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天带状疱疹基本痊愈

 look912fenny 2024-01-21 发布于山东



小编导读

图片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再激活所引起的疼痛性皮疹,且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呈现升高的趋势。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机,对症治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两则医案吧!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无免疫力的情况下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也可形成潜伏感染,多年后在某种诱因下引起神经节炎症,并且在相应神经节分布部位皮肤上形成水疱,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

成年人及老年患者多引起神经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直接接触传染,特别是吸入传染,多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患者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个别免疫缺陷者可再发。

本病属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等范畴。

图片

图片
1
清热解毒法治热毒炽盛之带状疱疹

王某,男,35岁,工人。1989年5月2日初诊。

主诉:口腔及左面颊部灼痛不适3天。

病史:自述感冒后出现口腔及左面颊部灼痛不适3天,黏膜和皮肤表面发红,继而起小水疱,疼痛异常,影响进食。精神较差,小便黄,大便干结。

检查:患者呈痛苦面容,左面颊部和左侧口腔黏膜上有成簇的小水疱,沿三叉神经左上颌支呈带状分布,部分水疱已破溃,有渗出,未超过中线。舌红,苔黄,脉数。

诊断:带状疱疹。

辨证: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

处方:马齿苋15g,大青叶10g,板蓝根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防风10g,甘草5g,蒲公英10g,金银花15g,连翘10g,夏枯草10g,黄芩15g。10剂,日1剂,水煎服。

外治法:局部外搽季德胜蛇药片(将药片适量研末,丁卡因调),或5次。选用阿昔洛韦软膏交替涂搽。中药愈疡漱口液(自制药)含漱,日4~5次。

医嘱:水疱破溃处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二诊(1989年5月13日):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但仍感患区疼痛。上方加紫草10g,地骨皮10g,僵蚕10g。再服10剂,日1剂,水煎服。药后基本痊愈。

观察1年,未见复发。

图片

心得体会

本例患者感冒后余毒未清,蕴积于体内复感外邪而引发,故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采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之品,如马齿苋、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等。由于患处有渗出,故另加黄芩清热祛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

本病局部使用季德胜蛇药片和丁卡因,前者为治疗毒蛇咬伤之要药,具有很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后者为表面麻醉剂,将药片适量研末加入调匀外搽,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痛之功,尤其对于局部疼痛剧烈者,疗效显著,这是李元聪教授的临床经验,可供借鉴。

图片

图片
2
清肝火、祛风热法治肝经风热之带状疱疹

谭某,男,58岁,农民。2009年9月9日初诊。

主诉:右侧面部及口腔内疼痛7天,发疱溃烂5天。

病史:自述右侧面部及口腔内疼痛7天,发疱溃烂5天。1周前过度劳累后出现右侧面部及右侧口腔内疼痛不适,继而红肿起小水疱,影响进食及言语,今来诊求治。症见痛苦面容,右侧面颊皮肤红肿,上有成簇小水疱,部分已破溃,伴右侧头痛,口苦咽干,纳眠可,二便正常。

检查:患者痛苦面容,右侧面颊皮肤红肿,上有成簇小水疱,部分已破溃,口腔内右侧腭部大面积糜烂,部分牙龈红肿,病损限于右侧,不超过中线。舌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带状疱疹。

辨证:肝经风热。

治法:清肝火,祛风热。

处方:龙胆草10g,夏枯草15g,栀子10g,柴胡10g,黄芩10g,防风10g,泽泻10g,金银花15g,生地黄15g,连翘10g,蝉蜕5g,大青叶10g,牡丹皮10g,甘草5g。7剂,日1剂,水煎服。

外治法:局部外搽季德胜蛇药片(将药片适量研末,丁卡因调),或选用阿昔洛韦软膏交替涂搽。中药愈疡漱口液(自制药)含漱,日4~5次。

医嘱:保持口腔及破溃处清洁,防止感染。

二诊(2009年9月16日):病情好转,面部水疱逐渐干涸,开始结痂,口内糜烂、疼痛明显减轻。上方去龙胆草、栀子。7剂,日1剂,水煎服。外用药同上。

三诊(2009年9月23日):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右侧面颊结痂愈合,右侧腭部及牙龈红肿糜烂基本痊愈。

观察1年,未见复发。

图片

心得体会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医宗金鉴》说:“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其认为带状疱疹与肝、心二经风火有关。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上蒸,复感风邪而发病。治以清肝火,祛风热。

方中龙胆草泄厥阴之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栀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泻肾经之湿,蝉蜕、防风疏散祛风,然皆苦寒之药,故用生地黄以养血而补肝,用甘草以缓中而不伤肠胃。诸药合用,共奏清肝火、祛风热之功。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