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赵版伤寒论》.第193条,现在的排序中无此条文

 新用户1258N1Wf 2022-01-01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tuan,故令气噫,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见《赵版伤寒论》193条,现在的排序中无此条文)。

作者:蒋远东

趺阳脉在脚背上,主阳明病。趺阳脉浮,浮为阳,见《辨脉法》。《太阳病篇.桂枝汤证》中讲,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本条讲的趺阳脉浮是说趺阳脉虚浮无力,即有阳明内热外冲的迹象,是一个阳明外热里寒病。

虚浮相抟讲的是阳明虚寒之气与阳明虚热之气搅和在一起了,是热瘀在里。所谓抟(tuan)就像揣面一样,水和面搅和在一起了。趺阳脉浮讲的是阳明外证,是阳明经有热,即阳明表虚发热。表虚的原因是里虚有寒。《平脉篇》一再讲,表有寒则里有热,里有寒则表有热。因为,虚浮无力的脉是不足之象。本条的浮虚相抟实际上是虚热在表,实寒在里令气噎的一个病。

这里的噎是一个借代字,《阳明病篇》的后面给了一个注音说,读噎。因键盘打不出来,故以噎代之;本条自注为胃气虚竭。噎是哽塞不通的意思。气噎的表现出来的是呃逆,俗称打嗝。

   《平脉法》讲,翕(xi)奄(yan)沉是滑脉,意思是说这个脉忽上忽下起伏不定的就像滑动的珠子一样,即为滑脉。翕奄是忽上的意思,奄沉是忽下的意思,奄者,忽也(见《平脉法》)。其脉忽上忽下是寒热交错之象。表有热其脉翕奄,里有寒其脉奄沉。今脉滑讲的是胃中虚冷,表热里寒,其脉翕奄沉。第194条讲,攻其热必哕;第226条讲攻其寒必哕。哕者,有声无物(见《吐哕篇》)。

脉滑则为哕是说这个病出现脉滑以后才哕的。本条讲了滑脉的由来是医咎,是医生误诊误治造成的。气噎者,呃逆也。呃逆本来是胃中虚冷,由于因为误攻其热,即责虚取实,或者说误攻其寒,即守空迫血造成的。咎是错的意思。医咎是医生的错误。

责虚取实是把责任推给虚的一方了,即攻热了。守空迫血是把空的一方留下了,即把热留下来了,攻寒了。攻下和发汗都是胃中虚冷的禁忌,责虚取实,守空迫血是犯了胃中虚冷的禁忌。责虚取实,守空迫血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都会导致哕的出现(见194226条)。病人开始只是气噎,即气逆而呃逆,由于误汗误下导致病人长时间的呃逆不断,这种情况在中老年妇女中经常出现,咯——咯——的时间特别的长,即本条的哕也。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见226条【注】中)。

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是说趺阳脉浮,鼻中干燥,必定会流鼻血。因为,足阳明胃经从鼻翼下面的凹陷处过(见《足阳明胃经循行图》)。鼻中燥是足阳明胃经有热,所以,必定流会鼻血。可见,阳明鼻衄是一个白虎汤证(见第202227条、176条),白虎汤加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