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诊新知!饮酒诱发Brugada综合征—急诊抢救 建议:喝酒需谨慎

 新用户3507A8As 2024-01-29 发布于江西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复胸闷、晕厥1年,再发2h余”入院。患者1年前饮酒后出现胸闷、冒冷汗、面色苍白,随后晕厥、呼之不应,家人胸外按压数次后神志转清,呕吐胃内容物,无其他不适。
此后患者再次发作上述症状2次,程度性质同前,均于饮酒后出现,由家属自行予以胸外按压数次后好转,患者及家属均未予以重视及处理。
2h前患者饮酒后再发胸闷,随后晕厥、呼之不应,家属立即予以胸外按压,按压人中数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呕吐胃内容物,量较多,无呕咖啡色物质及呕血,非喷射性,同时家属呼叫120,患者尚能自行前往救护车,在来院途中患者再发胸闷,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当时心电监护示生命体征尚可,到医院急诊时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图1),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等积极抢救40余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图2),随后转Icu进一步治疗。

图片图片

体格检查:T:37.0°C,P:140bpm,R:25bpm,BP:110/60mmHg。神志昏迷,被动体位,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腹部四肢体检未见异常。

入院后查肌钙蛋白T:2418.0pg/ml;心肌酶:谷草转氨酶:675.1U/L,肌酸激酶:3536.00U/L,乳酸脱氢酶:1144.00U/L,轻丁酸脱氢酶:557.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37.80U/L;心脏彩超: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EF41%;
心电图(图 3):窦性心动过速;Brugada 波;ST-T 改变;

图片心电图(图4):窦性心律;J波明显(V1V2)。

图片

患者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护胃护脑促醒等对症支持治疗后1周,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模糊,反应迟钝,不能言语,被动体位,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遂转康复科治疗1月,患者认知较前改善,言语理解能力增多,重复语言减少计算力改善但记忆力、时间、空间定向力仍差。
患者为独生子,经询问,其家族中未见类似病例。
出院诊断:Brugada 综合征;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脑病后感觉性失语,认知功能障碍。
讨论 
Brugada 综合征是以心电图 V1~V3导联存在J波ST段异常拾高及T波倒置为特征性表现伴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具有遗传性的心脏电活动紊乱疾病。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该病例。1998年熊凯宁首次对Brugada综合征进行报道,近年来这一疾病在国内的报道逐渐增多,也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心电图分三型:
I型即“穹隆型”,表现为右胸导联(V1、V2)J点上抬和缓慢下降的sT段抬高,伴倒置的T波;
II型为马鞍型,表现为右胸导联J点和ST段抬高(≥0.2mv),继以直立或双向的T波;
III型为低马鞍型,表现为右胸导联J点和sT段抬高(<0.1mV),继以直立或双向的T波。
2012年Brugada波心电图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将BrugadaⅡ型和III型合并称为新II型,统称马鞍型。保留I型即穹窿型,并明确I型Brugada波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① v1或v2导联见J波,幅度≥0.2mV,sT段呈下斜型抬高;
② 少数情况下J波<0.2mv,但应≥0.1mV;
③ J点高度>ST段40ms>ST段80ms;
④ Corrado指数>1,QRS波后J波界限不清楚;
⑤ J点后40ms处,ST段振幅下降<0.4mV;
⑥) Vl、V2、QRs时间>左胸导联;
⑦ T波倒置对称。本例心电图完全符合这七条标准。
Antzelevitch 2005年推荐的Brugada综合征1+1/5诊断标准:有心电图I型Brugada图形,同时具有下列五项标准中的一项:
①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② 晕厥或夜间极度呼吸困难;
③ 心脏电生理检查阳性;
④ 家族成员有45岁以下猝死者;
⑤家 族成员存在I型Brugada样图形。
2016年的J波综合征专家上海共识首次推荐使用上海评分系统来诊断Brugada综合征,进一步细化了诊断要求,诊断积分大于3.5分即可确诊。
原发性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电紊乱疾病,目前已证实23种基因与Brugada综合征有关,但获得性Brugada综合征则没有明显的遗传学异常,本例患者经详细的询问,家族中没有类似病例出现,体检也未见Brugada波。
本例患者有典型的I型Brugada图形,有多次晕厥病史,人院确诊为室颤,无论按照1+1/5诊断标准或上海标准(6.5分),都确诊Brugada综合征无疑。
特殊之处在于本例患者为饮酒诱发,属于获得性Brugada综合征。
获得性Brugada综合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或因素的作用下,平素无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及临床表现者新出现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而被诊断,还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甚至心脏性猝死。
Brugada综合征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增强、内向钠电流(INa)衰减,跨壁电压梯度增加,心外膜动作电位1相出现切迹而引起J波增大、ST段抬高,因2相折返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饮酒可以引出Brugada波尚未见相关研究。赵善民等报道乙醇中毒能导致Na+K+一ATP酶活性降低,并干扰心肌细胞钙钠运转,这一发现或许为揭示饮酒引发Brugada波的机制提供了指引。
本例患者的救治留下太多遗憾,尽管保住了患者的生命。
但失去了生活能力。患者一年发病4次,且均为饮酒诱发,从治疗来说只要戒酒即可有效预防发作,但因为患者及家属未重视、未进医院,前3次诊断、救治的机会都被错过,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转自:朱晓晓心电资讯

【版权声明】 图文及视听资料来源于网络,在此致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