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律师不能不知的“一二三四五”

 激扬文字 2024-01-20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 



图片
2023年是疫情过后的第一年,原以为飓风过后,万物滋润,却不料风是常态,雨是常态。过去的一年里,大家有没有在哪一刻觉得很受伤?
刘桂明主编曾经说过一段法律人经常引用的话,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尤其是执业初期的青年律师,难免觉得受伤,好不容易来个咨询,又是白嫖党;好不容易终于等来一个客户上门,报完价后消失了;和同事合作了一个案件,辛辛苦苦,最后没有分太多钱;开完庭,觉得案件明明很有希望,最后却输了官司……
如同杨绛先生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其实,我们的职业生涯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折腾,也就是经历,有了经历才会有一定的认知;
第二个阶段是自省。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职业、要做什么专业、要在什么平台、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第三个阶段就是知行合一,有了认知以后,继续努力并坚持自己的道路,直到最后成功。只有知道怎么做了,方向有了,努力才有意义。
青年律师苦的不是工作,而是心态,好坏都是经历,得失皆有因果。既然伤心总是难免的,如何减少受伤,或者让每一次受伤的经历都转化为我们的成长和收获,就特别重要。
好的律师,都是人精,既高明又精明,而这都是被市场摔打出来的结果。那么我们青年律师如何成为优秀律师呢?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青年律师不能不知的“一二三四五”。
一个清醒的职业认知、二个切实的职业理想、三个深刻的职业逻辑、四个清晰的职业进阶、五个一体的职业亮点。

01   

一个清醒的职业认知

图片

2022年底,全国执业律师62万人,总创收2000亿元,人均32万元,净收入约1.5万元/月
2030年规划,执业律师超过100万,总创收3000亿元,35周岁以下的青年律师占比60%。
这是司法部的数据,代表着全国法律服务市场的一些现状,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然后我们再看看,郑州法律服务市场的情况。
2023年12月31日,郑州执业律师19921人,40周岁以内青年律师占比61%。2018年12月31日,40周岁以内的青年律师4247人。2023年12月31日,40周岁以内的青年律师12147人。
五年增长1.9倍。
2000亿元,与国家当年120万亿元的gdp相比,占比0.17%。经济功能微不足道,即便是到了2030年,国家也不缺3000亿,缺的是100万拥有职业显著性、社会公益心、人文情怀感的群体,抱怨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不叫穷、不卖惨、不求安慰。
在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时代中,找到我们的小角色,并当好这个小角色。

02   

两个切实的职业理想

图片
理想不是需求,比如一个人说想赚一百万元,这是需求而非远大理想。青年律师的理想应该是做个合伙人或者管理者,这是最基本的。
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律师
专业是律师的基本功,专业也是一个律师最大的魅力,同时专业也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
成为一名榜样型的合伙人
关于人生的意义,30岁之前基本没有考虑过,过了35岁开始觉得这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我又觉得人生很难讲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一个人努力做好自己,适当的影响一下身边的人,其实生命就已经很有意义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律师事务所普遍是合伙制,一个眼里没有别人的人,也很难有人真心愿意与其长期合伙共事,也很难被别人放在心上。

03   

三个深刻的职业逻辑

图片


数字化浪潮已经在律师掀起,律师行业从获客方式到服务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ChatGPT的出现,未来三年或者五年,人工智能很可能对包括法律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极大的冲击。但是如荀子所言:“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对于律师职业而言,这个就是职业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一:
律师是师,师者,仁心;律师是匠,匠者,匠心。
何谓仁心,需要体会,也需要去践行。
孔子在《
论语》中面对七十二贤人,都从来不肯用一个仁字来评价,他评价最高的人就是颜回,评语是三月不违仁。
可见,时时抱有一颗仁心,不容易。
何谓匠心,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一书中也曾坦言,我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术。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了一流的心性,假以时日,必有一流的技术。
底层逻辑二:
律师,不是商人,不会大富大贵;律师,既是职业,更是生活方式。
再讲下去,就有点像鸡汤了,缺乏金钱香喷喷的味道,我们就讲点直接的吧,谈谈钱是什么,只有弄明白钱的意义,才可能有助于我们赚到钱。纳瓦尔说:“什么是钱,钱是这个世界给你打的欠条。”纳瓦尔这句话是在提醒我们,只有我们有价值,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钱才会到我们这里。
这就引出来我们第三个底层逻辑:
律师的职业价值在于办案,有价值才会有价格;律师的社会价值在于让客户或社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没必要拔高职业期待,也不该矮化职业价值。按照基本职业逻辑去做最好的自己,接受市场和时代的选择。看透职业的本质,还会爱着职业,就是自己的英雄。

04   

四个清晰的职业进阶

图片

这四个进阶,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课题来拆解。
善良以待
专业是职业的核心,善良是职业的盾牌,善良也是做人的底色。律师因为职业关系,见过太多牛鬼蛇神,见过太多刀光剑影和光怪陆离,也见过世间的苦难和心酸,更应该懂得善良的可贵。相比较而言,善良的人不仅会得到内心的安宁,也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
韩鹏杰教授在《道德经说什么》一书中对道和德有一番很有意思的解释,他说,道有五个特点,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人把道搞清楚了,按照道去做人做事,就是有德。道在前,德在后,德是需要知行合一的。
一直其实挺喜欢德恒这个名字,王丽主任在《德恒之道》一书中诠释我们德恒名字的时候也说过:“德行天下”、“有德方恒”。
当然,德的范畴太深刻了,这里不讨论了。但显而易见,一个不善良的人,不可能被称为有德的人。
职业操作
这里边实际上涉及打造什么样的客户体验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法律服务产品化,可视化等等。产品自己不会叫卖,需要营销。去年年末江平老师的去世刷屏了法律圈,记得能有如此大影响力的人上次还是蒋勇律师去世。江老师2007年10月在法制日报组织的营销与管理论坛上说过一句话:“律师是吃市场饭的,不是吃官饭的,怎么不需要营销呢?”
我们没必要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日常的很多行为就是营销,检验的方法也很简单。
营销的本质无非四点,识别需求、创造产品或者服务、构建合适的渠道、交付,任何具备商业属性的行业,都很难摆脱这四个本质规律。
温情陪伴
律服务是非标服务,人的本质是一段时间。我们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间,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发生了重叠,这里就衍生出来我们律师价值中除了程序价值、实体价值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陪伴价值,而这个价值其实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我们律师是服务人员,是服务人的员。
品格影响
这个可以用一句话来解读,你是什么样的律师,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客户,品格好的律师对客户的附加价值是非常大的。

05   

五个一体的职业亮点

图片
顾名思义,亮点就是理由,我们需要给客户一个或多个选择我们而非别人的理由。法律服务是心理消费,让客户真切感觉到我们观感好、会讲话、够专业、够精明、够高明才最重要。
良好的外在形象
我们律师有时候会戏称自己是法师,最近热播剧《繁花》里边的爷叔才真的称得上是老法师。
他对阿宝的打造就是从做一身合适的西服开始,让人穿衣而非让衣穿人,律师的西服还是需要定制,普通或者中档纯羊毛的也不算太贵。这也算是必要的执业成本支出吧。
爷叔还对阿宝说:人有三个钱包。第一个,是你自己的钱包。第二个,是你的信用。这能够撬动别人的钱包。第三个,是别人认为你有多少钱。这对律师行业也特别具有参考意义。
根据心理学家的数据分析,这个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会凭第一印象评判人。既然这是人性,我们只能适应。要让自己看起来像律师的样子,看起来像成功律师的样子。你有钱,客户才觉得你值钱,客户才愿意为你花钱。
出色的表达能力

律师是以表达为生的职业,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要过硬,而这都需要平时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这个词我很喜欢,也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的名字,揭秘了天才是怎么炼成的,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推荐大家读一读。

娴熟的专业素养
这个大家每天都在干,我们平时讨论得也最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灵活的谈判手段
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谈案报价,谈案报价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法律服务是一种心理消费,客户觉得你值多少钱更重要。如何影响客户的感知和决策,就是专门需要研究的课题了。这个能力极其重要,因为某种意义上律师出售的就是自己的时间,而时间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辛辛苦苦,最后不一定赚钱。
高维的认知水准
贾平凹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张一鸣也说:“你对一件事的认知,决定了你的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