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桥怀古

 新用户82177594 2024-01-30 发布于江苏

徐州市清华中学远帆文学社元旦采风行


燕桥怀古
初一(17) 班 袁悦嘉
百年古桥今还在,岁月匆匆不待人。
2024年元旦这天,我随远帆文学社的社友们,拜访了由桥建的审美与岁月的沉淀,共同书写的一首中国桥梁史史诗---三堡镇燕桥。
燕桥建造于明朝,相传是燕王朱棣拔军南向勤王时,在此驻军建造的。此桥是三孔石洞桥,桥身乃青石砌筑,用料粗犷,具有北方石桥的建筑风格。其造型独特,在江苏石拱桥中极为少见。桥长18米,宽7米,护栏上雕刻了四个平、四个端、四个蘑菇,四个尖。护栏上的花纹做工精细,花纹美妙,让人不禁想要赞叹一番。桥面铺满了大青石板,岁月如刻刀一般,在石板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这桥,这水,这天空,这大地,融合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这座处于徐州往南二十里的三堡古驿道上的燕桥,她接连南北、贯通东西。几百年来,来往的商人,赶考的书生,还有官府的马匹,络绎不绝。古桥似虹。我抚摸着这百年古桥,千古的气息散发在空中。
站在桥头,我彷彿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景象。桥的两头是繁华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连接着河两岸,到了晚上张灯结彩,小二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还有讨价还价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好不热闹。彰显着说不尽的忙碌和繁华。
脚下光滑的青石板,告诉我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太阳起起落落,人们匆匆忙忙,她承载了老一辈人的回忆,也承载了孩童天真烂漫的嬉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数百年古桥,已被人们遗忘于此。奔跑在国道省道,幸福在高铁,娴静在地铁里的现代人,很少再正眼看她了。小小的石桥,像极了山村里留守的老人,你天天在眺望吗?你在眺望着什么?微风托起桥的倾诉,冰冷的石头中,仍包裹着一颗热忱的心肠?
桥还是那座桥,人已不是昨天的人。夕阳下,你又是那么地祥和与贞静。那是一个养大了一群儿女后的,一个老母亲的坦然与笃定。
徐州城南古官道上的这座燕桥,你承载过刀关剑影,物产繁华;也承载过小桥流水,田园诗画。
我坚信,一座桥有一座桥的理想和桥的恢宏!就如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挥一挥手的我,离开古驿桥,走向新征程。

古官道,访燕桥

初一(7)班 姚芊羽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桥梁是历史的眼睛。
我爱这样的桥。我爱这样的眼睛。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与文学社文友们跟随文学社老师们老师来到了徐州燕桥。
据《徐州交通史》记载,明永乐年间,过往三堡的驿道异常繁忙,官府的马匹、往来的商人、赶考的举子,常年络绎不绝。但由此三堡周围的地势低洼,周围山区的雨水多汇集于此,影响驿道的畅通。明万历18年,当地的官府便在灌沟河支流上建造了这座桥梁,因此桥址座落在燕营村之南,故名燕桥。
关于燕桥的造型当地还有一段歌谣,叫做“四个平,四个端,四个蘑菇,四个尖,四个时候把两边”。据上了年纪的人讲,桥两侧原有石栏,栏杆上从外到内依次为石猴、石尖、蘑菇、石端、平石,而且两侧相对称,一共20个,两个造型中间还有两米长的石栏,上面雕龙画凤,格外美丽。如今的燕桥长28米,宽7米,该桥为三孔石拱桥,高10米,三个拱洞中,外侧的两个宽约4米,中间的一个宽约5米,桥孔为青青石券顶联锁式排列,桥孔为三分之一圆弧,孔洞下可行舟楫,三孔如长虹一般宛然于水面上。为增加桥梁的稳固,拱券和桥墩各部分石料之间,均使用了腰铁,以增强砌石之间的相互拉力。桥面上铺青石,桥身中央微微高起,坡势平缓,以利车马之行。
燕桥将神兽护桥的艺术造型发挥到极致,艺术性和实用性浑然天成。桥身西侧上两个石龙目睁嘴张,栩栩如生,据说啊这种装饰的龙头又称“吸水兽”,龙首正视河心,监视着通过桥孔的流水,寓意为不让流水兴风作浪,又起这标志水位的作用。北面龙头下面桥墩迎水面的分水间上,一只巨龟安卧其上,首翘头昂迎向水面,以龟首分汊水流,减少洪水对桥面的冲击力。南侧的桥墩分水间上,现已空空如也。当地人说,桥下的石龟曾有两个,低头是鳖,抬头的是龟,意为“低头看水流,昂头观天象”。南侧石鳖体型与石龟相似,在2004年被人盗窃,后被警方追回,现存于一民俗博物馆。
有燕桥在,就有美丽的传说在。也有善良和传承在。
道光十年知县崔志元捐款维修。后被战争破坏,再修缮。1974年文革期间又遭局部破坏,现为生产观光桥。
数百年来,这座静卧在徐州城南古官道上的石桥,以其精巧别致、坚固耐用的品格,承载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早出晚归的车辆,也承载着来者的希望,呵护着往者的忧伤。

采风去!

初一(13)班 李梓睿

“谁为采风者?听我歌此诗。”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2024年元旦,我和文学社的伙伴们,在徐州家乡史文化学者于克南先生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我们采大地之诗,历史之风。
八点钟,准时坐上大巴车的我们,徐徐驶出校园。一路上的花草树木,看上去是那么的欢快,迎着风儿跳着优美的舞蹈。平时不肯出声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为我们送行。
大巴开出去不久,我们就到达了第一站——铜山区三堡镇女娲山。于老师给我们讲述着流传在这里的女娲补天故事。啊?女娲原来是在我的家乡补天的啊!惊叹乎?自豪乎?感恩乎?
接着又朝拜了“树驮桥”、“古燕桥”、“岳王祠”、“明银杏”,来到了“闵子祠”。闵子祠堂内的那棵侧柏真老啊,两千五百岁了。从春秋,历战国,唐宋元明清,所有的帝王和他们的江山,都尘封进了历史,这棵从不动心的树,却慈眉善目地与我同在。你看她婆娑如华盖,绿莹莹地像一株饱满的西兰花。是因为她叫“闵柏”吗?所以她还活着!
后院还有个大鼎,上面有精巧的花纹,我觉得有点像司母戎鼎。“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遍地草萋萋。阶前几棵常青树,不是慈鸟不敢栖”。鼎在,树在,闵子在,孝道在,薪火传承在!
我想到了明朝文人刘若愚云的“世之君子,当不讳之朝,思采风之义,史失而求诸野,闲中一寓目焉,未必不兴发其致君泽民之念也。”
致君泽民!也就是敬亲爱国,也该是小小的我的职责和方向吧?把家乡灿烂厚重的文化和昨天,唤醒,并播撒开来,这是我的使命。好崇高啊!
吃过午饭后,最向往的来啦!爬龙脊山。等我跟上伙伴们时,已经累到不行了,两条腿感觉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呼吸都要停止了。能死吗?咬了咬牙。我一定行!哈哈,登上了山顶!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今天,我们用脚步丈量了家乡的历史和山川,在定格的人文和大自然景观里,又阅读了生动斑斓的家乡风物和文化。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采风去,采风去!小伙伴们,请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出舒适区吧,拥抱课本以外的课本,打开知识背后的智慧吧。它能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本质,成长的至乐。
所谓大地,无字天书。
一草一木,皆是民谣。
一砖一瓦,皆是心歌。
此谓采风。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