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阿来哥88888 2024-01-19 发布于广西

文/韩延明(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

本文发表于《广东教育》2023年第12期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的话:

“不拘形式、群文阅读”的新高考理念(双文本阅读)

近几年全国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开始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尝试,文本组合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不论是哪种文本组合,其选文和命题均透露出统编版单元课文群文阅读的理念,关联思维和比较思维是师生必须重视的,因为这样有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考查考生文学鉴赏的学科素养。

1.小说或散文(文本一)+短评(文本二)

文本一:小说或散文

文本二:短评

该文本为主要阅读内容,篇幅较长,情节或内容相对完整,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命题的主要对象。

该文本为自评或他评,阐述、评论文本一作者的写作风格或创作思想等,篇幅较短,是命题的次要对象。

2.小说(散文)+小说(散文)

文本一:小说或散文

文本二:散文或小说

该文本为主要文本,篇幅较长,情节或内容相对完整,与常规考查的小说或散文作品无异。

该文本为次要文本,篇幅较短,情节或内容是片段式节选,与文本一在主题、作者、时代背景、人物等方面具有某种相同点。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欢迎收藏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