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gudian386 2024-01-23 发布于山东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

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祥县的武氏墓群石刻与古希腊瓶画、埃及金字塔的浮雕并称“世界三绝”。在济宁,以武氏墓群石刻为代表的汉画像石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武斑碑、中国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中国最早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狮,都安静地展陈在这里。汉代先民的想象力,在一方方青石上大放异彩,风骚千载。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嘉祥汉画像石是厚葬风俗的产物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武氏墓群石刻是武氏家族祠堂的汉画像石遗存,故俗称“武梁祠”“武氏祠”。这些汉画像石雕刻年代在公元147年至189年之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目前,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中存有汉代石阙一对、汉碑两方、石狮一对及构成武氏家族祠堂的40余块汉画像石,分别陈列在两间展馆。

步入博物馆,蹲坐于此的石狮安静地守护着这里。它们是我国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狮”。这对石狮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狮子后面是石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之一,是我国建筑史的活化石,也是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

走进画像石陈列室,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真切感受汉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汉画像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根源和基础。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朝代,济宁作为当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武氏墓群石刻则反映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如此精美的汉画像石之所以能够留存于世,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汉画像石所属的武氏家族是一个世代为官、官至千石、显赫一方的官僚家庭。根据石阙铭文以及古文献记载,武氏墓群共有11位墓主人,其中四人为官,分别是武梁官居从事、武开明官居吴郡府丞、武斑官居敦煌长史、武荣官居执金吾丞。因此,武氏家族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和雄厚的财力来建造这些祠堂。另一方面,两汉时期厚葬成风,所谓“事死如事生”,死者要把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带到坟墓中去,于是当时出现了“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现象。东汉晚期,“孝”成了人们出仕入官的重要途径,而厚葬又是获得“孝冠”的重要手段,因此,死者子孙以厚葬称孝,以达到炫耀争名之目的。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告诉记者“:这里的汉代先民们,不仅继承了先秦邹鲁文化的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在经济、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繁荣,济宁汉画像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运河和访碑文化促使石刻瑰宝问世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武氏墓群石刻的发现与重建,与济宁运河文化和黄易的访碑之旅有着很深的渊源。元明时期,由于黄河多次改道,石室被淹没在地下,但也因此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直到清乾隆五十一年,金石学家黄易在此地发现了一对石阙和武梁祠堂,再次震惊了金石学界,之后关于武氏墓群石刻的著录和评述也渐渐多了起来。乾隆的老师翁方纲在《重立汉武氏祠石纪》中也对武氏墓群石刻做了深入的研究。

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告诉记者,自清代雍正七年河道总督衙门一分为三,在清江浦设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在济宁设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又称东河;次年又增设直隶河道总督,也称北河总督,但历时不久,乾隆十四年(1749年),即由直隶总督兼理而不设专官,故清代实际仅存南河及东河二督。自1778年黄易筮仕济宁以来,他一直留在东河总督幕府。东河总督总理山东、河南段黄、运两河事务,并为附属的河流、湖泊、闸座、泉源等水利设施负责。每年冬季,他们四处勘察河干,并在春季完成“岁修”,包括挑浚河道与修防工程;而伏秋大汛时,他们则主持河防事务。济宁地势起伏,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源不足,水位也不平衡,加之黄运交汇、黄泛冲淤等情况,使这段运道开挖与运营十分艰难。

黄易在任济宁运河同知期间,为治理运河,遍查运河两岸县志和水系图,亲自勘察运河西岸黄泛区现状及河道疏浚情况,深入研究黄泛区河道排水泄洪与运河的关系以及综合治理方案。在查阅《嘉祥县志》时,有记载:“县南三十里紫云山西,汉太子墓石享堂三座,久没土中,不尽者三尺。”汉太子墓实际上就是武氏墓地,武氏墓群石刻被黄河水泛滥淤积没入土中,没有埋尽的只露三尺。

黄易根据这一线索,在前往嘉祥察看河道治理情况时,亲往紫云山考察武氏墓群石刻淤没情况及现状,访得汉碑,考定“堂乃武梁,碑为武斑”。9月,他亲赴其地,出资发掘,发现了淤没的部分石刻、武斑碑和一对石阙,随即请人次第剔出,黄易雇人拓下祠堂石壁上的画像和榜题,细心审视后,发现它们就是出现在宋人记载中又消失已久的武氏墓群石刻,而石碑乃是为武斑而立。黄易大喜过望,马上带人着手发掘遗址。接着又在附近发现“前石室”“后石室”“祥瑞图”“孔子见老子”等二十余块画像石,遂与李东琪、李克正等人出资购地建房,除“孔子见老子”一石送至济宁州与武斑碑一起保存外,将其他所有画像石嵌入四壁,妥善保管。三年后(1789年),与黄易是姻亲的李东琪等人又发现“左石室”画像石,又另建东屋三间嵌入壁内保护。

武氏墓群石刻是汉画像石巅峰之作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武氏墓群石刻画面内容丰富,它涵盖了神话传说、祥瑞灵异、古代帝王、历史故事、忠臣义士、孝子节妇、庖厨狩猎、车骑出行、楼阁宴居、乐舞百戏、水陆攻战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风土人情,因此被称为“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对墓主人而言,画像内容记载死者生前事迹,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让后人对画像的内容由敬仰到效法。”朱卫华说。

汉画像石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它是大汉王朝强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文明史。据朱卫华介绍,武氏墓群石刻的雕刻技法是在平整的石头表面浅浅地铲除背景,刻上平行线条,人物形象以平面浅浮雕的形式浮现于上,细节处用阴线表现,带有条纹的背景及浮雕装饰带与平滑的图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雕刻技法也被称为“减地平面线刻”。目前全国已出土1万多块汉画像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以济宁为最。济宁汉画甲天下,出土于嘉祥县的武氏墓群石刻是汉画像石的巅峰之作。

如今,武氏墓群石刻内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标志性图案。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像、联合国水利馆中的大禹塑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伏羲女娲图像》、高校历史教材中的《荆轲刺秦王》,均取自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汉画像石。很多汉代题材的影视剧,比如《三国演义》《汉刘邦》《汉武大帝》等剧中的生活场景、战争场面、服饰礼仪等大都以武氏墓群石刻为依据。武氏墓群石刻是中国建筑、美术、雕塑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其艺术风格蜚声中外、传承千古。嘉祥县于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其石雕渊源可追溯至此。

作为汉代石刻画像艺术发展的高峰,武氏墓群石刻是我国遗存下来最为古老的绘画之一,是盛极一时的东汉石刻画像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一组,充分展示了汉代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才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份瑰宝。

打造汉文化体验区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讲好济宁故事丨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武氏墓群石刻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文坛巨匠鲁迅也是这些画像石的知音,他一生收藏的600余张汉画像石拓片中有许多武氏墓群石刻的碑石拓片。郭沫若曾三次来到嘉祥,他出于对文物保护的目的,曾两次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提议把武氏墓群石刻整体搬迁到北京去。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文物要在原址保护才能体现出其历史价值。”于是,武氏墓群石刻才得以在原址保存下来。

近年来,嘉祥县先后实施了武翟山武氏墓群抢救性保护工程、武氏墓群石刻安防升级改造工程、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保护性设施修缮及扩建工程、武氏墓群石刻本体保护工程、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保护前期勘察研究、武氏祠景区提升建设工程和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院落环境整治工程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

嘉祥县组织了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至十三届年会,并成功争得第十四届年会的主办权,举办了武氏祠高层专家论坛;先后应故宫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单位邀请,举办了10多次学术研讨;与西北大学联合进行武氏墓群石刻课题研究;与河南、江苏、四川等省市汉文化博物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将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设为北京大学汉画教学基地。

“汉画像石记录了汉代餐饮、娱乐、教育、军事等场景,未来,我们将在这里打造汉文化体验区,把汉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让更多人感受武氏墓群石刻的魅力。”朱卫华说。

记者:王艳茹 摄影记者:李姣

通讯员:魏萍 汪灏 李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