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噎、呕哕、噫气之不同

 一得斋主人 2024-01-29 发布于山西

194条: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摶,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课前思考:

1.什么是气䭇?气䭇与哕有何不同?

2.什么是噫?噫气与哕有何不同?

194条: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摶,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这是《伤寒论·平脉法》中的一段话,吴谦先生拿到这里,作为鉴别诊断之用。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分不清噎、哕、噫这几个证候。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摶,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吴谦注:“误攻饮冷,皆可致䭇,固矣。今趺阳胃脉浮而不大,无力而虚,则是胃虚与邪相摶,即不误下饮冷,亦令䭇也”。这里首先提到一个病名:“气䭇”:音yi,《集韵》:“音噎”。《玉篇》:“食不下”。《说文》:“饭窒也”。吃饭时食物堵在嗓子眼咽不下去的意思。现代医学将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器质性病变,如食道癌;一种是功能性病变,如神经官能症、咽炎等。上两条提到误用攻下的方法和饮冷水的方法,都能导致呕哕。本条是说误攻和饮冷都可以导致气噎。趺阳脉是三部九候法中候胃气的部位,趺阳脉浮代表胃气虚,如果趺阳脉浮,无力而虚,代表胃气虚弱,无力与邪气相争,即使不误攻、饮冷,也会出现气噎。

“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这段话指出,哕证不但有虚证,也有实证。趺阳脉滑的哕证是实证,第196条具体指出“哕而腹满”是实证。吴谦注:“若趺阳胃脉滑则为哕者,乃热气壅郁之䭇,非胃气虚竭之䭇,医何可取实责虚,以自取其咎耶!若跌阳胃脉浮而鼻中燥者,此热据营分,营热迫血妄行,必作衄也”。趺阳脉滑代表胃中有实热,如果出现呕哕,这是热邪壅滞导致的气噎,不是胃气虚竭导致的气噎。医生对实脉视而不见,非要按虚证来治,自取其咎。趺阳脉浮而有力是实脉,鼻中干燥是实证,《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鼻根中”,阳明里热随阳明经进入营血之中,迫血妄行则鼻衄。这在阳明篇也有论述,第174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第175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吴谦注:“世有以哕为呃逆者,不知哕即干呕也,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又名哕也。观今病呃逆之人,与饮冷水则气自脐下冲上,出口而作格儿格儿之声,声长时止者为实,可治;声短不已者为虚,难治”。这段话是鉴别呕哕与呃逆,通俗易懂。自古以来,很多医生混淆呕哕和呃逆,我讲针灸时,曾借鉴高树中老师《一针疗法》中的内容,将《灵枢·口问》中治疗哕的穴位用于治疗呃逆、打嗝。其实《灵枢·口问》中治疗打嗝的内容为噫,“黄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噫:《说文解字》:“饱出息也”,俗称饱食气,打饱嗝。哕是久寒在胃,与谷气相摶,其病久深。噫是寒气客于胃,如客寄居,不能久留。从病机上看,哕比噫要重。“盖寒从水化,哕之标在胃,哕之本在肾也”,呕哕与噫气不同,虽然表现在胃,但其本在肾,所以补起于中焦的手太阴之脉的太渊穴以壮原气,泻足少阴之脉的原穴太溪穴以引其寒气。噫气是寒气客于胃,补足太阴太白穴以升清,足阳明足三里穴以降逆。补眉本是指攒竹穴,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此有交会,故可使胃中寒气从太阳而出。

其实仲师将呕哕和噫气分的很清,只是后人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仲师而已。《伤寒论》第9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呕哕标在胃,本在肾,吴茱萸汤治之。噫气打饱食气是寒气客于胃,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