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领导力模型|曾国藩用一生践行的领导力3层级

 祈雨馆 2024-01-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这是瘦子居酒屋第134篇原创文章
全文3000字,预计阅读5分钟
阅读口感:牛奶巧克力
国学位置:儒家、法家、道家


图片
相信很多人学国学,
都是从开始走上管理层,走上老板层,
突然觉得国学博大精深。

所以,我们今天这篇文章,
就来谈谈如何从国学中学习领导力,
我们都知道,领导力在西方都有现成的方法论。

但,在国学上,好像道理都懂,但是实践起来就很虚。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他就是极致践行者。
他就是曾国藩。
图片
曾国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人!
不懂军事,手无缚鸡之力。
但,他却带出了一支很牛的湘军,完成了正规军都完成不了的事业。
为什么他能做到?
核心因为2点:
1)会用人,这是领导力艺术的核心
2)会处关系,处理好各种官场关系

一般的儒家,只是想,不敢做。
但是,曾国藩,躬身入局,又会想,又会做。

那么,曾国藩的领导力是怎么演化的呢?
其实,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曾说,曾国藩的一生三变:
1)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
2)办理军务一变为申韩
3)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

把这段话,变成一个金字塔模型,就可以看出领导力的变更层次。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图片


下面我就来详细拆解下这三个层次。



图片

中国式领导力第一层次:儒家【重、耐、恕、强】

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
程朱,
程是程灏、程颐兄弟,
朱是朱熹,是理学大师。

曾国藩,一开始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信奉的就是儒家思想,
其中具体的门派是理学。

儒家我们知道有很多门派,
最有名的是理学和心学,
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心学的代表人物,是王阳明。

儒家的精髓,可以参考这篇拆解:
假如看不懂《易经》,用易经模型拆解儒家的核心精髓

理学,对曾国藩的影响主要是2个:
1)学做圣贤
就像学佛时为了成佛,学道为了成仙,学理学为了成圣贤。
曾国藩有一句座右铭:
不为圣贤,变为禽兽。

2)卫道意识
当初,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打的旗号,不是忠君。
而是卫道,因为太平天国信仰的事天主教,天主教是打击孔子的文化地位。
砸孔庙,烧诗书。
这还得了,孔子可是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万世师表。

所以,曾国藩就利用了这种天然的矛盾,
他把湘军和太平军的战争,从军事政治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
这直接吸引了一大批读书人,这些人带着强烈的使命感。

这一点,毛爷爷也做的很好,把军事活动上升为阶级矛盾,然后顺势而为。
这和曾国藩的做法,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我们也可以延伸一下,将商业竞争上升为价值层面,
比如,很多芯片行业,都是要做中国芯,上升为中美之间的对抗,而不是简单的商战,这也是很高级的做法。

所以,在理学上,领导力就体现为4点:
分别是重、耐、恕、强

图片


重,是厚重、稳重。
反应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一个领导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

耐,是耐心、耐烦。
对于领导者来说,情绪化反应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耐烦是领导者的必修之课。

恕,是宽容,是将心比心。
恕道,是中国式领导力的核心。
走出小我,成就大我,成就事业的关键。

强,是刚强、倔强、坚韧。
对于领导者来说,坚韧不认输,是成就大事的关键品质。

儒家,其实存在着局限。
儒家其实翻来覆去讲的就是一个主题,无论是《论语》《孟子》,
就是伦理道德。
但是,道德原则,从来都不是完美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儒家书生,理想主义过重,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就会无法把事情做成。

所以,对于曾国藩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建功立业,解决现实的问题。
需要统帅湘军,带兵打仗。
这个时候,怎么破局呢?
这个时候,就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了。

图片

中国式领导力第二层次:法家【明、辣、慎】

办理军务一变为申韩。
申,即申不害
韩,韩非子
都是法家的代表。

法家信奉3点:
1)利益
2)实力,在法家心里,除了实力,没有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
3)争夺,争什么,争利益,靠什么争取?靠实力。

如果说,儒家相信人心本善,相信道德的力量,体现人性理想的一面。
那么,法家相信人心本恶,相信人性是求利的本性,体现人性现实的一面。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和一般的儒生有了本质的区别。
他既有儒家的理想,但不再是理想主义。
法家的现实,让曾国藩对官场的利害、人情世故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具体在领导力的体现在3点:
明、辣、慎

图片


明,明白、清醒。
曾国藩曾说:“办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是对领导者领导行为的成败具有根本的价值。优秀的领导,是高明与精明的集合体。

辣,泼辣、果断。
眼明还要手辣,辣是一种决断力。
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担责任。

先这么干,有什么事,我负责,你敢说出这句话,就具备辣了。
辣,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

慎,谨慎、自制。
对于领导者来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制的意识的关键。
自制是对领导者来说永远是美德。

但,法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不足。
法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势、冷酷、霸道、刻薄,自以为是。
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
这样的人,人际关系肯定一塌糊涂。

这点,在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时候,充分表现出来了。
一方面,对造反的百姓,学习法家的酷吏,以严厉的刑罚,背上残忍严酷的名声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面,在对官场,只要对国家有利、百姓有利、什么都不避嫌、不管不顾。

所以,曾国藩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
所到之处,官场冲突不断,把文官和无关都得罪了。
最后被咸丰罢免了兵权,被迫回家守制,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一度抑郁,想不明白自己一心一意做事情,为啥每个人总是跟他作对。
直到他的朋友欧阳兆熊的一席话:
“岐黄可医身疾,黄老可医心病”。
才豁然开朗,闭关反思了一年,
彻底否定自己,真正脱胎换骨。
巨大的挫折,就像一个熔炉。

于是他“咸丰八年再出山而以黄老处世”

图片

中国式领导力第三层次:道家【勤、实、暇、裕、浑】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

黄老,是道家的别称。
黄,是皇帝,
老,是老子。

如果说,儒家给了曾国藩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了曾国藩现实的眼光,
那么道家给了曾国藩真正成熟的心态。

图片

曾国藩的亲身经历,也是反映了一个领导者,
从理想到现实到成熟的螺旋式成长轨迹。
这也是中国式领导力模式的三个层次。

如果说法家特点在一个刚字,那么道家就在一个柔字。
具体道家的精髓拆解,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别再觉得【国学】难懂!用【易经模型】轻松拆解道家精髓,一次看懂不再迷茫!

曾国藩在领导力亲身实践中,有5个关键词。
勤、勤奋。
勤字是人生第一要义。
勤要做到5到,眼到,心到,身到,手到,口到。

实、扎实、朴实。
管理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最关键把事情实实在在做到位。
大家都知道有名的“扎硬寨,打死仗”“尚朴实,耐苦劳”是湘军的基本精神。
也是湘军的战斗力来源。
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

暇、空闲、从容。
闲暇代表的是成熟大气的领导境界。
是安详从容的处世风格,着眼的是对做事节奏的把握。
你见过哪个领导风风火火,天天忙的。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裕、宽裕、坦荡。
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释然。

浑、浑厚。
如果说法家的明,是领导者的第一层境界,
那么,浑厚是领导者的第二层境界。
浑,是一种包容的境界。





最后的话

以上,通过一个金字塔模型,
我们就可以很快速入门中国式领导力。
如果你有兴趣继续研究,
就可以《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来看看。


我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结合儒家、法家、道家抽象出来了模型。

图片

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快速将十二讲的内容归类,进而记住,用起来。
毕竟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