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麻醉科绩效设计构思

 djkxiaold 2024-01-31 发布于湖北
前言
JZH-MDT
图片

周三,聊聊绩效,本期我们探讨下医院麻醉科绩效设计事宜。

主要参考:

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国家卫健委;

麻醉科护理绩效分配方案的构建及实施,余遥,李文奇,赵体玉;

手术部运营管理,河南肿瘤。

一、麻醉科简介

我们统一一下麻醉科的工作范围,完整态的麻醉服务涵盖临床麻醉、疼痛诊疗、监护治疗、急救复苏等门(急)诊和住院服务多个领域。

本期我们仅探讨常规麻醉工作范围,不含疼痛模块。

图 浙大二院

图片

具体业务包含:

1.麻醉门诊。负责麻醉前评估、准备、预约和咨询,出院后麻醉相关情况随访,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设麻醉治疗门诊,利用麻醉学技术探索开展睡眠障碍、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等病症的治疗。

2.手术麻醉。主要包括手术室内麻醉、手术室外麻醉。手术室内麻醉。在手术室内为手术患者提供的麻醉医疗服务,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日间手术。手术室外麻醉。在手术室外为各类内镜、介入、组织活检等有创诊疗操作,以及自然分娩、康复治疗等疼痛程度较高的诊疗操作提供麻醉医疗服务。

3.围手术期管理。要包括麻醉前评估与准备、术中麻醉、麻醉后恢复、麻醉后监护治疗及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

常见人员配置:

1.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的岗位职责涵盖上述麻醉科医疗服务领域的相关内容。为满足医疗服务需求,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可根据诊疗情况合理确定比例,但不低于1:5。

2.麻醉科护士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麻醉专科护理队伍,配合麻醉科医师开展相关工作,具体包括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手术室外麻醉护理、麻醉门诊护理、麻醉相关专科病房的护理等工作。其中,配合开展围手术期工作的麻醉科护士与麻醉科医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0.5:1。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数量其他岗位的麻醉科护士,负责麻醉门诊、疼痛门诊、专科病房等护理工作。

图片

二、麻醉科医师绩效设计

目前主流的麻醉师绩效算法结合各项操作点值进行绩效激励,同时核扣平台成本,同时对麻醉质量考核。升级版的可以考虑麻醉难度/时长关联,体现患者属性以及麻醉能力。

ASA麻醉难度体系【目前大多数医院麻醉系统有此数据】

图片

核心点在于麻醉执行项目点值序列,以及绩效水平问题。

点值序列可以参考CCHI体系,匹对当前收费项目,以及麻醉系统的改造。

CCHI2023-麻醉项目(93)

图片

原则上使用同一套点值体系的绩效建模可以计算出合理的绩效水平,但是考虑到医院过往绩效水平问题,仍然需要考虑校正点值体系,匹配本学科在院内的绩效水平(考虑人数/成本问题)。

部分医院也会考虑对老年患者、手术过长手术加成。

室外麻醉大多数医院单独处理,类似于单项解决办法,也可以抓取两次(执行/项目),点值切分。

使用CCHI体系可以引入项目成本体系,二次校正点值,更精准的评估。

美国RBRVS体系中的麻醉是单独的,无法与临床科室点值进行比对,故使用RBRVS点值需要慎重。

麻醉科也需要承担手术平台成本,一般情况下承担的比例不高,大多数医院在10%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 河南肿瘤

质量考核体系参考国家质控目标&等级评审,不过多阐述。

三、麻醉科护士绩效设计
JZH - MDT

随着麻醉护理专科的发展,探索和应用麻醉护理绩效分配方案,对于专科护理水平、科室管理,以及保证麻醉护理队伍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科护士绩效建模不复杂,核心就是抓取执行工作&协助工作 工作量补绩效±质量考核,关键是点值切分以及绩效水平问题。CCHI2023中与麻醉师工作项目重叠的有82个(总93),如何切分工作绩效占比是个课题,或许两边同样计价,点单价拉开差异,亦或者通过点值提取来切分。

CCHI2023版-含护理操作的麻醉项目(82/93)

图片

由于麻醉科护士也是护理序列,故其需要与全院护理团队绩效水平进行比较。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点值体系较为独立,可操作性较大,绩效水平是难点,多数医院会进行全院护理分级评估,结合人员配置等综合考虑绩效水平。

麻醉医护成本分开需要考虑成本与绩效占比问题,原则上成本与收益对等。

也有医院自研护理点值体系,进行垂直分配处理。

大型医院综合考虑工作、能力、质量等进行绩效激励,提升专科护理能力。

护士每月工作量采用计分法,月工作量分数=岗位系数×工作时间(天数)。

工作质量的考核。制订《麻醉科护土岗位说明书》和《麻醉科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及细则》包括岗位资质、岗位描述、岗位职责等,每个月根据标准及细则,对工作质量及表现进行三级质控,将当事人的差错例数和质控问题记录在《护理绩效考核本》上,当事人签字确认。

学习维度的考核发展方面根据专业能力成长和个人胜任力,将岗位人员分为AN~N45个级别,分别设定级别系数从0.2~1.2(见表3),采取公开竞聘上岗,可升高一级或降级聘用。

绩效分配方法根据科室效益和绩效考核分配,每月绩效总和分为四部分:50%的工作量绩效(A)、10%的工作质量绩效(B)、30%的发展绩效(C)、10%的学习绩效(D)。科室绩效管理小组先计算出每位护士4个部分的绩效得分(A1,B1,C1,D1),得出科室护理的绩效总分(AS,BS,CS,DS)。最后将每位护士的绩效分数反馈给护士确认签字。护士的个人绩效(M)=A×A1/AS B×B1/BS C×C1/CS D×D1/DS。

——武汉同济

图 武汉同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期完结

麻醉科绩效建模核心在体系&促进能力提升,绩效水平需要综合考虑人员配置、术科梯队、成本消耗等情况。

欢迎加入运营群沟通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