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高考备考: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疑难杂症

 daobao 2012-11-21

2013高考备考: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疑难杂症

2013高考备考: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疑难杂症

蒋云忠阅读类指导文章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三个有效途径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   高级教师蒋云忠 

一直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全国各地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几乎全是文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也是高考考查的难点。据统计,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

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景与情”“事与人”“实与虚”几对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把握答题角度,从而更接近高考命题者的参考答案。本文以高考试题为例,探讨把握好以上三对关系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积极意义与有力帮助。也就是只有掌握文学类文本的写作行文规律,才能让阅读理解准确,答题规范。 

掌握景与情的关系,答好景物描写类问题

写景是为了抒情。文人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者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阅读者则要得懂得作者描写的景一定是为感情抒发服务的。正确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就能做好文学文本类景物描写类的试题。

景物描写题在小说文本里居多。主要有五方面的作用。①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为全文定感情基调;②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③暗示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④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⑤作为某种象征。

请看两道高考试题。

江苏卷2011高考第14题。

【问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案】(1)点明时间,暗示社会背景,渲染氛围;(2)暗示情节的发展;(3)衬托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江西卷2011高考第16题。

【问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浙江卷第14题。

【问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妻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倩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反衬知识。清代的大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第四条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其哀乐。” 浙江卷文本中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倩结局之“残”,就是这一手法的运用。

景物描写离不开色彩的描写。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对不同的色彩逐渐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比如在生活中,红色常常同血与火相联系.象征着力量与光明。能给人以温暖、热烈、喜庆、胜利的感受,能使人激动、兴奋和积极向上;黄色能给人以丰富、富有、明朗、甜美、高贵和轻松等感觉;绿色给人以生机、青春、希望、充实、和平等感觉,是自然界中最宁静的色彩;蓝色是一种消极、冷酷的颜色,能给人以崇高、肃穆、永恒、平静、寒冷、深沉、诚实等感觉。上面考题中“我”的孤独、烦闷的心情,乌米的孤独无助的处境以及她的命运,就是由“封闭压抑,阴沉死寂”的景物营造出来的。“棕褐色”“灰色”“寒光熠熠”这些冷色调的词语直接写出了人的心情。

有人根据下面的文字出了一道题:“坐久了,起来站在窗前……”此段写景抒情的基调与上文似有不同,有何不同?试作分析。

一场秋雨一场凉。古人的话,是从千百年来的经验中来的,现在依然是真理。那潇潇的秋雨伴着飒飒的秋风,漫卷起枯黄的落叶和残花,更增加了凄凉惆怅的感觉。于是,人的心思也被这悲凉的气氛感染,笼罩在一片惆怅中。

窗外的雨,敲打着阳台的顶棚,又滴落在门前的地面上,叮咚作响。

坐久了,起来站在窗前,凝视远方。透过朦胧的雨雾,路旁的栾树,不知何时已挂起了一串串红黄色的灯笼,风铃般摇荡着,在微雨的清晨,在淡烟的黄昏,在阴雨的日子里,映出一团团红黄色朦胧的光晕。几片黄色的叶子,在风雨中盘旋着,飞舞着,缓缓飘落在地面的水坑里。细密的雨丝,在水坑里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一阵沁凉的风,迎面吹来,不由得打了一个战栗。于是,抱紧双臂,依旧伫立窗前,深思。

答案是这样的:这段文字描写了风铃一样摇荡着的红黄色的灯笼、红黄色朦胧的光晕、盘旋着飞舞着的黄色的叶子、荡漾着的涟漪等景象,色调温暖,画面灵动;与上文单调灰暗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随之抒情基调也由上文的悲凉惆怅而变得温暖面昂扬了一些。

这也是一个景物色彩描写人物心情的生动例子。

理解事与人的关系,答好情节类问题

叙事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是为了人物行动背后所包含的意义(主题)。叙事是铺垫,叙事是为对比作准备。

先看,2011高考年安徽卷第14 题。

【问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这是对小说情节的结局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试题。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基于喝醉酒这件事。探究的角度主要有从情节波澜性的角度,从人物形象或性格心理的影响和塑造角度,从小说主次人物关系的角度,从主题的表达与深化角度,从环境影响或典型性,从使用的手法角度,从叙事的合理性角度,从作者写作意图落实角度,从读者阅读心理的角度等探究。

再看,2011年浙江省高考第11题。

【问题】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个人的事,到普遍的人都这样做,就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叙事是叙人发生的事,最终是为写“人”服务,为了表现出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所以大师说,文学是人学。

说到叙事,我们有必要说说两种特殊的叙事方式。

插叙是文章情节宕开一笔,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趣味性,更能补充介绍与小说题旨相关的背景和情节,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旨。

倒叙是小说以逆时间的方式进行叙述,往往先交代小说的结局或中间情节,然后再去追溯故事如何一步步发展至此。

倒叙可以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种“间离”效果,使读者能始终保持对小说事件的清醒意识,更好地去思考小说想传达的主旨;倒叙可以营造情节的悬念性,激发阅读兴趣;倒叙使得情节叙述更曲折更丰富,增加阅读趣味。

把握由实到虚的特点,答好主旨类问题

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散文的妙处在于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现代散文重在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人生总是具体表现为眼前人物或身边世事,这就是所谓的“实”;眼前物或身边事触发了作者某种潜在的感想,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这就是所谓的“虚”。 “实”是为“虚”而设的,“虚”才是散文的本质,但只有“实”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

例一,2011年高考全国卷2第16.题。

【问题】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答案】参考答案: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象征:“成家好比针推土”,“赚钱好比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这道题,就是典型的由虚到实的体现,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琐碎的事情做起;黑妮的“湘援游”从事的是湘西苗族文化保护的事业,但进展如针推土一样艰难;针挑土来自民间俗语,正体现了湘西人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 文末“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正是点明了这一主题。

例二,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6题。

【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答案】①铁铃铛是铁铸的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寄托着爸爸对勉儿的爱和期望。②铁铃铛是爸爸命运的象征,“尽情地唱过”,却“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爸爸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③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贯穿着爸爸的执着与逝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

这道题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表层义还能理解事物的寓意和结构意义也即对爸爸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铁铃铛”是实在的,爸爸对勉儿的爱和期望,爸爸的执着与逝去,勉儿的思念与回忆是虚的,是深层的内在的。

例三,2011年北京卷第14题。

【问题】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富于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蕴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了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这道题的第二问,虽然是开放题型,但只能从虚的角度来写,如文明积淀的重要意义,历史告诉了自己什么等等。

每一篇散文或小说总是要借助环境描写或情节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观点,这就是散文、小说的主旨。备考时一定要从环境描写、情节脉络、人物形象等层面深入体会,把握散文、小说的内核。要特别关注极具象征意味甚或是寓言式的现代派小说对于现实的讽刺或批判。

“借景入情”“据事及人”“由实而虚”上述三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类文本试题的内容。我们可以对照高考真题,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掌握更多的答题行话(术语),再结合考试时的文本内容,就能比较接近例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了,也就能得接近满分的分数了。

(发表于2012年2月《高考金刊》)

 

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与得分要诀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蒋云忠

高考散文阅读题是考生最头疼最难得分的一道高考语文试题。笔者今年参加了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批阅的正是第五大题-------散文阅读题,总分18分的一道题,全省考生平均得分不到8分,令阅卷者感叹不已。

其实,考生如果能认真研究往年高考试题,善于总结高考命题规律与趋势,进行科学的分类,掌握必要的解题术语,拿个百分之八九十的得分,应该是不难的。下面笔者以浙江省独立命题4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大阅读题的解题要领,以期帮助考生得更多的考分。

一、准确分类,掌握试题特征。浙江省的4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侧重于记叙的,其一是偏向议论的。2004年刘长春的《白鹤翔集的记忆》、2007年蔡家园的《泰山之思》属于前者,2005年的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2006年的法国作家米?图尼埃的《平面的生活》归类于后者。当然这两类文章都是为了抒情,这是所有文章的共性。不同的类型命题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记述类文体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大纲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议论类则包括中外实用类文本,高考大纲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理解要求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目光放远一点,从历年高考来看,故乡情怀、文化寻根、和谐共处、本真情感、人生感悟、颂扬名人等题材是散文阅读命题者所钟爱的。这些题材总体上呈现出贴近生活、关注人文、文质兼美、意蕴丰厚、思辨性强等特点。

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指代性试题。如2004年第18题“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2005年的第19题“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2006年的第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通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1)四个动作分别指(2)“秘密”是指 ”。2007年的第18题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这类试题在原文中不必费大力气就可以找到。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回答“什么特点”这类试题,要学会找形容词,所谓特点就是事物的性质与状态,是形容词去描绘与体现的。

作用类试题。如2004年的第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2005年的第20题,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2007年的第20题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这个试题其实是要你先说表达技巧,然后说其作用。

概括赏析性试题。这是2007年的新题型,带有综合性质。是从文章结构,修辞效果,表现手法,主题体现等几个方面来评述的。表面上看起来难以下手,分值也大,细想起来也就是这么些内容。

二、掌握技巧,准确切入答题角度。如果说区分类型是阅读理解的前提性工作,掌握的是阅读方向,那么掌握技巧,准确切入答题角度是答题得分的关键。

分析四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特别重视以下角度进行命题。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2004年的第20题和2007年的第21题的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极富深意的结尾切入与设置试题。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个角度是年年都考的。

由上面几点,笔者认为应有两方面的知识储备:一是文章学的知识,一是修辞学的知识。

文章段间关系种类有①并列、②对比、③层进、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上文做例证、⑥承上启下、⑦前后呼应、⑧总起下文、⑨总结上文。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1、烘托了……的气氛。2、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抒情方式及作用。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修辞学中尤其要重视对比的作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浙江省四年高考的所选文章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白鹤翔集的记忆》是今与昔的对比,《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是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平面的生活》则是平面与立体的对比。从这里我我们可以得出:对比手法是文章是惯用的手法。04年的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变化的对比,四十年前的“四围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四十年后“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

三、记取术语,努力靠近参考答案。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笔者认为,为了更靠近高考的参考答案,最有效的办法是熟读甚至背诵近几年的高考参考答案,在答题时再根据具体情况套用其中某些术语。当然要结合原文内容。文章虽然异彩纷呈,但欣赏的角度也就那么几个,最重要的是美是有共性的,展现美的方式也总是大同小异。向考生说个秘密,高考阅卷教师阅卷时找术语是一个任务,也是给分的一个依据。

(发表2009.6.12第5版《中学语文报》)

小小说里的大考点

⊙ 浙江慈溪市慈吉中学  蒋云忠

     这里列举近几年考查的外国小小说为例:

     既然小小说这么重要,怎么去复习呢,怎样抓到更多的分呢?综观历年考试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容易出题。

     一、小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

    1. 环境题

    小说中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选进高考题目中的小说往往是经典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展现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方向如下:

    (1)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2)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

    (3)暗示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4)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例1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2009浙江卷《魔盒》)

    [答案示例]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

    另外,也要注意环境描写本身的表现技巧。

    例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2009安徽卷《董师傅游湖》)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把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2. 情节题

    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构成部分。高考题也常从把握情节的角度考查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备考时要关注与情节有关的小说的结构、线索、情节的叙述角度(人称)、叙述方式等等。

    结构: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事物或事件,整理小说情节脉络时,要以小说的线索为关键词去寻找。

    例3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009四川卷《想象》)

    [答案示例]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同样是把握线索)

    情节的叙述角度:要关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别。两者相比较,第一人称叙述(“我”)使小说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冲击力。

    例4 2011浙江高考例卷14题: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隐藏胡安的心理叙述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这是“人称”试题的知识点。

 

    情节的叙述方式:重点是插叙和倒叙。

    插叙是文章情节宕开一笔,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趣味性,更能补充介绍与小说题旨相关的背景和情节,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旨。

    倒叙是小说以逆时间的方式进行叙述,往往先交代小说的结局或中间情节,然后再去追溯故事如何一步步发展至此。

    倒叙可以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种“间离”效果,使读者能始终保持对小说事件的清醒意识,更好地去思考小说想传达的主旨;倒叙可以营造情节的悬念性,激发阅读兴趣;倒叙使得情节叙述更曲折更丰富,增加阅读趣味。

    3. “形象”题

    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和极具象征意义的物象。

    概括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是常考题。概括人物形象时要“察其言、观其行”,了解人物的职业身份,重在分析人物性格心理。人物形象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烘托或对比其他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例5 结合作品《河的第三条岸》,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8 广东卷)

    [答案示例] 母亲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但是还是深爱着父亲,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例6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2009浙江卷《魔盒》)

    [答案示例] 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每小点2分,答出两点且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4. “主旨”题

    每一篇小说总是要借助情节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观点,这就是小说的主旨。备考时一定要从情节脉络、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层面深入体会,把握小说的主旨。要特别关注极具象征意味或是寓言式的现代派小说对于现实的讽刺或批判。

    例7 结合小说的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2009四川卷《想象》)

    [答案示例]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二、关注“作用”题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做小小说阅读题一定要学会答“作用”题。作用题与前面几种类型不是并列的,而是综合了前面的内容。单独列出来,是为叙述的方便和知识的强调。

    阅读小说,要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叙事手法等方面的作用。

    1. 重要情节(细节)有以下作用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作用。一般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 小说的叙事手法的作用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 首段末段常用到的术语

    ①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引人深思等等。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拉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

(发表于2011年3月《高考金刊》)

提高综合能力应对高考现代文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传统试题,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分为两大类,一是在第一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二是在第二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的文学作品(一般是抒情性、议论性比较强的散文)。2004年随着11省自主命题的展开,原本常考常新的现代文阅读题考查更显得异彩纷呈。2004年现代文命题体现了与往年命题的延续性、稳定性。尽管各省命题者各有自己的思路,但也有其选文方面的共性:

1、内容厚重

2004年高考选择阅读材料,从风格上来说,偏重于淡雅、清新;从内容上来说,偏重于厚重、充实。纵观2004年各地十余种考卷现代文阅读,从选材上的精细就可见一斑,如茅盾《大地山河》突出了祖国西北高原的壮丽图画,笔力苍劲(全国Ⅰ卷);孙犁的《老家》表现颠沛流离后返乡的心情,平淡中见波澜(全国Ⅱ卷);纪伯伦《认识自我》是一段带有哲理思辩的散文,文化底蕴厚重(辽宁卷);而徐志摩的《翡翠山居闲话》色泽丰润,温婉多情(湖南卷)……总体风格偏向厚重,竞显大家风范,相当出彩。

2、突出人文气息

入选高考阅读材料的文章表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如陆文夫的《快乐的死亡》表达的是一种对现代生活享乐主义的反思(全国Ⅲ卷);刘心武的《春从心出》抖落尘埃,表现了作家在书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天津卷);尤其是重庆卷的《山峦》,歌颂了为理想而流放西伯利亚贵族十二月党人以及他们的妻子高贵的灵魂,选材相当独到,该文感情浓烈,意旨深远,令人耳目一新,有强烈的震撼效果。这些选文都是与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

3、技法多样

从表达上看,技法多样是高考散文阅读材料的共同特点。可以说,选作高考阅读材料的散文,其运用的技法总是多样的。这既与文体自身特点有关,又与命题考查的需要有关。

二、应试复习对策

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到底有没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能不能从高考题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启发,从而提高阅读、解题的能力。这是每一位面临高考的同学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从审题入手,从题干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阅读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这种考查的目的和要求,就是命题意图,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就能明确答题方向。比较准确地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也就能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

如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回忆了作者四十多年前,来到一处人迹罕至之处见到一群白鹤飞舞的动人情景。其中的第20题要求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文章最后一句“假如我能像从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的含义以及表达上的作用。

如果我们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根据题目的内容,在题干中揣摩隐含的信息再揣摩答题的思路,根据生活常识就能得到“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求人与大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望恢复大自然的原貌”之类的答案。

有些题目是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理解,有些题目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有些题目是对写作技巧的阐述,有些题目是对表现手法的阐述。如果在审题中忽略题干的重要的提示,答题就有可能偏题,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审视题干、揣摩答题的思路显得非常重要。

(二)掌握答题技巧,从内容上把握答题的要领

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进一步找准答题的信息区域,筛选并整合答题的内容,还需学会答题技巧,把握答题的要领。

所谓“具体的内容”,一般指命题所涉及到的信息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两个小节,也可以散见于全文的相关区域。“概括”就是根据命题要求,运用求同思维从不同的信息区域,抽象出相同点,化实为虚,化繁为简。其实这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寻找相关信息的失误,而导致概括的内容完全脱离命题的要求;由于掌握概括方法的不当,而导致概括的内容抓了次点而丢了重点,或不够全面。由此可见学习准确寻找相关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就能减少答题的失误。

如全国Ⅰ卷《大地山河》的20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掌握。空间上的对比“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对比有“对”才有“比”,要概括的内容肯定是前后都有的,从这一思路出发就不难概括出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所谓“含蓄的内容”是指阅读中需要理解的重要语句、疑难语句、有言外之意的语句,这些语句有的是文眼或警策句,有的内容深奥、隐晦,有的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往往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准确把握。要准确、明白地解释清楚这些含蓄的词语或句子,必须依靠语感去揣摩,联系语境去辨识,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相关背景去领会,而联系语境挖掘其隐含的信息是根本途径。

文章中没有现成的语句可摘录,题中的“根据文意”提示我们必须在通观全文、理清脉络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这就是在大语境背景下揣摩词义的典型例子,以此例作分析或许会给学生较大的启发。又如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中的第20题与全国卷《大地山河》中的第19题,都是要求对重要或疑难语句作解释,并都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或联系其他段落要求说清其关系,或要从“作用和好处”方面进行分析,这就又增加了解释的难度,并在解释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三)语言的运用,力求准确、精练

现代文阅读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题目,所以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练地表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就能“抠”出答案来。当然找出的词语、句子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需经过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比较接近标准答案。如湖南卷的20题,要求回答“在畅述最后一段领略坐客山中的妙处后,作家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和深化?”(6分)这就是考察我们对材料的筛选能力,同时也对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回答。这就是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回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特别注意用句式的变换来重组,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按照这样的方法小心筛选,精心组织,前面题目的答案就出来了:“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既深奥又浅易;只要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大自然;大自然可以慰籍我们的心灵,指示我们的人生方向。”

(3)语言表述力求精练。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重庆卷18题,简要回答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根据四分的分值,在文中简明概括答案:1. 渴望自由2.反对专制3.热爱祖国4. 同情奴隶。答案一目了然,清晰明白。

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顺便提醒,对于不受字数限制的题目,不妨多答些(不能过份),在踩“点”给分批阅方式中才能避免吃亏。

(2004年08期《高考金刊》)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   蒋云忠

 

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表达作用的分析。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外,掌握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抓高分的关键。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的阅卷工作,深感答题中鉴赏术语的使用和规范答题程式的重要。下面具体谈谈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问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一定帮助。

首先要了解“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和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 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①首段(末段)的作用  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  ③修辞的作用  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  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  烘托  铺垫  反衬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等。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本文发表于2009.6.12《中学语文报》)

 

从诗歌答案中学习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蒋云忠

 

再次教学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对古代诗歌这一部分,我在教学策略方面作了一个调整,就是先集中学习了浙江省的8年高考题。这个策略调整,源于对“试题答案是一种宝贵教学资源”的认识。利用好答案,有如下重要意义。

通过答案找准学习方向。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诗歌财富,现代儿童会做诗的也大有人在。但能读懂诗歌的学生却不多,这是多么可笑和可悲的现象。学会读诗,品诗应该是高中学生的责任。对要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而言,参加高考竞争无疑是他们人生不可回避的选择。所以学会用语言表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又是不可放弃的任务。学生的阅读积累与考试效果不能成正比,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诗歌读不懂,作答无从下手;二是诗歌基本理解,考试缺少作答技巧。诗歌学习与应试技巧形成“两张皮”,造成无效学习。提高诗歌学习效率,一定要掌握诗歌鉴赏规律,在读懂诗歌前提下,学生还要探究一些具体作答技巧。高考诗歌试题和答案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答案为切入口,可以突破诗歌学习的“瓶颈”,提高诗歌作答能力,从而提升对诗歌的理解、欣赏和语言运用水平。试题的“答案”告诉我们如下一些教学点。

诗歌意象是诗歌意境的构成元素。浙江省自2005年始,有5年直接考了意象这一知识点,如05年的“西风”,06年的“白云”“流水”,07年的“燕子”,09年的“梅花”“雪花”,11年的“深山” “夕照”“秋雨”。还有些是间接用到意象的,如10年的“云”“月”。从这些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意象对诗歌的学习多么重要——它是诗歌的基本元素。

表现手法是品读诗歌的法宝。作为教学资源的试题“答案”,还告诉我们,表现手法是诗歌品读的法宝。对意象的认识和把握,仅仅是来到诗歌殿堂的门口。

语言概括是语文答题的要求。诗歌的试题虽说是鉴赏题,答题却不能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语言要言简意赅,点到要害。否则时间不许可,也会言多必失。

利用答案获取鉴赏术语。诗歌鉴赏应有自己固有的行话。术语是行话的直接体现。教材中的诗歌,提供的只是诗歌本身,没有具体的赏析文本。我们可以从高考试题的答案中获取这些行话——诗歌鉴赏的角度和方法。如04年的“触景生情”,“相互渲染”;05年的“基调凄怨低沉” “基调活泼有趣”;06年的“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07年的“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08年的“触景生情”“以‘羁绪’领起全篇”;09年的“有所褒贬”;10年的“寄情自然”;11年的“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诸如此类都是鉴赏诗歌时常用到的术语,而课本没有给我们。向答案学习,这就是一种聪明的拓展式学习。

让试题答案成为回溯课本的起点。

由2011高考第22题“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画线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答案为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 “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我们可以这一问题和答案回溯到课文好多知识点。

如问句在诗词中的作用: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双调】《蟾宫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淋》)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啁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腾王阁》)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进一步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尝到诗歌中的设问这一知识。设问,就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或问题引入,带动全篇;或中间设问,承上启下;或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诗词在开篇使用疑问句, 有引出话题的作用;诗词在中间使用疑问句, 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诗词结尾设置疑问, 起引人深思的作用。

由设问很自然地可以引导到反问这一知识点。反问是有问无答,但答案就在问题里面。通过下面的诗句可以得到验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宴殊《蝶恋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又可从这题答案“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回溯到下面一些诗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高考试题答案可以让我们触摸到诗文阅读的思维轨迹,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最终使我们的理解、感受、认识形成真正有效的解释,通过试题答案的逆向反思是一种能力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谁能说高考答案不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呢?

(发表于2012年月《语文周报·浙江版)

这边风景独好――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技巧例谈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学(315300)  蒋云忠

 

文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风景描写。文学鉴赏必须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从考试实践来看,小说的景物描写题不外乎两类题目。一是概括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一是指出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各举一例如下:

2009浙江省高考试题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2008浙江省高考试题第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景物的特点,是用形容词来表达的,容易概括出来。本文重点谈谈写景技巧,并且以古代诗歌的例子为多。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

首先,写景的最大功能是以景衬人。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抒发作者感情。抒情散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象征暗示来抒发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小说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人物的感情,从而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是从表现手法角度鉴赏的。除了衬托,还有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等。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其次,写景是有顺序与多视角的。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这是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和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第三,景物是有色彩的。

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整首诗是用奇异的色彩组成的。“黑云”、“甲光”、“金鳞”、“燕脂”、“夜紫”、“红旗”、“玉龙”,一系列变幻莫测的光与色组成了这幅战场的图画,真让人目不暇接,无怪大诗人陆游称赞它是“五色眩曜,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 “两个黄鹂鸣翠柳”: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第四,写景往往是动静结合的。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的后两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绝,惟闻钟磬音。”写的是美丽的山光使得鸟儿的性情愉悦,在花木丛中婉转唱歌。山和云天倒映的潭影激起诗人的心声,使诗人摆脱尘世烦扰而感到无限轻松愉悦,从而走向与物同化的境界。在一片沉静中,万籁俱寂,只有钟、磬的余音袅袅。这是静中之动,弥见其静,更加强化“静”的意境。这就使鸟乐山光、心空潭影随着景物、声响的变换而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第五,写景往往沟通着各种感官。 

写景常把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相关联或通感,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第六,写景,有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之分。

这是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的,并且是相互关联的,即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家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第七,写景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的区分。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虚”与“实”,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写景往往是多个角度的综合运用。上文就是提供了几个角度。前文所举第二道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是:“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从这个答案我们可以看出,要多角度运用写景的鉴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