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王铎行书手卷《七月写怀五律诗》:点画丰腴,笔力雄浑。

 青天phh1fn663i 2024-01-20 发布于浙江
清末民初的篆刻家吴昌硕在《孟津王文安草书卷》诗中吟道:
  “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波磔一一见真相,直追篆籀通其微。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
从吴昌硕的诗中可以看出,明末清初时期的书法家王铎草书在明代的地位和成就都是极大的。王铎的行书、草书在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上均对前人而言都是有所创新的,尤其在章法的字间联系、行、行间空间、款字及钤印等形式的技法上,独具匠心。
Image
​王铎画像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或觉之,号嵩樵、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工诗文,能绘画。书法师钟繇、二王、颜真卿、米芾,并得力于《淳化阁帖》,既浸淫于古法又有所创新。其书诸体悉备,最擅行、草书,笔法纵逸流畅,风格雄健险峻,是明清书法大家。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清史稿》有传。其隶书楷书传世较少,亦灵秀可爱,多奇笔妙势。
Image

王铎早年行草作品《七月写怀五律诗》,自署书于崇祯十三年,时年王铎48岁。

此卷所书内容为王铎自作诗四首。
整体用笔张弛有度,流转自如,显示出深厚功力,笔法、章法以及墨法极具特色。


作品原文:

《七月写怀之十九》

一生懒自觉,影静是山池,红酒有来处,白云无已时,异方扪舌过,穷老碎必知,战色秋光现,将黏半雪眉。
其二十:又见秋冬至,行藏只独嗟。优风羞有泪,甚雪恐无花。天地龙蛇隐,云山寇盗遮。此生将五十,安命种灵茶。
若到:若到旧山裡,山农不识吾。俗尘侵口耳,香雨老茱萸。龟语终身体,樵歌薄暮孤。每逢春酒熟,一任铁锟鋘。
与刘鐘台谈庐山:匡山不厌远,稀髮意弥(深)钦。两水明山涧,一峰寂众心。吾身婚宦涉,世味玉窪深。羞说青萝径,苍然鸡犬音。
崇祯十三年七月十六日,薄暮(莫)书近作与北畿之琅华斋。王铎。


王铎《七月写怀五律诗》局部欣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