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句话:每个人的出场配置都不同,有的是“拖拉机配置”,有的是“宝马配置”。如果从身体状态的角度看,我的出厂设置就是妥妥的“拖拉机配置”。尤其在当了妈带娃几年后,身体更是拉跨得不像样子。每天精力很差,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提不起劲儿去做,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舌苔齿痕很明显。气虚严重到,陪伴孩子阅读时,我的声音一直都是低音量的。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我太温柔了,其实实在是气不够用,读大点声都累。身边人的情绪一有不对,我立即被感染,一件小事都能让我闷闷不乐大半天,经常容易不开心。睡眠不好,半夜醒来给孩子盖被子就再难入睡,事情多的时候一整夜睡不踏实。月经期腰酸痛,腹部不舒服,不能久站。经血的颜色很淡,又有血块。李辛老师在《精神健康讲记》里,把我这一类人归为敏感而柔弱的身心体。很多带孩子的妈妈们都像我一样,带娃工作两手抓,平时消耗大于补给,整个人能量很低,气血不足,身体又虚又堵。一年多前,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身心的能量水平,今年我的状态已经好多了。下面要讲的这几件事,对于我恢复能量,提升气血状态特别有帮助,今天分享给大家。当妈后,我们的注意力很少放在自己身上,成天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操心家里的琐事,操心自己的工作事业,但是会忽略自己。对于每天怎么让自己真的吃好睡好,心情好休息好,压根顾不上管。
当注意力完全在外面的事物上时,我们是一个心神外散的状态,自身的能量也会分散得七零八碎。就像是手头的零钱总是比整钱更快被花掉一样,这些零碎的能量也更容易被消耗。《黄帝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一个人的心神有多重要。如果我们想要养回自己的能量,首要的就是把心神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这样我们的能量也会慢慢聚焦回来。站桩不仅能让心神归位,还能调节自身的气血水平,慢慢地,能量也会足,个人的免疫力和身体修复能力也会提升。等站了几天之后,气比之前足了,人也站得稳、不摇晃了。每次站桩都会排气,有时候打嗝儿,有时候肚子里咕咕响,有时候站到一半,就忍不住要去厕所上大号。这个就是内部的气机开始流通了,气血加速运行后,原本停滞不动的部分被运转开了,身体自然会把郁滞的气疏通、排出,把胃肠里多余的垃圾往外推,这样之后气血运行就越来越通畅。站桩后,我原本冰凉的手脚开始变得热乎,开始冒热气,后来肚子和后背也有热乎的感觉。每一次站桩后,我都会觉得眼睛变亮了。因为眼睛本身就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汇聚,脏腑精气足了,眼睛就会亮,有神,看东西更清晰。站桩是我最喜欢的“充电大法”,每次站完,都会觉得内心很踏实,安定,感觉到自己的身心是安住在当下的。站桩两个月后修复了我的脚后跟痛,小半年后月经期腰酸痛好了。因为站了桩,即使睡不够,第二天精力也很好,这在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精力变好后,发现更有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也更有执行力。带娃的时候耐心也增加了,温柔的时候变多了,脾气也变好了。站桩的时间没有固定,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每次站上半小时到一小时,除非带娃外出,在家几乎每天都在站。孩子小的时候,等他睡了我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我经常熬夜。熬夜睡不好,第二天还得继续忙碌,自己脑袋昏沉,身体也没力气。一段时间下来,每天拖着两条铅锤般沉重的腿,双眼无神,一脸暗沉,我对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失去了热情和新鲜感。为了晚上那一点短暂的自由,我几乎得荒废一整个白天。调整作息之后,现在每天十点半上床,十一点左右入睡。睡好睡足之后,第二天起来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力气,有兴致也有精力做很多事,带娃也可以耐心十足,陪娃运动时活力满满。
如果遇到事情多,思虑重,可能睡不好的时候,我还会提前给自己做个睡前大保健:1. 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读点让自己静下来的书,比如李辛老师的《精神健康讲记》,读的时候整个人就慢慢安静下来了。3 再给身体做个按摩,可以捏捏小腿的脾胃经,或者摩腹。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放松,很多紧张担忧的情绪也会得到缓解,睡眠就会好很多。生孩子后好几年,我都觉得自己有一些产后抑郁的倾向。因为常常不开心,总是被负面情绪和负面想法包围着。其实身体越是能量低的时候,心里更容易紧张、焦虑,为小事生气,从而更是耗气耗血,身心状态互相影响,进入一个负向的循环。徐文兵老师说:抑郁的人,心的募穴巨阙位置常常都是满实的。我那个时候心下确实是满实的状态,穿紧身点的衣服都能看出胸口那里鼓鼓的,同时心里总觉得堵得慌,遇事也容易钻牛角尖。

于是我开始用推心置腹和摩腹两套手法,疏通自己的“心结”。每天做,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的心下变得平坦了,胸口和肚子也松软了很多。在推揉的过程中,常常排气、肚子咕咕叫,甚至感觉肚子里的气发出很大的声响,这都是手法触动了内部的气机,在修复调整。身体有了变化之后,慢慢地我察觉到自己的心也轻松了,人变得不爱计较了,更多时候能放下,不纠结细节了。一般我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右手大鱼际从心下开始推到肚脐以下,同时两侧也一起推下去。可以隔着一层薄薄的衣服往下推,每个地方坚持推100下左右。把手搓热,单手贴在肚子上围绕肚脐摩。如果是右手,就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左手,就顺时针。注意手完全贴紧肚皮,手心不要鼓起来,可以稍微带点压力,让手与身体贴得更紧密。一般匀速摩腹10分钟,特殊时期可以延长时间。一年来就是通过这3件事,我的状态越来越好,有精力做很多事,连发脾气的次数都比之前少多了。有天晚上,孩子跟我玩游戏,用手当食人怪盖住我的脸,做出要吃我的样子。然后他笑着说,“现在你是能量好的妈妈,我不吃你。”祝每一个妈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让我们都成为能量饱满的人。
作者简介:许秀梅,喜爱中医食疗养生,4岁男孩汤圆的妈妈,羊粉儿,中医粉。
文 | 许秀梅
编辑 | 小雅
插画 | 泽漆
校对 | 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