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云林:成不成功不要紧,活得干净最重要

 书巷 2024-02-01 发布于宁夏

张岱说:“人无癖,不与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一个人要活得有真性情,这很重要。

当然,张岱要是活在现在,铁定交不到朋友,因为一眼看去,处处都是营营役役之辈。

然而,回首历史,那些高士,人人皆有真性情,在这些人里,倪瓒是最特别的一个,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洁癖患者,爱干净爱得要命,一开始,他让自己的生活干干净净的,后来,他将自己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

倪瓒是谁?

他是元四家之一,和黄公望、王蒙、吴镇等齐名,一手山水画,意境深远,堪称一绝,后人评的古代十大画家,他赫然在列。

他一生不爱财,视钱财名利如粪土,活得孤傲清高,不事功名,与山水作伴,他用艺术和情怀,不断清洗自己,最终活得干干净净。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成不成功不要紧,活得干净最重要。

01

1301年,倪瓒来到了这个世界。

彼时和此时一样,大多数人营营役役,根本不敢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内心被诸多世俗尘埃染着,脏兮兮的。

那时候,黄公望三十多岁了,还在名利的猪圈里打滚,可悲得一事无成,只是艰难求生,而吴镇年少轻狂,豪情万丈,一边舞剑,一边画画。

倪瓒比较幸运,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是妥妥的富二代,祖父那一代,倪家就富甲一方,倪瓒的哥哥是道教的高层,地位显著,既无劳役之苦,也无名利倾轧之患,还持有生财之道。

所以,倪瓒虽然幼年丧父,但倪家的生活水平,其实很高。

兄长对倪瓒很好,尤其在意倪瓒的教育,为倪瓒寻找好的老师,那就是王仁辅。

王仁辅学识渊博,不被世俗名利所缚。

倪瓒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自然不用天天被教育要博取功名,也就可以肆意生长,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今的孩子,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被强行灌输了世俗的成功观,实在是一种悲哀,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为了某种结果,而不是为了探索生命的美妙。

倪瓒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去探索。

他不必挨饿,自然也就不必想着种地,他不缺钱,也就不用想着怎么赚钱,不必被生存困扰。

然而,这世间绝大多数人,都不能不考虑生存,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吃过很多苦,就知道没钱的苦。

因为不受其苦,所以也就不在意金钱的好处,在倪瓒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俗不可耐之物:

“浮生富贵真无用。”

要内心很丰富,才能如此感慨。

富贵的生活,让倪瓒成了严重的洁癖患者,他不仅要住的地方干干净净,而且连自己的内心,也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染俗物。

人来到这个世界,难免会沾染上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我们要经历很多,才能洗干净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影响。

一个活得干净的人,是不会被外在的东西左右的。

02

少年倪瓒,随性而活,自由生长。

兄长为他撑起了一片天,他不用为生计奔波,就安安心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还觉得身外之物很俗,不想沾染。

所以,倪瓒不愿意为了身外之物努力,不愿挤破脑袋钻进名利场,他只想提升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

家里有一栋藏书楼,经典典籍,名家书画,应有尽有,就连米芾、董源、吴道子、王献之、智永、张旭的作品都有收藏在内,那是倪瓒最喜欢的地方。

一有时间,倪瓒就钻进书房,把玩这些书画,然后开始临摹,揣摩书画神韵。

在这些名家字画里,倪瓒最喜欢的,就是米芾。

少年的倪瓒,没事就在书房里读书写诗,或者就是拿出米芾的作品,开始学习,看书累了,就带上纸笔,出去游览写生,看见喜欢的风景,就停下来画。

二十多岁,他娶了老婆,但他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画,画越来越好,诗词,写得越来越好。

诗情来了,他就让童子磨墨,大笔一挥,一首诗便成。

写完了,就让童子将笔和砚台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画意来了,他挥毫泼墨,丹青妙笔,浑然天成。

童子知道倪瓒有洁癖,所以总是将一切打扫得干干净净。

倪瓒的画也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简洁,恰如他的内心,越来越干净。

读书越来越多,才名越来越大,可倪瓒不去考功名,也不去经商,最关键的是,他还讨厌那些达官贵人,对他们敬而远之,他沉迷在自己的诗情画意里。

他写诗说:

岂为任真无礼法,也须从俗着冠裳。不营产业人应笑,竹本桃栽已就行。

意思是,我闲云野鹤还行,但经营产业,绝对败家,这样的活法别人要笑就笑吧。

天有不测风云,倪瓒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去世了。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倪瓒不得不拿起生活的担子,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有时候,生活给你降下苦难,给你降下挫折,可能就是要你看清,你有多少是真正忠于自己的。

03

倪瓒确实不善持家,兄长去世后,倪家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兄长凭着自己的影响力,让倪家颇有特权,可如今,兄长去世了,特权没了,倪瓒就只是一个稍微有点钱的读书人,地位一落千丈。

祸不单行,哥哥辞世不久,母亲也去世了。

此时的倪瓒,照顾妻儿,赡养长辈,维持家庭运转,身上的担子日渐沉重。

这些让30来岁的倪瓒,痛苦不堪。

最让他痛苦的,就是他讨厌世俗这些事情,却又不得不做,如同将脏东西撒在自己身上。

他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就决定,隐居吧,反正家里还有一些钱。

此后,他安安静静生活,整日埋首书斋,写诗作画,玩花弄草。

他的书斋名叫“清閟阁”,藏书众多,全是倪瓒亲手校订。

因为清閟阁“松桂兰竹香菊之属,敷行缭绕,而其外则乔木修篁,蔚然深秀”,倪瓒如同在云间林间,便自称“云林”。

此后,他便是倪云林。

除了清閟阁,倪瓒还耗费巨资,建了云林堂、消闲仙亭、雪鹤洞,他爱干净,所以家中放有大量鞋子,有客人来了,不换鞋子不给进,铁面无情,一视同仁。

他的洁癖越来越严重,雪鹤洞他铺上白毡,屋内桌子铺上碧云笺。

干净简单,但自有奢华。

他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花,每掉一片叶子,都要及时清理出来,但他怕人家踩脏了院子,就非得搞两根长杆,站在院子外,将落叶夹出来。

环境干净,倪瓒也越来越干净。

有一回,他在院子里散步,只见他仙气飘飘,身上一尘不染,又没有一丝俗气,别人看见,简直觉得自己遇到了神仙。

他活得越来越干净,他的画也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简洁,他的山水,有了大片的留白。

他画完,也不喜欢盖章,他的画里,不仅没有人,连鸟影和云影都没有一点,干干净净,又丰富无比。

他笔下山水,不落凡尘。

有人赞叹:

“云林书师大令,无一点尘土。”

但他觉得,这些人想得太复杂了。

“余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直抒胸臆耳。”

他画的,是心中所想,他心中,已干干净净。

04

对于世俗,倪瓒很懒,所以自称懒瓒。

他确实很懒,不事功名,不善经营,一直都在吃老本。

三十多岁的时候,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只能变卖家产,勉强维持生活。

幸好他家大业大,不然还真经不起折腾。

别人笑他不好好赚钱,竟搞些没啥用的东西,简直是世间一流的蠢蛋,他笑笑不语。

他也写诗遣怀,他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和杜甫,陶渊明的诗,写的都是真实情感,毫不做作,杜甫的诗,写的都是家国情怀,没有无病之呻吟。

其他诗人,他都不喜欢。

按说,这样的日子,简直是神仙日子,但倪瓒也有烦恼。

1347年,他感叹:

“余既为农畎亩身依稼穑,复而政繁奔走州里……”

为了生活,还是要许多奔波。

抑郁事污俗,纷攘心独惊。

他很讨厌这样活着。

他一个愤世嫉俗之辈,一个如此厌倦俗物的人,却为了生活,与俗物为伍。

很多次,他都想彻底抛开这些,自由自在地活着,可是一想到家人,他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不敢轻易尝试。

遗业忍即弃,吞声还力耕。非为蝼蚁计,兴已浮沧溟。

越是这样,他精神上的痛苦就越多。

于是,为了排解精神痛苦,获得精神解脱,他开始向出家人寻求帮助,希望能从他们那里找到解脱之道。

那时候,黄公望已经放弃了一切,成了黄冠儒服的道士,倪瓒很喜欢这个人,也喜欢黄公望的画。

还别说,倪瓒还真吸取了一些力量,他更加不在意世俗的眼光,越来越随心所欲地活着。

烦恼即菩提,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可能也是我们获得解脱的开始,我们痛苦,是上天提醒我们,该改变了。

05

1353年,倪瓒五十多岁了。

他做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决定,他要变卖家产,将自己心爱的书画搬到船上,然后在太湖上度过余生。

五十多岁,有家有室,他疯了吗?

很多人都这么想,但倪瓒就是这样做了。

他没疯,他只是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

身外之物,毕竟只是身外之物。

他泛舟太湖没多久,兵祸就来了,许多富人家都糟了祸患,偌大家业,一遭被抢空了。

然而,倪瓒却因此躲过一劫。

他说:

此生传舍无非寓,漫认他乡是故乡。

以舟为家,游于清水,他将自己避难的地方称为蜗牛居。

这种比喻形象别致。

他说的确实做到了,此后漂泊不定,偶尔去朋友家住。

太湖周边,风景秀丽,山水迷人,一年四季,各有特色。

倪瓒心中的诗意越来越浓,画的画越来越好。

他泛舟太湖,时而画画,画面无不恬淡美好,无不干干净净,这就是他独一无二的画风,多年来,无人能够模仿。

他的笔下,一丛树木,两座茅屋,简洁得如同他这个人一样,连这些画都充满洁癖,不要染上一点多余的东西。

人生一世,一时忠于自己是容易的,但一辈子都忠于自己,这是艰难的。

一个人,顺应潮流是容易的,难的是哪怕逆流而上,也要成为自己。

06

元朝末年,朝廷越来越腐败,起义造反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倪瓒不管,他画着自己的画,守着自己的心,让它干干净净。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但倪瓒这人很怪,不喜欢的人,千金不卖。

当时,张士诚率兵起义,权势滔天。

这人还附庸风雅,很想找倪瓒画一幅画,于是就带着上好的绢,还有大把的钱,请倪瓒赐画。

然而,面对盛气凌人的张士诚,倪瓒一点面子都不给,撕了绢,还很生气:

“我又不是王府的画师!”

他的意思是,要画,就去找你们王府的画师自己画。

后来,倪瓒被张家的人一顿暴打,但他愣是一声不吭。

有人问他,你不痛啊?

皮开肉绽,那肯定痛。

痛为何不喊?

他说:

一开口便俗。

他太讨厌“俗”了,所以他要脱俗。

在《竹石寒树》中,朋友给他题上:

“懒瓒先生懒下楼,先生避俗避如仇。自言写此三株树,清閟斋中笔已投。”

他有朋友出去当官,他就送人家一幅画,说当官俗,没意思。

在倪瓒看来,大多数人都是俗的,所以他画画不画人,因为他觉得人俗不可入画,只有一幅画是例外:

“倪云林先生不画人物,唯《狮子林图》有之。”

画家王蒙,想进入官场,博取功名,但倪瓒一次次劝他,不如寄情山水,远离官场。

他不仅劝别人不要当官,他自己也是绝不当官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请他出去做官,他也拒绝了。

他说自己:

“只傍清水不染尘”。

1374年,倪瓒病逝。

他这一生,活得干干净净,真名士自风流。

07

倪瓒一生,生活很讲究,对吃的,他也很讲究,所以他不仅是诗人、画家、书法家,还是美食家,是典型的吃货。

他爱喝茶,自创的莲花茶,堪称一绝。

莲花茶做法如下:

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

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

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

次早摘花,倾出茶叶,

用建纸包茶焙干。

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

如此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倪瓒自己创造的清泉白石茶,也是挑剔得要命。

做法如下:

在惠山中,用核桃,

松子肉何真粉成小块如石状,

置于茶中饮之,名曰清泉白石茶。

除了喝茶,他吃的也很讲究,亲自编撰了一本食谱,记录了数十种菜和饮料做法。

他钟爱螃蟹,一个螃蟹就有多种吃法。

第一种是煮着吃,但不能乱煮,有专门的配方:

用生姜、紫苏、桂皮、盐同煮。才火沸透便翻,再一大沸透便啖。

第二种比较复杂,叫“蜜酿蝤蛑”:

盐水略煮,才色变便捞起。擘开,螯脚出肉,股剁作小块。先将上件排在壳内,以蜜少许入鸡蛋内搅匀,浇遍,次以膏腴铺鸡蛋上蒸之。鸡蛋才干凝便啖,不可蒸过。橙齑,醋供。

还有酒煮螃蟹。

他吃馄饨,也讲究得很:

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捍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馅中不可用砂仁,用只嗳气。

不知道怎么煮馄饨的,可以学学。

他吃竹笋:

用笋汁入白梅糖霜或白沙糖生姜,自然汁少许调和,合味入熟笋,淹少时。冷啖。

他吃鹅:

整鹅一只,洗净后,用盐三钱擦其腹内,塞葱一帚填实其中,外将蜜拌酒通身满涂之。锅中一大碗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不使鹅身近水。灶内用山茅二束,缓缓烧尽为度。俟锅盖冷后,揭开锅盖,将鹅翻身,仍将锅盖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烧尽为度。柴俟其自尽,不可挑拨。锅盖用绵纸糊封,逼燥裂缝,以水润之。起锅时,不但鹅烂如泥,汤亦鲜美。以此法制鸭,味美亦同。每茅柴一束,重一斤八两。擦盐时,搀入葱、椒末子,以酒和匀。

这才是真正的吃货,不是贪口腹之欲,而是享受吃的过程。

(倪瓒书法)

08

关于倪瓒的传奇,有很多。

据说他上厕所比皇帝太后还讲究,他建了一个很高的阁楼,下面是空的,专门用来拉屎,最底下填土,中间还要铺上一层厚厚的鹅毛,因为这样,屎掉下去,还没回过神,就会被鹅毛飞起来盖住。

上完厕所,家中童子把大便产走,送到数公里之外,不能太近,不然倪瓒恶心。

据说倪瓒穿的衣服,每天要拍打数十次,因为他总担心上面会有灰尘。

不知道他呼吸的时候,空气里的灰尘会不会让他吐。

据《云林遗事》记载,有一次家里有客留宿,晚上睡觉,倪瓒总担心客人随地吐痰,搞得他一晚上辗转难眠,隔一会儿就去客房外倾听。

突然,听见一声咳嗽,倪瓒觉得,完蛋了,又脏了。

第二天,客人一走,他赶紧叫人打扫,结果压根就找不到痰,倪瓒不信,下人骗他说找到了,倪瓒才舒服了。

最离谱的就是,有一次,倪瓒看上了一个妓女,约到家里,可是他总觉得人家不干净,让人家洗澡。

洗完了,他全身上下闻了一遍,觉得还是不干净,又叫她去洗澡,反反复复,天亮了。

倪瓒什么也没干,给钱,然后挥挥手说,回去吧。

袁宏道说:“世人但有殊癖,终生不易,便是名士”。

如此,倪瓒真是名士,毕竟干净了一辈子。

09

倪瓒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古往今来,无数人都在模仿他。

但没有谁能真正像他,因为倪瓒是真性情,他的画,就是他真性情的外露。

有句诗说:

“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说:

古淡天真,米痴(米芾)后一人而已。

董其昌说的这一人,就是倪瓒。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这个时代,充满了很多俗气的追求,充满着许多肉麻的东西,但我们依然会从倪瓒的一生中发现,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场修行。

其实所谓修行,不是要修得特立独行,而是修得更像自己,更自在,更像一个人,有人的真性情。

很喜欢脱俗两个字,每个人都生活在俗世里,身上难免一身俗气,但重要的就是脱俗,其实脱俗不是让我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可以从世俗中跳出来,偶尔和自己的本性作伴。

成功与否,是别人的评价,但干净与否,是内在的感受。

在人世的洗炼中,让灵魂更干净更纯粹,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文|不有趣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