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 | 胆囊炎发作,这几例经典中医名方帮你快速止痛

 三屯马大夫 2024-01-26 发布于黑龙江

日常的繁忙工作导致了越来越多人饮食不规律,平时没感受到有什么影响,但当患上各类疾病的时候才知道按时吃三餐有多重要。

据悉,我国的胆囊炎患者人数已在5000万以上,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肠胃炎疾病。

胆囊炎严重时不只是会影响工作与生活,可能还需要入院治疗,如果不尽早好好治疗,可能还会发展成长期的慢性疾病

今天贡方堂为大家介绍的这几个经典名方,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炎的效果都十分不错,一起往下看看吧!

辨证

《黄帝内经》曾记载道“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饮食失节、劳伤过度、情志不遂,这些都是引起胆囊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胆囊炎应当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机的虚实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辨证施治。

急性胆囊炎以”热、虚“为主,慢性胆囊炎则以”湿、热“为主,根据临床常见类型,可分为以下五类:

# 01肝胆气滞型

【主证】:右胁胀痛或隐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随心情变化而增减,脘腹胀满,口苦恶心,纳食减少,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解郁。

【验方】:柴胡疏肝散。

【材料】:柴胡12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木香9克,半夏12克,黄连12克,川芎12克,陈皮12克,郁金12克,麦芽15克,金钱草15克,茯苓12克,川楝子9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柴胡、白芍、郁金、川芎疏肝解郁,利胆。枳壳、香附、川楝子、木香理气解郁,通降止痛。半夏、陈皮、麦芽、茯苓健脾化湿,消食和胃。黄连、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兼而健脾和胃、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气滞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每次生气、恼怒时,都会致使病情反复或者加重,因此在调理时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和舒畅。

# 02 肝郁脾虚型

【主证】:右胁胀痛或隐痛,脘腹痞闷不适,纳差腹胀,嗳气恶心,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情志抑郁,饮食稍有不慎则诸症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缓或弦细。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化湿。

【验方】:逍遥散

【材料】:白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薄荷6克,陈皮12克,半夏9克,砂仁6克,苍术10克,川芎12克,郁金12克,麦芽15克,建曲12克,甘草6克,大枣6枚。

【方解】:方中柴胡、薄荷、川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苍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麦芽、建曲,健脾祛湿,理气和胃,促进消化。郁金疏肝利湿,清热利湿。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众药。众药合用,可疏肝健脾,理气化湿,肝脾并治,使肝疏脾健

饮食调理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饮食的选择上宜低脂饮食,可多食清淡易于消化之食物,忌食过多的油炸、肥腻及辛辣之品,并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用适宜的食疗方进行调理。

# 03肝胆湿热型

【主证】:右胁胀痛或钝痛,疼痛牵引肩背,腹胀脘痞,口苦咽干,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纳差厌油,身重肢倦,可有身目发黄,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验方】:龙胆泻肝汤。

【材料】:龙胆草15克,车前子12克,生地黄12克,当归1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柴胡12克,大黄10克,茵陈24克,郁金12克,虎杖15克,陈皮12克,川芎12克,麦芽12克,甘草6克。

【方解】: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与龙胆草配合,能增强清热利湿泻火之功。茵陈、栀子、大黄取茵陈蒿汤之意,清热利湿。柴胡、郁金、川芎、虎杖、陈皮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从水道排除。麦芽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甘草调和诸药。众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本型患者有相当一部分伴发有胆囊结石,对于伴发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治疗时应注意适当加入金钱草、海金沙、茵陈、鸡内金、穿山甲等清热利胆排石、消石之药,以促使结石排出。

# 04气滞血瘀型

【主证】:右胁部时有刺痛或胀痛,痛引肩背,痛处固定不移,久痛不已,胁下或有积块,面色晦暗,纳差腹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验方】:膈下逐瘀汤。

【材料】: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赤芍10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延胡索10克,红花6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麦芽15克,山楂12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皮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延胡索、柴胡、郁金疏肝利胆,理气止痛。陈皮、茯苓、薏苡仁、麦芽、山楂健脾化湿,理气和胃,改善消化功能。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肝胆并治,脾胃双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本型患者虽以气滞血瘀为主要发病机制,但脾胃虚弱常相伴而在,况且活血化瘀易伤及脾胃,所以在活血化瘀中应特别注意顾护脾胃,配合以健脾和胃。

# 05肝阴不足型

【主证】:胁肋隐痛或灼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黯红,苔薄少,脉弦细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疏肝利胆。

【验方】:一贯煎。

【材料】: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9克,虎杖10克,佛手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滋阴养血以柔肝;川楝子、佛手疏肝理气;虎杖、郁金、丹皮、柴胡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山楂健脾祛湿和胃,以阻止肝病及脾;甘草调和众药。众药合用,共成养阴柔肝,疏肝利胆,健脾和胃之剂。

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同时在肝阴不足的基础上多有脾虚和肾虚的兼证,其病机总以本虚为主,治疗疏利要适度,用药量宜轻,以防伤及脾胃正气。

在应用时,最好是根据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验方进行应用,不要不加分析地直接使用,借此避免明明是寒证却用了寒药这样的加重病情的情况出现。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科普参考

具体病症判断和用药方法请找医生咨询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