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朝_五_晚_九 2024-01-29 发布于湖北

真知堂上古史:妇好,又称帚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司女辛是她生前的封号。妇好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玉器类文物。由于安阳殷墟王陵早年被盗一空,所以妇好墓的发现对于史学界研究商代后期历史而言,意义极为重大。

妇好墓出土一件神秘玉人,至今专家都没有能搞清楚玉人的含义。真知堂却认为,这个太简单。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武丁中兴

进入正题之前,先了解一下妇好时期的商代历史。

真知堂上古史:武丁生年不详,子姓,名昭,盘庚之侄,小乙之子 ,在位58年,是大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武丁时期,重用贤臣傅说,大商国力逐渐恢复。史书记载,武丁南征北讨,曾经用三年时间打败了鬼方国。

武丁还南征荆楚,取得了对长江中游铜矿的控制权。这段英雄事迹即《诗经 殷武》所谓的“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武丁王以尚武著称,故和先祖商汤一样,以武为号。商汤被称为武汤,武丁则被称为殷武或武丁。

武丁由于在位时间长达58年,所以一共有三个王后。司女辛即妇好,是武丁年轻时候的王后。司女戊即妇邢,是武丁后期的王后。从出土文物来看,

司女辛鼎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重128公斤。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司女戊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是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司女辛鼎的体积和重量远远小于司女戊鼎。

真知堂上古史:由于妇好早亡,妇邢则可能死于武丁晚年或更晚年代。司女辛鼎是武丁早期所制,司女戊鼎则是武丁晚期或祖庚,祖甲时期所制。仅从两件青铜大鼎耗费的吉金重量来看,司女戊鼎约为司女辛鼎7倍!

青铜的贵重不用多解释。

在商周时代,青铜还是战略物资,全部由王朝把控。一千克的青铜可以制作20-40件青铜矢,一件司女戊鼎耗费的青铜,足以制造16000-32000只羽箭。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要知道甲骨文中记载的殷人出兵最多的一次,也仅为13000兵。使用如此巨量的战略物资制作仅为象征意义的青铜鼎,并把它埋进坟墓,足以证明武丁后期商王朝确实财力惊人。

武丁被尊为高宗,他执政时期被称为“武丁中兴”也就实至名归了。

妇好是武士

真知堂上古史:妇好不仅是武丁的王后(司女辛),还是武丁倚仗的猛将。

妇好墓出土了四面青铜大钺,钺乃古代兵权之象征。商汤伐桀,有虔秉钺。武王灭商,以黄钺斩杀纣头。

妇好出征,登庸了商国王军万人,妇好自己还有族军三千人。

这就是著名的甲骨文卜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妇好为商国南征北战,还为武丁诞下了王子——孝己。这位王子历史上极为出名,因为《尚书》中的《高宗肜日》一篇,就是孝己留下来的。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高宗肜日》

妇好墓中出土了四件玉人。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其中一件衣着华丽,头戴高冠,腰间有一神秘柄状器,多数学者都认可这件玉人就是妇好本人的形象。

但这件玉人腰间之柄形器,则至今没有正解。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有人说这是玉人的尾巴,龙尾或蛇尾。有人说是燕子的尾巴,即殷商始祖的玄鸟之尾。

还有人说这是妇好上朝时候用来象征身份之物,即是珽、荼、笏一类的东西。

《荀子》:“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说文解字》曰:「珽,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

还有一种说法,宽柄器,可能是武器或具有某种含义的器物。还有相关出土文物对照,是戚钺一类特殊兵器。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那么,这几种说法正确吗?真知堂给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说这个神秘物件是尾巴的,有点胡咧咧。

这件物件并不是在玉人身体正中,而是偏于一侧。说明它应该是写实再加以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看实物图看得更清楚。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尾巴的说法,您就留着自嗨吧。

而第三种说法说是上朝用的大圭,

《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郑玄 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谓之珽。”

但这个圭我们很熟悉,基本上都是长条形的。下图为三星堆出土玉璋,所谓半圭为璋。这件玉璋其实就是圭的原型。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因此,说妇好腰间那件神秘器物是玉圭一类的,也不能成立。它的形状和妇好腰间物完全不一样。

最后一种说法,是它是戚,钺一类的武器。

看形状似乎能说得过去。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但这种戚钺,刃宽10-14.8厘米,明显属于装柄使用的器物,类似后世鲁智深的禅杖。

且如果妇好腰间确实是这种青铜钺,那么开刃对外,伤害的就是自己了。

仔细观察,其实妇好腰间的神秘器物并不是青铜钺。

妇好腰间之物后端浅窄,青铜钺后端宽,深,刃部面积大。妇好腰间物柄特宽,青铜钺柄很窄,适合装木制柄。青铜钺是长兵器,把柄起码有一米左右,而妇好腰间物明显不长。所以看似形似,其实完全不是一种器物。

综上述,以上四种说法都不对。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妇好玉人腰间是一柄青铜剑

其实真没那么复杂,妇好腰间就是一柄青铜剑。只不过这种剑不是中原后世吴越样式的剑。

真知堂上古史:中原剑是这样的。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前辈史学界的定论是,吴越之剑是最早的青铜剑。商代不可能有剑存在。

其实,商代有剑,这种剑就是:轻吕,又称径路,是匈奴人的宝剑。

《汉书·匈奴传下》:' 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以 老上单于 所破 月氏王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径路, 匈奴 宝刀也。'

周武王伐纣,就用轻吕刺纣王的遗体。

《逸周书·克殷》 :'武王。。。而击之以轻吕。'孔晁注:'轻吕,剑名。'

轻吕=径路,具体怎么读不清楚,但看字形应该指的是同一样器物。

这种轻吕,其实就是商代鬼方族使用的宝剑。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鄂尔多斯青铜刀剑。如下图。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这种青铜短剑不长,只有20-30厘米,恰好可以插在腰间。妇好腰上别的就是这种鬼方国所用的轻吕,也即是后世匈奴所谓的径路。

中国最早的青铜剑就出土于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该遗址被认为是商代鬼方国陕西清涧县李家崖文化的前身。

下图即是朱开沟出土的中国最早青铜剑。其实也只能算是一把匕首。但它确实是双面开刃的。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朱开沟文化,早在4000年前就进入了青铜时代。朱开沟青铜器,又被称为戎狄吉金,是鄂尔多斯青铜器的早期代表。所以说,这种青铜短剑是戎狄青铜器的典型器物。

下图为一件拍卖品。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我们再看看妇好玉人像。是不是如出一辙?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还有这件。是不是更加相似了?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再看这个双羊首的剑把柄。有感觉了吧?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考古界不肯承认的真相:妇好墓玉人腰间那个神秘物件,其实很好解

所以,所谓的妇好玉人神秘柄形器,就是一把鬼方(李家崖文化)的青铜短剑,当时称为“轻吕”,或是“径路”,是朱开沟人创造的青铜兵器。

真知堂上古史:由于青铜兵器越坚硬越容易断裂,而加入的铅,锡少则过软,不能切割或穿刺,所以早期青铜兵器都很短,只能刺和切割,不能砍。妇好身为武将,随身佩戴当时的鬼方先进武器青铜剑,无疑是符合其身份地位的。

妇好佩剑,长度仅为20-30厘米,所以露在外面的就是剑柄,即所谓的神秘物件了。后人无识,以华夏剑的眼光去看,认为妇好不可能佩戴戎狄武器,则就把这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变得神秘莫测了。

结语

真知堂曰:上古史研究,不能先入为主。文物鉴定,应该是以出土文物为准而不是某某权威专家的言论为准。妇好墓出土的这件玉人,腰间佩剑(轻吕),装饰华丽,头上戴的冠原本可能是黄金冠饰。它应该就是商代武丁王后-司女辛(妇好)本人的真实写照。历史价值极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