是“离3”,为阴卦纳阴土“己”土。 老阳端第四卦是“震4”,为阳卦纳阳金“庚”金; 老阴端第四卦是“巽5”,为阴卦纳阴金“辛”金。 这里还要注意这样一个规律,在先天八卦图中,方位对冲的卦,所纳干的五行是相同的,阳卦纳阳干,阴卦纳阴干。 以上是八卦纳干之规。 二、纳支之规 阳卦纳支: 以先天八卦为标准。“天地定位”,“天南地北”。 乾为天为阳为大,位南;内卦纳对冲位的地支“子”,外卦纳“子”的对冲支“午”,即乾内卦纳“子”,外卦纳“午”。 “震”卦为长男,长子比父,所以“震”的内外卦纳支与乾卦相同。 “坎”卦为中男,内卦纳第二个阳支“寅”;外卦纳寅的对冲的支“申”。 “艮”卦为少男,内卦自第三个阳支“辰”纳起,外卦纳辰的对冲支“戌”。 这是阳卦纳支。 阴卦纳支: 坤与乾对立,位北,阴卦纳阴支。 “坤”在内卦纳位于对冲位的阴支“未”;在外卦纳未的对冲支“丑”。 “巽”为长女,内卦纳第一阴支“丑”,外卦纳“丑”的对冲支“未”。 “离”为中女,内卦纳第二阴支“卯”,外卦纳“卯”的对冲支“酉”。 “兑”为少女,下卦纳第三阴支“巳”;外卦纳“巳”对冲支“亥”。 所纳地支都是初爻的地支,二爻和上爻的地支依地支序数纳取,阳支顺取,阴支逆取。如乾内卦之初爻纳子,二爻就顺取寅,三爻就顺取辰。而坤卦内卦初爻纳未,二爻就逆取巳,三爻逆取卯。 因为,所纳的支都是各宫首卦的地支,而各首卦内、外卦所纳的支又都是对冲的,所以各宫的首卦都是六冲卦。 知道了八卦的纳甲规律,就不必死背“纳甲歌”也可以为八卦纳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