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注

 直尾昂述 2024-01-19

​最好的《老子》注

-

摘要:

毛泽东最早接触

《老子》书

是在1913年的冬天

-

而他自己明确说接触

《老子》注释一类书

是1917年的夏天以前

-

王弼把研究

《老子》的心得

写成《老子注》

-

王弼虽然早夭

但是著述颇丰:

-

《老子注》

《老子指略》

《周易注》

《周易略例》

《论语释疑》

-

可证,毛泽东讲的是

王弼给《老子》作注

-

翻山涉水之名郡

竹杖草履谒学尊

途见白云如晶海

沾衣晨露浸饿身

-

这显然是称赞

翰林隐居生活

的超脱和高雅

-

刘翰林没有因为他们

打扮成“乞丐”而轻视

反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

略带惊奇地询问:

你们从哪里来

想要到哪里去”

-

当得知毛泽东和萧子升

是从长沙省城来的学生

准备去宁乡县等地游历

-

毛泽东: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写的

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写的

-

最后谈及孔子和老子

我们觉得是自己熟悉的问题

于是便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

可见,毛泽东早年

对于各种注释注解

《老子》的书

是非常熟悉的

-

否则

比较不出来

哪部书最好

当其所得

莫能夺也:

01

何劭《王弼传》:

王弼十多岁时

即“好老氏

通辩能言”

-

王弼出身于书香门第

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自古英雄出少年

天命不佑行矣哉

02

-

魏晋时期

中国知识界

就万事万物

是怎么来的

怎么变化的

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

曾经展开过,一场

持续而激烈的辩论

-

这场

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人们称之为”玄学”

以玄学名噪一时的

人物即玄学家

-

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年)

讨论玄学的代表人物是王弼

西晋中后期(290-316年)

代表人物是郭象

-

毛泽东

读书批语

对这两人

都有评论

有褒有贬

-

毛泽东多次,讲到王弼

很欣赏这位,年轻学者

魏晋风骨:

自古以来很多

学者,发明家

创立新学派的人

开始都是年轻人

-

甘罗、贾谊、

刘向、韩信、

释迦、颜子、红娘、

荀灌娘、白袍小将、

岳飞、王勃、李贺、

李世民、罗士信、

杜伏威、马克思、

列宁、周瑜、孔明、

孙策、王弼、

安眠药发明者、

青毒素发明者、

达尔文、杨振宁、

李政道、郝建秀、

聂耳、哪吒、

兰陵王

-

他列举了

青年王弼

等三十一人

的事例后说:

这么多例子

-

目的即就是:

说明青年人

战胜老年人

-

学问少的人

完全可打倒

学问多的人

-

要敢想,敢说,敢做

“破除迷信”问题:

-

从古以来

创立新学派的

开始都是青年

学问比较少的

被人看不起的

-

被压迫的人

-

因为他们

方向正确

学问再多

方向不对

等于无用”

-

毛泽东高度评价

王勃作品的价值

-

指出他虽然

“为文尚骈

-

但唐初王勃

等人独到的

新骈、活骈

-

同六朝的旧骈、死骈

-

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是7世纪的人物

千余年来

-

多数文人也都是

拥护初唐四杰的

反对的只有少数”

初唐四杰王勃:

-

毛泽东在批注中还写道:

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

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

-

与王弼的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

可以媲美

-

都是少年英发

贾谊死时三十几

王弼死时二十四

李贺死时二十七

都是英俊之才

惜平死得太早

-

批语因王勃而联系到王弼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指出

“王弼的哲学”的性质是

“主观唯心主义”

-

王弼正是

在作《老子注》中

形成了这种哲学观

-

毛泽东

认为老子哲学的属性

也是“主观唯心主义”

-

《老子注》

是王弼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它在众多《老子》古注中

是”最好的”一部

以无为体

以有为用

-

学者陈鼓应

谈王弼的

哲学思想

03

对《老子》研究史

熟悉的陈鼓应先生说:

-

毫无疑问

王弼的注

是古注中

超第一流

-

王弼注很能掌握

老子'自然’的主旨

-

他扣紧了《老子》

哲学上的几个

基本观念

并加阐释

-

王弼采用的方法就是

魏晋玄学家所通用的

'辨名析理’的方法

-

所谓'辨名’即系就是

分辨一个名词的意义

一个名词有它

所代表的概念

-

分析

这些概念

就是 '析理’

-

王弼运用

这种方法

-

不仅精确地解释

老子哲学名词的

原意

-

并目

也精辟地发挥了

老子哲学的义涵”

-

举例说:

'常使民无知无欲’

王注:'守其真也’

-

“凭字面的解释

-

容易使人

误会老子

要人民无知无欲

是一种愚民政策

-

其实老子这里边

所说的'知’和'欲’

都有特定的意义

-

他所请的'知’乃意指,伪诈的心智

他所谓的'欲’乃意指,争盗的欲念

-

《老子》认为这种'知’'欲’

是产生一切巧诈纷争的根源

-

'无知无欲’

即就是消解

巧伪的心智活动

争夺的欲念心理

-

从而保持

天真烂漫

纯真朴质

的生活

-

王弼用一个“真”字

极其简明地把握了

使民无知无欲’的意义

-

《老子注》名义上

对《老子》作注释

-

但不少地方

对老子原著

有所突破

-

是王弼通过注释

发挥自己的思想

-

在《老子注》当中

王弼表现了突出的

“以无为本”

的本体论思想

-

他说: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

所谓“有”

即有形有象

的现象世界

也就是“末”

-

“无”即“无形之名”

也就是“道”“自然”,即“本”

“本”即根本,根据、本原

本质的意思

-

天下万物的生存

表现为有形有象

-

有形有象的

万物的产生

以“无”作为

共同的根据

-

“无”与“有”的关系

就是

“本”与“末”的关系

-

“有”是“无”

派生出来的

-

“凡物之

所以生功

之所以成

皆有所由

-

有所由

则莫不

由乎道”

-

王弼的哲学思想

核心是“以无为本”

-

与老子的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宇宙生成论不同

-

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

-

他把老子的

宇宙生成论

发展为有无

何以为本的

本体论玄学

-

他认为:

万物万形

其归一也

何由致一

由于无也”

-

这样

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

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

-

他摒弃了

两汉以来

烦琐的经学

和谶纬迷信

-

采用思辨哲学的形式

以探讨宇宙本体问题

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

认为:

万有统一于

一个共同的

最高的本体

——

“道”或“无”

-

他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

引向“以无为体”“以有为用”

的本体论

-

认为在

自然界

有一个

非物质性

的实体

-

而这个实体

是宇宙万物

存在的根据

-

由此

创立并完善了

“以无为本”的

唯心主义本体论学说

又称“贵无论”

-

在他看来:

世间所有的事物

是“有”(即存在)

-

“有”不能生“有”

“有”之上是“无”

(实际上是精神)

-

这只是一种简单概括

其实他的学说很深奥

很富哲学思辨的色彩

-

对当时及后世思想界

讨论哲学本体论

这一个学术难题

也都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

虽然王弼提出的贵无论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

理论

-

可是

这一理论

对于推进

中国哲学

向更高的

层次发展

-

对解放思想也都提供了

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方面

的借鉴

-

意义是不同寻常的

-

王弼创立自己的学说

年龄不过二十岁左右

-

因此毛泽东

便赞赏他“少年英发”

并惋惜他”死得太早”

-

毛泽东还感叹地说:

他十七八岁

就是哲学家”

-

青年

毛泽东“游学”时

即开始与刘翰林

讨论王弼的

《老子注》

-

说明他此时品读《老子》

已进入新境界,不只是阅读

而且关注对于它注释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