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之源与精气神【诗】

 溱湖之恋 2024-02-01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4年2月1日

  


      朋友们,我一直在研讨酒、色、财、气这四道门。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是从一个最基本的民间俗语所道出的常理,从医学角度分析,气的来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肾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如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肺为生气之主: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结合起来,生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行血气,下蓄丹田资元气。故肾的生理功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诸多脏腑的功能协调,密切配合,则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不断,人应显得特别精神,会焕发出青春与活力。人体之气得以充足旺盛。如若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异常或失去协调配合,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及其功能的发挥。

气是心中火一盆,冲动惹祸根苗生。

霸王别姬自刎死,周瑜因气落了魂。

高祖藏气汉朝立,刘备义气失千军。

三寸真气丹田守,延年益寿正果成。


(点击上图中间的亮丽部分播放----梧桐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