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医案:尿括约肌痉挛案

 感悟_johnson 2024-01-24 发布于福建

整理:喻刚,杨雅阁

某男,33岁。

初诊2023年9月18日:2年尿括约肌痉挛,导尿管留置2周,口干不思饮,手足心热汗出,流清涕,纳可,大便干2日一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加苡仁血余炭汤证。

桂枝10 茯苓15 猪苓10 泽泻18 生白术60 生苡仁30 血余炭15,七剂。

按:患者手足心汗出,流清涕,当为太阳表虚;大便干2日一行,津虚而阳微结,当为太阴;口干不思饮,小便不利,苔白,当为水饮内停;手足心热,口干,当为饮郁化热;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加苡仁血余炭汤证。方中重用生白术健胃生津,加生薏苡仁清热利湿,血余炭利尿祛瘀。

二诊2023年10月7日:导尿管拔除(上周),流涕已,排尿较难,等待,夜尿0,乏力,唇干,手足汗出减,大便日一行,或2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肾着加苡仁血余炭汤证。

干姜10 生白术60 炙甘草6 茯苓15 生苡仁30 血余炭10,七剂。

按:患者流涕已,手足汗出减,表证解;排尿难,乏力,唇干,苔白脉细,当为津虚饮停,太阴病仍在;唇干,里有微热;辨六经为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肾着加苡仁血余炭汤证。

三诊2023年10月21日:排尿好转,近怕冷,后背、下肢明显,手足汗出减,纳增,大便日1-2行,口微干;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肾着加附子苡仁血余炭汤证。

炮姜15 生白术60 炙甘草6 茯苓15 白附片24 生苡仁30 血余炭10,七剂。

按:诸症好转,但怕冷明显,故上方加附子温中以振奋机能,易干姜为炮姜,恐干姜久服燥烈伤津。

四诊2023年11月18日:服药心慌,眠差,自感头皮血管跳,排尿不畅,等待无力,口微干,夜尿2;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合赤豆当归散加炮姜苡仁汤证。

桂枝15 茯苓15 猪苓10 泽泻18 生白术60 生苡仁30 炮姜10 赤小豆15 当归10,七剂。

按:患者心慌,眠差,自感头皮血管跳,为气上冲之像,当有表证;排尿不畅,夜尿2,苔白,为里有停饮;口微干,里有微热;脉细,久病,当有津血亏虚;辨六经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合赤豆当归散加炮姜苡仁汤证。方中增桂枝以降冲逆,加炮姜,有肾着汤方义,温中利饮,合赤豆当归散,养血祛湿。

五诊2023年12月16日:排尿畅,夜尿0-1,心慌减,头皮血管跳已,但近心口心跳,口中和,无明显汗出,大便干日一行,恶闻杂音;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为苓桂术甘加半夏汤证。

桂枝15 茯苓18 生白术30 炙甘草6 姜半夏30,七剂。

按:患者排尿困难这一主症已,虽心慌减,但又出现心口跳,仍为饮停心下,并水气上冲所致,大便仍干,故辨六经为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为苓桂术甘加半夏汤证。

体会:

笔者初看此案,并未引起重视。患者西医诊断为尿括约肌痉挛,如果采用惯常的思维,括约肌的痉挛,芍药甘草汤养血缓急,柔肌止痉当为首选。可遍查老师五诊处方,并无此考量,方才重新省看,仔细斟酌。

五诊录入,按语写完,才体会到老师反反复复强调的“辨证思维”的妙处。笔者虽然“有是证,用是方”看似乱熟于胸,实际临证处方,往往干扰颇多。有西医的诊断思维,有专病专方的影响,有类方专药的执着,不是先入为主,就是简便讨巧,不细辨六经,不详查三毒,方证是是而非,加减轻慢,疗效不显,自是当然。

患者以排尿不畅接诊,但饮停之中,时而有表,时而有里,表证之中,初为汗出流涕,后为水气上冲,里证之中,有寒有热,有轻有重,老师在五苓散、肾着汤、苓桂术甘汤三方中辨证细微,游刃有余,适时增减,虽然记录简略,但是其中已暗含六经、病机、方证、药证之辨,所以寥寥数味,就能疗效立现。

笔者初入经方之门,自诩学习刻苦,已有所得,老师每每叮嘱: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力求方证相应。其中的话外之音则是:一门深入,勿要旁顾,不可取巧。此当是学习经方的终身之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