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破10万亿!创历史新高

 gudian386 2024-01-27 发布于山东

来自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金融运行稳健,本外币存贷款总量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62万亿元,规模保持全国第9位;比年初增量11646亿元,居于全省首位。全市1到12月本外币存贷款增速为14.3%,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首破10万亿!创历史新高

结合从2019年至今的数据可以发现,苏州年度本外币存贷款总量保持着连年增长的态势,其中,2019年为6.46万亿元、2020年为7.29万亿元、2021年为8.24万亿元、2022年为9.44万亿元,2023年正式迈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5年增长了4万多亿元,每年的增速超过了10%。

从细分数据看,至2023年12月,全市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9730亿元,同比增长15.2%,连续4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力度加大,年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余额和增量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2.4%和29.2%。全市广义基础设施类贷款(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余额13423亿元,同比增长18.27%。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2023年还向上争取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45亿元,累计使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1127.31亿元。其中使用再贷款再贴现655亿元,惠及2.4万户企业;发放奖补资金6.59亿元,带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42亿元;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减息资金4.07亿元,惠及16.16万户企业。

从利率看,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2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9%,同比下降49个BP。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1%,同比下降50个BP。

创新是苏州金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的关键词。

2023年,苏州进一步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全国率先落地无电无网支付技术在公交、轨交领域应用,完成多笔货币桥跨境测试,在数字人民币贷款中积极应用智能合约技术;拓展特色场景建设,新增各类特色应用场景超120个,并涌现了一批全国、全省首创案例;制定全国首个《住房公积金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标准(试行)》,被全省推广。加大征信链推广运用,在人行总行和省分行的支持下,已在长三角区域内13个城市实现上链运行,苏州地区累计依托平台实现放款277.55亿元。

金融开放试点持续深化。深入推进资本项目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资本项目外汇业务五项创新便利化试点政策的覆盖面,截至12月末,累计惠及市场主体192家,试点金额301.14亿美元;有序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苏州2家企业获批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2023年全年,苏州跨境人民币结算额7892亿元,同比增长27%,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结算总额比重为25.2%,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有力满足了企业汇率避险需求。

此外,苏州还创新科技赋能金融安全治理,构建起全省首个多功能金融安全治理平台,将“反洗钱、反诈、大型企业风险监测”等功能集成化,成为全国金融业首个多节点数据共享模式的金融安全治理平台,也是目前金融业节点最多、参与方最广泛的多方安全计算平台。

服务是苏州金融优化营商环境、贴近民生需求的切入点。

2023年,苏州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其中,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新成效,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正式上线,在全省首批落地出口信保中小险融资功能、银企融资对接场景;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有效拓展,累计发生额居全省首位;持续推进区块链资本项目便利化试点增量扩面;优化境内外资金融通渠道,累计归集境内外资金1726.32亿美元。不断丰富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有序实施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全年业务累计发生额同比增长39.36%。支持银行全国首创使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电子单证办理技术与知识产权贸易外汇业务84笔,金额合计3015.89万美元。苏州还不断优化征信查询服务,“市区+县域”覆盖率居全省之首,截至12月末,全辖对外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99.69万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2.85万次;巩固支付手续费降费让利成果,全年累计降费让利4.19亿元;全力做好退税工作,全年各项退税惠及约300万个人、9万家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