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些技巧,精准回答小说阅读题~

 老刘tdrhg 2019-03-08


概括分析题

语言标志:“哪些”“哪里”“怎样”“为什么(原因)”“分别概括或说明”“梳理概括”等。

1.情节的梳理概括

设问方式:

(1)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4)小说中某人物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解题技巧:

(1)“”,就是寻找小说的线索来梳理情节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文章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

(2)“”,就是理清小说的结构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如果是全篇,看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如果是局部,要留心构成故事发展的一连串细节,留心人物性格、心理、情感的变化过程。

(3)“”,就是抓住场面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山神庙复仇。

注意:①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②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答题方法: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2.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设问方式:

(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解题技巧:

多角度突破小说人物形象题

(1)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思维方法

把握特点。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貌、言、行、思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分析方法。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最好使用四字词语表达,课下可以根据人物职业特点积累一下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

(2)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准确的问题

①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

②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境来分析。

③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贬损。

④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助原文中的词语。

另外,要具有依据历史时代、社会文化和民族特点去评判人物的思考视角。像概括、分析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就不宜照着中国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惯进行,而要有西方的文化视角,要站在他们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评判。

答题方法:

(1)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2)分点列举式。××的性格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3.环境特点的概括

设问方式:

(1)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其特点。

(3)小说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这一景物有何特点?请概括分析。

(4)某一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解题技巧:

分析概括小说环境特点“三步走”

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2)自然环境:分析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小说描写环境,往往要对景物进行修饰性的描述,抓住这些修饰性的词语,即可提炼出景物特点。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荣禧堂的描写:大院落、大正房、轩昂壮丽、大匾、大字、大画等。根据这些词,即可提炼出荣禧堂的特点:高大华美,壮丽轩昂。又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灰白色晚云的“沉重”,爆竹的“钝响”,火药香气的“幽微”,这些词语写出了环境沉重压抑的特点。

作用题

“作用”类试题很常见,在审题上没有难度,题干中一般有明确的“作用”或“好处”等字样。作用题要“说得清”,就要结合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题。全国高考语文卷的小说阅读作用题,一般都是围绕小说三要素来出题的。由于小说的核心是塑造人物,所以对于人物作用的考查常常和情节作用题、环境作用题结合在一起,这样我们仅需讲解情节和环境的作用即可。

1.某一情节的作用

设问方式:

(1)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3)小说的开头/结尾写了××情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详细描写某一件事?

解题技巧:

分析情节作用“四考虑”

(1)考虑情节与其所处位置的关系

①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标题,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部分情节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作铺垫(为议论、抒情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将情节浓缩为标题,其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被狼吃”这一情节,就刻画了祥林嫂想念儿子而又希望获得别人同情的心理。

(3)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一般来说,情节有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等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答题方法:

分析情节作用的答题模式——

模板一:情节结构上的作用:①……;②……;③……。内容上的作用:①……;②……;③……。

模板二:①情节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推动情节发展,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起线索作用,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谨,等。

②人物形象上,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变化,丰富人物形象。(具体概括分析)

③主旨表达上,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具体写明主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人物),表现了…… (主题)

2.小说形象作用

设问方式:

(1)小说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描写××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安排××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某一物象有何作用或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解题技巧:

(1)首先分清形象主次,然后依据各自的作用,结合文本作答。

(2)回答主要形象的作用时要做到“三考虑”:考虑对情节的作用,考虑对主题的作用,考虑读者的欣赏感受。

(3)回答次要形象的作用时要做到“四考虑”:考虑衬托主要人物,考虑穿针引线组织情节,考虑渲染氛围奠定基础,考虑揭示主题。

(4)回答物象的作用时要做到“四注意”:注意物象的类别和特征,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物象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注意物象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注意物象在点题方面的作用。

答题方法:

(1)主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但不是根本目的,刻画人物的美丑善恶是为反映现实服务的。小说的最终落脚点是借助形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人物形象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及带给人们某种启示,是主要人物形象承担的重要任务。简言之,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次要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形成对比或衬托主要人物,是用来突出主要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的。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见证者,这样可以使故事情节条理更加清新,结构更加的完整。

③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来写,“我”的所见所闻,增加小说的真实性,更能引人入胜。如《祝福》《孔乙己》中的“我”。

④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具体分析出来)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陆谦和富安的出现,就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⑤营造氛围,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如《祝福》中的柳妈、四婶等人物共同营造了鲁镇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害人的迷信氛围,揭示了主题。

(3)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3.环境描写的作用

设问方式:

(1)本文开头(或结尾)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本文第×段和第×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5)人物活动的场所介绍

解题技巧:

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三步走”

(1)自然环境描写

第一步: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步: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见答题模板)

(2)社会环境描写

第一步: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语句。

第二步:明确分析社会环境作用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见答题模板)

答题方法: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题的答题模式

(1)自然环境的作用

模式一: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式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的作用

模式: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深化(暗示)……主旨。

三、鉴赏题

1.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小说命题方面的重点内容。

设问方式:

(1)第×段中对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作品运用了××手法,请谈谈其艺术效果。

(3)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题方法:

三步骤赏析小说的表达技巧

步骤一: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步骤二:结合文章中的实例分析,表达了什么内容。

步骤三: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2.鉴赏语言特色

设问方式:

(1)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4)小说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解题技巧:

品味小说语言特色的突破口

(1)体会、分析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语言风格是讽刺还是幽默,是诙谐还是庄重等,要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对语句深层含意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以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典雅与朴实,简约与细腻,沉稳与奔放,轻松活泼与严肃凝重,诗意化与口语化;抒情意味很浓;善用民间俗语,生活气息浓;白描,工笔细描;等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方面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手法及其功能,在鉴赏时能灵活运用。

答题方法:

鉴赏小说语言的答题公式

模板一:鉴赏人物语言=表现手法+表情达意+艺术效果。(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模板二:鉴赏作者的语言=语言特点+例句分析。

四、探究题

设问方式:

(1)×××带给你哪些思考?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2)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的主题,也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的主题,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

(4)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解题技巧:

探究小说主题的思维方法

(1)关注小说的题材。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华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露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的社会现实。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这样,小说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随之改变了。

(2)注意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紧扣小说要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

答题方法:

探究小说主题的答题模式

模板一:该故事……(简述情节),我认为反映了……的社会现象(结合原文分析),揭示出……的主题,警示(告诫、提醒、呼吁)人们……。

模板二:①表明观点;②结合文本,阐述理由(个别题还需要联系现实等);③总结。

提示:主题探究类思路就是——三结合、二联系、一把握。即:

三结合——结合标题、人物和情节;

二联系——联系背景,理解其展现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联系现实生活,探究作品的现实意义;

一把握——始终把握小说主题答题,不要脱离主题随意发挥。

其他类型的题型都只是转换了题干的叙述方式,只要我们学生读懂题,明确考点,问什么答什么答题的角度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手法几个角度入手掌握好答题的术语,并能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