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八大思想,看懂的人不到10%,能做到的人不到0.001%

 北美可阅 2024-01-24 发布于江苏

你是否听说过《道德经》?这是一部由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经典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老子对于天地万物、人生哲学、政治治理、军事战略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影响了无数后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时代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道德经》中的八个思想,看看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指导。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思想并不难懂,但是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你准备好了吗?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一、对立统一的思维

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相对的利弊。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事物的一面,而要看到事物的全面,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比如,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灰心丧气,而要想办法克服,因为困难可能是成功的垫脚石;得到幸福,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而要保持谦虚,因为幸福可能是危机的隐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二、不争的思维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和别人争夺利益,不要和别人争论是非,不要和别人争强斗狠,而要和别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互相学习,和别人共同进步。这样,我们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事或朋友发生争执,而要体谅和包容,因为和气生财,和谐有力;我们不要为了一点个人的得失,就和领导或客户发生纠纷,而要尊重和合作,因为诚信为本,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逆向的思维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反而相成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高低。我们不能单纯地按照常规和习惯,而要按照道理和实际,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行动。比如,我们不要认为仁义智慧是美好的,而要看到仁义智慧的背后可能有虚伪和欺诈,因为人心难测,表里不一;我们不要认为孝慈忠臣是可贵的,而要看到孝慈忠臣的背后可能有不和和乱,因为人情复杂,利害相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利他的思维

道德经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品质,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追求个人的名利,而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赞美,也能得到自己的安心和快乐。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利,就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要为了公共的利益,就放弃自己的利益,因为利他利己,公平正义;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名,就炫耀自己的能力,而要为了社会的进步,就隐藏自己的能力,因为谦虚谨慎,功德无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和谐的世界中,保持高尚的品格,达到人生的境界。

五、战胜自己的思维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克服自己,提升自己,不要总是比较和竞争,不要总是贪婪和不满,而要知足和感恩,要自律和自强。这样,我们就能增加自己的智慧和明亮,也能增强自己的力量和强度。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别人比较和争斗,而要为了自己的成长,就和自己比较和争斗,因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物,就贪婪和不满,而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就知足和感恩,因为知足常乐,感恩有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稳定的心境,实现自我超越。

六、守正出奇的思维

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原则,创造变化,避免纷争,不要总是固执和保守,不要总是冒险和创新,而要适时和适度,要灵活和机智。这样,我们就能保持国家的秩序和安全,也能保持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违反法律和道德,而要为了国家的和平,就遵守法律和道德,因为法治为本,道德为先;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拘泥于常规和惯例,而要为了国家的强大,就突破常规和惯例,因为变通为要,创新为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正义的立场,实现国家的利益。

七、要重视“无”的思维

道德经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认识“无”的价值,利用“无”的空间,发挥“无”的功能,不要总是看重和追求“有”的东西,不要总是忽视和排斥“无”的东西,而要平衡和协调“有”和“无”的关系,要灵活和巧妙地运用“有”和“无”的特点。这样,我们就能增加自己的效率和效果,也能增加自己的便利和舒适。

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占用和浪费“无”的空间,而要为了自己的需要,就利用和节约“无”的空间,因为空间为贵,节约为美;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忽视和废弃“无”的功能,而要为了自己的目的,就发挥和利用“无”的功能,因为功能为用,利用为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世界中,保持无限的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八、守柔贵雌的思维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强大,很有能力,很有权力?你是否喜欢与人争强好胜,不服输,不妥协?你是否认为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获得尊重,获得幸福?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老子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让你走向灭亡,走向失败,走向痛苦。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万物,都是在柔弱的状态下生存,而在坚强的状态下死亡。坚强的人和物,都是走向死亡的,柔弱的人和物,都是走向生命的。所以,用兵的时候,不要太强势,否则会被消灭,用木头的时候,不要太硬,否则会被折断。强大的人和物,应该居于低位,柔弱的人和物,应该居于高位。这是一种守柔贵雌的思维,它认为柔弱、温和、谦卑、顺从的品质,比坚强、暴力、傲慢、抗拒的品质,更能够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延续。

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过于自信或自卑,不要过于攻击或防御,而要保持一种适度和平衡,与人和睦,与自然和谐。这样,我们就能够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冲突中求和平,在困境中求转机,在顺境中求谨慎,从而达到一种外在的成功和内在的满足。

举个例子吧,你可能听说过甘地的故事。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也是世界和平的象征。他曾经领导了印度的独立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他并没有使用暴力或武力,而是使用了非暴力和非合作的方式,即所谓的“真理之力”。他通过和平的抗议、罢工、游行、绝食等手段,来争取印度人民的权利和尊严,同时也尊重英国人民的感受和利益。他的柔弱,就是他的强大,他的强大,也是他的柔弱。他曾经说过:“非暴力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政治。它是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它能够征服一切。”这就是守柔贵雌的思维的体现,它让他能够在弱势中找到强势,也让他能够在强势中保持弱势。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和基础。道德经的内容深奥,富含智慧,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道德经中有许多思想,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修养,但是这些思想并不容易理解和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以上就是我根据道德经的八个思想,写的文章。我希望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收获。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您和我交流。谢谢您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