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拥有人生的大智慧? 人生的大智慧在于,不管你的人生处境如何,你都能享受乐趣。 一个人遇到好事,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遇到坏事,也没有太大的负面情绪,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总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找到乐趣。 这个状态的好处,不仅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而且会让你始终有所收获。 乐于学习某些东西远比被动吸取某些东西,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可问题是,在信息社会,需要我们操心和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未来,工作、健康、家庭、财务、环境,这些以前并不需要操心的事情现在都开始进入你的生活,牵扯着你的心神。 除此之外,无孔不入的信息,也时刻牵动着你的心神。 有些让你心情激昂,有些又令你担心不已。 网络时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事情发生,围绕着这些事情评头论足的人更是多如牛毛。在不知不觉间,你也加入了这些“评论家”的大军。 你觉得你没有评论,但是你的停留、点赞和转发,就是评论的一部分。 如果你有所察觉,你会发现,现在最累的一件事就是:窝在沙发里刷手机,当你放下手机,站起来伸懒腰的一瞬间,反而是你最放松的时刻。 更麻烦的是,这种感觉还会被你带到生活中。 比如,你是不是也已经习惯对任何事情都先发表不满和批评,却很少享受浏览这些新闻内容本身了?这样很累,不是吗? 不仅如此,这些情绪和习惯还会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看电影时,我们本应该是放松与享受的,却习惯于聚焦电影的缺点,比如情节不够自然等。这些下意识的评头论足与愤愤不平让我们原本多彩的生活逐渐褪色,最终只剩下事情消极的方面和我们对这些方面的无穷无尽的忧虑与紧张。 但这并不怪你,而是因为你陷入了“恶评螺旋”。 它的意思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看到恶评,就会被激发情绪,就会积极参与。因此,恶评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但好评却很少有人会理会。 好评的减势和恶评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一个螺旋,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评价,都会被恶评裹挟其中,造成恶评的声量越来越大。 所谓的网络暴力,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现象基于这样一个心理学原理:大多数个人会力图批评而非赞扬,从而展现道德优越感。 这,会让你离大智慧越来越远。 智慧的起点要求我们减少分析,多去感受。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不需要去分析,也不需要思考其中的含义;我们只需沉浸其中,去享受和被逗乐就好。 看漫画时,不要去注意作者作画的瑕疵,少动一些脑筋,你就会被漫画内容逗得放声大笑而变得轻松自在。 作者订阅了两份报纸和三份周刊来了解世界上发生的新奇事情。 他不是批评家,所以也不去试着同意或不同意上面所写的事情。 他只是作为饶有兴趣的旁观者来观赏和品味发生在这世界上的独特戏剧。 这个态度让他能够怡然自得,不会沉沦其中乃至不能自拔。为贫乏的生活增添乐趣与色彩难道不正是新闻最初存在的意义吗? 所以,当你也能放下谴责、批判的态度时,你就能发现蕴含在事务中的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时,把握住事情的乐趣,反而能够把握住事情的本质。因为,大智慧并不在思考和辩证中,而是在乐趣中。 总结一下,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是需要你学会做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么这个买卖是什么呢?就是做一个“乐之者”,即便有困难,有挫折,但你依然走在收获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